和孩子一起读书的5条理由

和孩子一起读书的5条理由

因为孩子,我们不得不变得更完美。

就像我,因为女儿的意见而不得不在即将“路怒”时有所觉察,生生地把指责咽下肚去。

感谢孩子。

我们给了他们生命,而他们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和孩子一起读书的5条理由

不过,这个和孩子一同成长的过程,确实不容易。

咱们就单说读书吧。

不少父母都会问我这个问题:“孩子认字了,还需要和他一起读书吗?”

这个问题的背后,是大人的辛苦——劳累一天,总算回家,可是就算你连句话都说不出来了,那个小家伙还要缠着你:“妈妈讲!妈妈讲!”还有呢,很多孩子都喜欢把同一个故事不厌其烦地听上千遍百遍!你都要吐了,他却仍不依不饶……

这个问题的背后,是大人的“以为”——不是上学了吗?不是认字了吗?那还需要我给你读啊?你是懒吧?要是一直让我给你读下去,你的阅读能力怎么提高?(嗨,多少事情你都恨不能包办到底,偏偏读书这件事你却想早点撒手……)

这个问题的背后,是大人没有真正意识到“亲子共读”的意义所在。

如果真的想通了,共读就成为了必须,坚持就成为了享受。

和孩子一起读书的5条理由

虽然我习惯走哪儿说哪儿的“形散神不散”,但是为了条理清晰,还是用“一二三”的方式由浅入深,一步一步讲吧。

第一,和孩子一起读书,是把关。

您知道咱们国家一年出版图书的总量是多少吗?80亿册。

您知道孩子们可以接触到的图书有多少吗?哦,这个数字我可没有。

但是我知道的是,今天的孩子们一定会接触到盗版书,一定会接触到网络小说,一定会接触到口袋漫画……这个世界太复杂!就连久负盛誉的郑大王的作品中,也有绝对少儿不宜的内容。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对坏书要咬牙切齿》。为什么呢?吃错了药,洗胃!看错了书呢?看些平庸的东西倒还罢了,只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可如果是看了垃圾乃至毒药,那可是病入膏肓了。真的,我曾亲眼见过五年级的小女生手里有相当色情的鬼故事。我也曾亲眼看到六年级的男孩子在读《坏蛋是怎样炼成的》。你相信吗?网上对这本书的追捧超乎想象,竟然还有人说这是一本励志书,因为这本书里的脏话连篇争强斗狠混黑社会的主人公勤奋学习终于考上了重点大学!

你放心吗?

今天,我还给我的学生讲了一个词:“品位”。我告诉他们,有些所谓的畅销书,并不适合你们看,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品位不高。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我们在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一寸光阴一寸金”,但是却眼睁睁地任那些毫无意义的东西将孩子俘虏,这样的不作为难道不是犯罪吗?

和孩子一起读书的5条理由

第二,和孩子一起读书,是“扶上马,送一程”。

孩子学了拼音认了字,就真的可以自主阅读了吗?

不一定。对于绝大多数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自己读书是相当有挑战的事情。认字少、理解能力不高,是难以逾越的障碍。把书丢给孩子就指望他能够爱上阅读,是很不负责任的。那是书啊,是抽象的文字,而不是一把面包屑!

不信?请您捧起一本英文原版小说读读看?

我们和孩子一起读书,鼓励他自己读,但是一定会及时关注孩子的困难,并施以援手。想想看,孩子的内心是不是有了温暖的依靠?放心吧,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他今天不认识,并不代表他永远不认识。他今天不理解,不代表他永远不理解。帮帮他,是有点儿费劲,是让孩子有点儿依赖,但是相对于兴趣因挫折而磨灭,绝对是值得的。

和孩子一起读书的5条理由

第三,和孩子一起读书,是寻找共同语言。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我曾笑谈,理想的亲子关系,是“多年父子成兄弟,多年母女成闺蜜”。而要想构建这样的关系,就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模式。简单来讲,就是沟通要经常、坦白、达成共识。当然,小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也藏不住话。可是,如果沟通不从娃娃抓起,等将来真的发生问题了,可就悔之晚矣了。

但是,很多父母是不善于和孩子沟通的,包括我在内。怎么表现呢?看着孩子,想说,没话说。憋了半天张嘴了,就是“今天老师表扬你没?”“考试得了多少分?”“跟小朋友打架没?”“裤子怎么脏了?”“发了几次言?”“我怎么看见人家那个谁谁谁的小红花比你多?”

然后,孩子就嘟嘴了。

你成为谈话终结者,呵呵。

也常有家长问我:“我怎么知道孩子到底把书看进去了没?”哦,我们常用的问题是“给妈妈讲讲,这本书讲了什么道理?”

然后,孩子因读书而得到的快乐瞬间烟消云散。

这个道理很容易想明白——你看完电影后,满腔感动,久久回味……可这时如果有人追着你要你说个所以然甚至要求写读后感,你也不会太开心。

根本不用提问题。

只是把我们的感受讲出来就够了,他,不会闭口不言。

最近,我们一家不是迷上了《城南旧事》吗?这个感觉真是好——大家都在谈论同一个话题,有碰撞,有共鸣,会一起笑,也会一起叹息。

和孩子一起读书的5条理由

第四,和孩子一起读书,是在传递爱。

松居直的这段话多次被我引用。

孩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如何证明你爱他?

管吃管穿买玩具,很重要。

但是肯花时间,更重要。

而每天都能拿出时间来,把他抱在怀里,用最温柔的语调来读书,那一定是真爱啊。

有朋友在“钢好读书群”里分享,说自从开始亲子共读后,发现孩子特别期待每晚的读书时间,眼睛啊,放光。

孩子爱的,是故事,更是你的爱。

那所有的故事,一定是在你的温暖、温柔、温和的背景里如泉水汩汩流淌,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孩子的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的原意,是说明做学问的道理。

可是,难道我们心中的爱不也该仿佛“活水”吗?心中有爱,就永不枯竭,自然幸福啊。

和孩子一起读书的5条理由

第五,和孩子一起读童书,使我们重温童年。

我们小时候,哪里有这么丰富、这么有趣、这么美好的童书啊!

为什么不和孩子一起读书呢?就像是抄近道回到童年。这是在沾孩子的光,而拥有一颗童心的人,永远不会老。

最后……

一本书,两个人三个人读,太划算了!

和孩子一起读书的5条理由

不愿,可以有万条借口。

想做,一个理由就够了。

亲,和孩子一起读书吧。

从此时开始,就不会晚。

2016-4-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