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個中國航天日:聲動太空 一起傳遞向上的力量

今天是第四個中國航天日,探索浩瀚宇宙,遨遊燦爛星河,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續奮鬥,將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變為現實,以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在全世界贏得尊重。

正在舉行的、由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攜手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共同發起的“聲動太空——我和我的祖國”主題徵集活動讓普通人的航天夢有了一個實實在在的載體,讓千百人的聲音進入太空凝聚起強大的向上力量。最終入選的2019個短音頻和短視頻,將刻錄在芯片中,由上海航天打造的一發長征火箭搭載,長期留軌飛行。一個月來,來自全國各地上萬名參與者,發來了他們對於中國航天,對於偉大祖國的誠摯祝福。請聽記者孟誠潔、顧雋潔發來的報道:

第四个中国航天日:声动太空 一起传递向上的力量

楊利偉:”奮進中國,聲動太空,我是楊利偉。十六年前,我乘坐神舟五號來到太空,眼前的地球之美讓人窒息。今天,我們聲動太空,明天,我們太空建功!“

每一個航天人都記得“火箭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這樣一句名言“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裡”。從這個意義上說,航天就是承載人類奔向未來的一艘航船,每一位航天人都是船上的一個繩結,一顆鉚釘:

第四个中国航天日:声动太空 一起传递向上的力量

王曙群:”我是特級技師王曙群,我們保障天宮與神舟交會對接,完成太空之吻。“

樊蓉創新工作室:”我們是樊蓉創新工作室,是建設中國空間站的鏗鏘玫瑰,跨越星辰,以夢為馬,一起來吧,傳遞向上的力量。“

張文:”我是來自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張文,工作十餘年來,我親手將數十發上海生產的火箭送入太空。祝福上海越來越好,祝福中國航天越來越強。“

航天夢不僅是航天人的夢,長征火箭的一次次長征,澎湃的向上力量激發出國人的驕傲與自豪,埋下的則是一顆顆探究宇宙奧秘的心靈種子:

鄭德楊:”我是雲南省臨滄市鄭德楊,我是一名科技教師,當嫦娥四號騰空而起的那個凌晨,就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深感震撼。中國航天,中國力量,中國驕傲。“

鄭德楊:”我叫喻婷。總想掙脫地心引力的束縛,去觸摸月亮的臉龐,去捕捉流星的光芒,去尋覓黑暗之外的星空。“

航天事業是70年來,中國科學技術勇攀高峰的一個縮影。來自各個領域的科學家、兩院院士紛紛發來他們的祝福與期待:

王建宇:”我是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王建宇,創新正在改變著中國的面貌,上天入海,我們正在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

吳孟超:”我是吳孟超,一個醫學家,只要病人需要,隨時可以戰鬥。“

楊槱:”我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百歲老人楊槱。我愛船,造船,我要繼續為船舶工業的騰飛做出貢獻。“

鄒世昌:”我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鄒世昌,無論是我們的手機,還是漫遊太空的衛星,都少不了小小的芯片。集成電路是人類信息科技的基石,需要我們鞠躬盡瘁,薪火相傳。“

“聲動太空”後臺收到最多的是,是各個地方的人們對於偉大祖國的誠摯祝福。讓自己的告白,陪著地球轉,是大家為新中國成立70週年送上的最好禮物:

林千俊:”我是來自上海西門子公司的林千俊,(我是他的妻子李佳文),用70年的沉澱,鑄就今天的輝煌。我為我的祖國驕傲。(願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顧雪嫣:”我來自盧灣一中心小學,我是顧雪嫣,我要歌唱偉大的祖國。“

“ 聲動太空”活動最終入選的2019個聲音,將被刻錄進芯片,放在定製的金屬盒中,由上海航天打造的一發火箭攜帶升空。

第四个中国航天日:声动太空 一起传递向上的力量

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院長代守侖介紹,今年上海航天將承擔17發火箭的發射任務,前所未有的高密度發射,很快就將拉開序幕:

代守侖:”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既是總書記的囑託,也是全國人民的期盼,更是航天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一起來吧,傳遞向上的力量!“

第四个中国航天日:声动太空 一起传递向上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