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怎樣影響了中國文化的發展?

東方國學

儒學是中國文化的主體和核心,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僅從總體上規定了中國社會文化的全貌和品格特色,還對中國社會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儒學在中國社會文化中,起支配的作用。

其一,儒學對文學發展的影響。這種影響包括對於文學作品和文學理論兩方面。古代中國文學作品基本上都深刻的受到了儒學的影響。很多作品甚至直接表達出來的就是儒學的思想觀念。如唐代詩人杜甫,在本質上,他其實是一個儒家思想的信仰者。他曾說:

自先君恕、預以降,奉儒守官,未墜故業。

杜甫在詩中常自稱為儒生、老儒,而且他的的抱負是“致君堯舜仁,再使風俗淳”。這正是儒學那種關心民間疾苦,“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精神。唐代大家韓愈所倡導的古文運動,實質上也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古文運動與韓愈同時期的儒學復興運動在內容上有著緊密的聯繫。

儒學對文學的影響,在文學理論建構上表現為文以載道,其主要的內容依然是儒家所談的仁者、王道概念。兩宋以後,文道關係成為理學家與文學家共同討論的問題。儘管觀點不盡一致,但文以載道這種觀點卻流傳了下來。

其二,儒學對史學的影響。這種影響也可以從史書編纂及史學理論兩個方面來看。《史記》就深受儒學的影響,如通篇強調的大一統思想及尊王攘夷的思想,正是源出儒家。司馬遷對《春秋》給予很高的評價,認為《春秋》是禮儀之大宗。他還對孔子十分尊重,以《世家》這樣的高規格闡述孔子生平,還不時用孔子的言語來評價歷史事件及人物。

在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中,也處處體現著儒家觀念。他說:

夫為國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禮,懷民以仁,交友以信。是麼官得其人,政得其節,百姓懷其德,四鄰系其義。夫如是,則國家安如磐石。

在這裡,司馬光把禮、仁、義、德等儒家的核心內容作為鞏固國家政權的基石。

並且在實質上講,後世史書基本都是在通過歷史更替變遷來闡釋孺學理想。儒學成為史官們指導思想。比如東晉史學大家袁宏,在其《後漢紀》書中能很明顯的看出他的思想承接於玄學。他的修史的原則十分清晰:君臣父子是名教之本,修史就是為了就是通古今而篤名教,弘揚王道。

其三,儒學對佛道兩教的影響。古代中國文化結構由儒釋道三教共同來維繫,這三種文化形態在形式上相互聯繫,在內容上相互補充,在保持各自的特徵的同時,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化的基本框架。在這一框架中,儒學是主幹,佛道為補充。

在佛教的傳人與道教的產生之前,儒學就以中國文化的主體的身份佔據著文化傳統的核心。因而佛教、道教的傳入、產生與發展,都不免受道儒家文化的影響。

道教在產生之時就吸收了先秦道家與儒學的學說。道家哲學使道教具備了形而上的哲學基礎,而儒家學說又使它在政治理論與倫理觀念上與中國文化傳統的主體相容。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首先需要處理的是自己與儒學這種本土文化的關係問題。’佛學融入文化主體的過程,也正是儒學影響佛教的過程。比如魏晉時期的佛教般若學實際上是玄學的佛學版。

一般說來,宗教提倡出世主義,而中國的佛道兩教都大量包含了許多比較入世觀念,尤其是兩宋以後,佛道兩教都包含有大量的儒家世俗倫理學說。甚至像佛教中的高僧智圓還號稱中庸子。由此可見儒學對佛教影響之深,可見一斑。

儒學對中國社會文化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前文所述,也只是一個側面。但必須指出的是,儒學在廣泛傳播的同時,其自身也無時不刻地接受著古代史學、文學及佛道兩教的影響而不斷進化。


東方國學

儒學,2000年左右的思想、文化遺產,是該到了科學審視、價值評估、可否推動現代社會進步與否的關鍵論證時候了,也就是說對待儒學是傳承、取捨、和拋棄三抉一。誠然,放在當代現實境況中,及未來世界文化(文明)演變的考量,需認真梳理其發展脈絡,客觀評判其影響多寡及優劣。

一是儒學原始教旨義之演變、探析

儒學,形成於春秋未年,孔子是其創立者。歷史背景是:周室衰微、禮樂崩潰的春秋。孔子以“仁德”為核心,強調德治重塑社會秩序,重視人生價值和人格獨立,追求

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精神境界和社會理想。原始儒學定型經歷孟子、荀子、易三個環節。從孔子的克己復禮,到荀子的主張民貴君輕,再到《易傳》提出天道、地道、人道思想,構勒出儒學:萬象出本義,禮樂天地融;外乎道、法、刑、陰陽、雜、釋、玄等諸子百家及學派揉合而成思想體系,亦是組成儒學及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本。

儒學,孔子的政治概涵:修文德,行仁政的政治主張,演至荀子言性惡,親疏別。如親親、故故、庸庸、勞勞、仁之殺也;尊尊、貴貴、賢賢、長長、老老、義之倫也。巳從血緣、親疏、尊賤、權貴、貧富,宗族劃分等級歸屬附從觀。另外,朱熹論《易傳》時說,《》與《春秋》天地之道也。可見,儒學從早期“仁德禮義”為懷,“民貴君輕”為宗,經西漢董仲舒實行陽儒陰法,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及宣揚“三綱、五常”和宋明理學之結合,巳勾畫出儒學從尚德、遵禮、倫理平等到唯上、唯權、唯統治意志之服從轉換。如壓迫婦女的“三從四德觀”、夫權、君權、神權的控制觀、;再至父教子亡子必亡,君叫臣死臣必死的人身依附等,宣揚君權神授觀點,迎合封建統治階級最大意志。也就是說

先秦儒學多少有平等乃至民為貴的積極成因,而西漢儒學尤其歷經唐、宋、元、明、清各階段儒學的“發酵”,與宋明理學的揉和,則完全淪為奴役人民,愚教百姓,壓榨民眾利益的統治工具。這就是儒學2000餘年的演進歷程。

二是辨析儒學去偽存真的時效性

儒學,對現代社會可供借鑑的有三個重要參考點:一是學習態度、方法的借鑑。三人行必有師焉,闡明互為人師互為人徒,相互學習取長不短的重要性如,因材施教,因能施學,教人不誨等,講明因能因智因才而助教難易、深淺、方法視人而不同,也就是主導差異化育,與我們當今主張的個性化教育觀重合;再如,時而複習之,溫故而知新,闡述過去的知識經常複習,既加深瞭解又孕育新意等;二是涇渭兩清,公私分明的借鑑。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主張財義兩清取財合情理而非巧取豪奪,又如非我所有毫分予取,表明道義重於金錢,名譽高於一切的道德觀。對當今社會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風氣有鞭策和警示作用;

三是以“德”治國以“法”釋道的借鑑。前面說到最早期的儒學,涵括有平等、公平、正義、透明的民主萌芽,只是不久後“好經”念歪了,成為各統治階級斷章取義、欲蓋彌章、唯我獨尊、漁肉百姓的統治工具,硬生生地將一幅“好牌”打成了“爛牌”。顯然,在當今信仰喪失、道德滑坡人心散渙的時代,要想重塑儒學時乃不必要也不可能,但取其道義均等、人格遵同的理念倒是可值得借鑑

三是儒學巳成一個漸行漸遠的“記憶”

中國人思想萌芽起源於農耕桑田,儒學及中國的傳統文化,對農事有津津樂道的頌揚,視土地如同養命父母。我們可以從有文字記載的遺史文案中,窺斑見豹略知其主詣。從炎帝樂耕、神農償百草惜植,到漢朝沿至清代的歌、賦、詩、詞、駢文、章、奏摺中至少90%與農事有關。可見,農耕思想的勤勞、質樸、和對大自然的鐘愛與膜拜,奠定了中國人根深蒂固的思想一“田園封閉意識+小農意志思維”特徵。

儒學,作為當時社會的產物亦深深烙下印痕,如,宗在遵祖命,家在父母先,謀農順天意,社稷君王言。又如,民以順從為善,上智下愚為良;再如,主張“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都是告示百姓從農循天理,入社恭君王的被統治理念。由於儒學始終流淌在所謂“仁、義、禮、德、法”的桎梏中不得自拔,加之延綿數千年農業社會思維的固瑣,華夏文明除了“古老”別無新意……

直至1840年西方的尖船利炮,將自詡為意的統治階級從睡夢中驚醒……原來,文明還有另一種“玩法”一現代科學“數、理、化”也!

儒學,通體所宣揚的可概括為四句話:仁義之禮,倫理之節,秩序之法,道德之恭。但它與現實社會的格格不入乃至衝突愈發明顯,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重形象思維輕數理邏輯、辨證思維,儒學缺乏邏輯思維,重形象思維、輕數理、邏輯推理思維。中國不乏詩詞歌賦大家,有“文必秦漢的建安七子”;也不缺文豪墨客,有.“唐宋八大家”的名詩佳句。因為文重形象思維,故中國文人騷客、政治名流較多成就巨大。西方重邏輯演繹思維,故誕生牛頓、愛迪生、居里夫人、愛因斯坦等科學巨匠。現代科技文明是西方引入中國是不爭的事實。缺乏數、理、化大師,造成中國與西方現代文明的斷層和差距。

重視群體利益漠視個人權益

現代社會個人追求生活多樣、價值取向多維、思想多元的獨立風格和理念,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也複雜多樣,這就需要現代社會管理要求的日益法制化、人性化、精準化,前瞻性地打量訂製與社會潮流相適應。一個現代國家既要善於維護群體利益,也要權衡好個人正當利益免遭侵害。儒學,主張大一統,淡化個人色彩,調化集體共名;著重以個人利益服從群體利益;以個人訴求服從集體訴求;以犧牲個人利益謀求全部利益;以所謂集體之名壓制個人需求之實。




重親、友、族,輕賢、能、德

儒學,在封建社會日益與政治聯姻於一體,成為統治者謀求權益,排斥異己,玩弄權術的工具。對親屬、友人、族人關照有加;對異己、生疏人、意見不一者加以打擊排斥和冷漠乃至迫害。儒學的族宗文化,孝忠文化,圈子文化,衍生出的“近親繁殖”非但不能推動社會文明進步,還阻礙科學技術的發展,成為社會、民族、國家之傷。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化席捲世界各國,任何國家難言在以往歷史優越感中尋找什麼安穩、慰藉,也沒有一勞永逸的文化渡“伊諾方舟”至文明永恆。只有不斷拋棄、割捨不合適宜的舊思想、舊思維、舊文化、舊觀念,不斷改革和完善社會、民族、國家的經濟和政治制度,全面融合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嫁接溶匯一切先進文化方能立於不敗之地,也最終引領世界發展潮流。


有學者諫言,全面恢復儒學及傳統文化教育有助中華民族的復興,不知諫言學者是只見樹木規避樹林,抑或本未倒置地發發感慨聊以自慰呢?需要指出的是,評判一個國家富裕昌盛與否,它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研發、創新、新技術、新智能,以及合作、包容的體制機制一體化開放進程,是綜合國力最為集中的體現。須知,儒學,充其量僅是一個涉及倫理、人文的學術彙編,且還是“跛足”的文化遺產。片面強調拔高儒學的社會功能和作用,只能又回到“千人一面、萬眾一心”,繁文辱節的大一統的禁錮泥潭中煎熬……



儒學,已日漸成為歷史的文化記憶,成為中國文明的過去時,它的價值、作用和功效日漸式微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未來的文化演變、社會文明的拓展,必然是人工智能、科技思維和個性獨特複合的完美演繹,這一切永遠是現代決定未來;永遠是未來決定未來

(圖片與本文無關)


手機用戶聽取蛙聲一片

儒,需人也,侏儒之泛稱。大意是王室權貴需要的人。由於這些人地位卑下,作業溫柔,和侏儒差不多,故有此稱。儒還帶有柔士一一也就是千方百計讓王上權貴舒適,高興,愉悅的意思。儒的範圍很大,包括太監,家臣,內侍,樂師,術士....等等。其中以識陰陽,通禮儀,事鬼神的術士為精幹,後來影響中國政治的,主要是這批人。

儒這個詞早就有,但儒家,儒家文化這稱謂,卻是近代泛起,近到清末到今天才有。漢武帝獨尊儒術,也僅把儒家絕技稱為術一一與學說還差十萬八千里呢。所以“”儒家文化“”影響,是喝了三斤二鍋頭之後醉漢的胡說白道,.因為今天才有的所請儒家文化,怎麼能影響幾千年綿延不絕的中華文化?!

就儒而言,就是皇室權貴的跟屁蟲和狗腿子,實在和文化沾不上邊,如果硬說沾上邊的話,那就是王莽篡漢的時候,先後兩次網羅天下讀書人,數量達十幾萬,為儒術做闡釋杜撰,今天我們看到的多數所謂儒學精典,都是這個時侯胡亂鼓搗出來的。但,無論如何,儒總算和讀書人,和文化沾上了邊,從此,讀書人中最沒出息的一群,便自稱為儒。

假如您是中國人,捫心自問,儒學到底影響了您啥?

別的,就不用廢話了!


文刀沐子

儒學對中國有很大影響。

一、道德規範。

儒家的道德規範核心是私德,即親親之愛:父母有慈,兒女有孝,兄長有愛,弟妹有敬,丈夫有情,妻子有義。此外還有公德:見利思義,救急不救窮。

二是改朝換代頻繁。中國改朝換代相對頻繁,而日本則萬世一系。是因為儒家認為,唯天命不常。有德者居之。

基於這一思想,儒家提出了誅殺暴君的主張。孔子歌頌湯武革命,孟子歌頌湯武誅獨夫。把人民當奴才的君主,人人得而誅之。

此外,儒家還提倡以德報德,以直報怨。以及中庸之道,即處理事情恰到好處不走極端。等封。

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國人的家國情懷。


楊朱學派

探討儒學,我想先念一首小詩。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

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誰寫的,自行腦補。

將孔學視為秕糠,並非沒有根據。元明後社會發展的停滯與屈辱捱打的歷史與儒家思想關係重大。

林語堂先生論中國人性格特徵。一。圓熟。有八面玲瓏之意,太極推卸之形。萬事不求較真,只求一團和氣。我無法展開了說,審核不過。二,好色。不要以為中國人多本份。一夫一妻是建國後才施行。好色,是導致中國人口眾多原因。三,漠然。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魯迅先生對此批評最為犀利。四,嫉妒。為富不仁,看不起窮人,或仇富仇窮思想滿世界為中國最甚。後面還有很多,不說了。

在傳統中國人觀念中,一個正統的中國人形象是,一襲長衫,方巾布鞋,羽扇搖搖,之乎者也,一團和氣。但是,透一股酸氣。

仔細分析,這種中國人是誰教育的?

不敢多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