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圍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的六位中國藝術家

入圍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的六位中國藝術家

今年5月,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將在意大利再度如期展出,本屆威尼斯雙年展的主題是“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作為當代藝術標杆式的角色,本屆雙年展吸引了八十多個國家參與到這場視覺狂歡中,探索當下關於藝術、商業、政治等等多個領域的話題。

本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的策展人由北京畫院副院長吳洪亮擔任,中國國家館參展藝術家分別是:陳琦、費俊、何翔宇、耿雪。據吳洪亮介紹,本次中國國家館的主題為“Re-睿”,試圖強化從“Re”到“睿”的概念,這也是當代藝術思考的一種方式。吳洪亮說:“‘Re’是西方多種語言詞彙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前綴,有‘回、向後’之意,給後綴的詞彙構成一個往前回溯的動勢。中文裡有一個相似讀音的字:睿,它的意思是智慧。面對今天的新問題,回眺或許才能獲得由‘Re’及‘睿’的洞察。通過作品回溯文明的共識、生活的日常與人自身感知的呈現,重新審視那些人類文明發展的共同經驗,又能給當下這個‘有趣的時代’以何種啟發。”

而在主展覽部分,本屆威尼斯雙年展共有六名中國藝術家入圍了該名單,分別是:劉韡、娜布其、孫原&彭禹、尹秀珍和于吉。下面我們就這幾位藝術家,來看看他們的作品有何特色?為什麼會被選入?

劉韡

入圍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的六位中國藝術家

▲劉韡

劉韡於1972年出生於中國北京,1996 年從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畢業後回到北京,在《北京青年報》做過編輯,加入過90年代活躍的“後感性”藝術小組,這個小組的成員邱志傑、楊福東、孫原、彭禹等如今也都成了重要的當代藝術家。

劉韡說他1996年畢業後才真正開始做藝術。從1996年到1998年,他經歷了研究生階段的轉型,在此期間他所創作的以理想主義油畫為主。1998年,他開始了裝置、影像的創作,他把這期間的作品描述為衝動和直覺。從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後,他回到了家鄉,在那裡他從繪畫轉向了其他媒體的實驗。

2004年劉韡開始了職業藝術家的旅程。2005年是其人生以及藝術的轉折點,這一年,他的首次個展在四合苑藝術空間開幕,並首次參加了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國內外許多藏家開始收藏他的作品。目前劉韡工作和生活在北京,此次他受邀參加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展的作品Microworld(《微觀世界》)(2018年)將同時呈現於威尼斯綠園城堡中心展館和軍械庫兩個場館。

入圍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的六位中國藝術家

▲劉韡《微觀世界》

劉韡多以具有尖銳社會諷刺意味和醒目視覺形象的大型裝置聞名,其作品包含環境退化、充滿權利和政治色彩的歷史、誘惑和憎惡並存的當代城市生活作品等主題,記錄著文化焦慮心境下對感情過剩、墮落和侵略的反思。他特別注重探討藝術視覺樣式與觀者參與間的互動性,通過對觀眾生理與心理的交替作用而促使其重新審視身處的社會。

劉韡的作品表現出了受後杜尚主義啟發、與廣泛現代主義遺產進行交涉的特徵。他的創作將發生於中國的無數政治及社會轉變所導致的視覺和智力層面的混亂凝聚成為一種多變且獨特的藝術語言。其中,長期的“狗咬膠”系列裝置作品、“叢林”系列帆布裝置作品、“書城”系列書裝置作品及近期的紀念碑式大型繪畫《東方No.5》代表了劉韡美學中的多樣性:與城市息息相關的、激進的混亂,以及與抽象歷史積極進行溝通的、平靜的絢麗。

娜布其

入圍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的六位中國藝術家

▲娜布其

娜布其1984年出生於內蒙古,201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雖然主修雕塑,但從讀研一年級開始娜布其嘗試的媒介卻是通過大量的素描、架上繪畫、影像等形式創作。她花了很多時間思考,旨在放下對雕塑的固有認識,希望去重新定義雕塑,或者說她想為自己的雕塑創作注入全新的個人經驗。2016年她獲得三亞華宇青年藝術獎提名。

娜布其的作品從對物體的關注開始,延伸至物體和身體的關係以及人在不同空間,環境中感知的不同。其作品中對公共空間的研究及探索從未脫離與人自身的關係。在其早期以睫毛、軀幹等作為表現對象的作品中,身體以一種局部的、實體的形態顯現,而後在藝術家對“物”進行探討的作品,如《空間外的風景》系列中,身體已不再作為被塑造的視覺元素出現,而是化身為觀看的體驗,與獨立存在的物體形成一種環繞、注視的關係,這種關係顯然在某種程度上依舊存留於此次展覽的作品之中,但身體此時則更多以一種不在場的形式被涵納至雕塑所指涉的與人群存在必然聯繫的特定公共空間的概念之中。

入圍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的六位中國藝術家

▲娜布其《空間外的風景No.16》

娜布其曾說:“從《空間外的風景No.16》(2017)開始,我就希望通過做組合的方式讓雕塑呈現一種在空間裡面把人給包圍進去的狀態。也就是說,當觀眾行走其間的時候,他不是在繞圈觀看作品,而是作品的很多不同部分將觀者包圍。作品這樣組合在一起,有點兒像構成了一個場域,也蘊含著敘事性,但這種敘事性是抽象的。它不一定有任何具體指向,或者講述任何故事,而是更傾向於提供一種情節式的感受。觀眾在作品裡穿行,這些小的場景就被串聯起來,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感受。”

總得來說,娜布其作品體現了她本人氣質敏感,專注,冷靜,直覺強的顯著特點。同時她執迷於雕塑語言的研究和思考,對形式的敏感直接吸引著觀眾的好奇心,她可以說是試圖拓展感受與形式語言的一個非常鮮明特質的青年藝術家。

孫原 & 彭禹

入圍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的六位中國藝術家

▲孫原與彭禹

孫原,1972年出生於北京,1995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彭禹,1974年出生於黑龍江,1998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兩人現工作生活於北京,是70年代後出生的最重要藝術家組合。早在中央美院學習期間,孫原和彭禹二人就已相識,自 90 年代後期開始合作。

早期他們的作品在感官上給觀眾帶來直接而強烈的刺激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使用的材料包括真實的人體脂肪,動物標本,甚至嬰兒的屍體。他們的作品像一把鋒利的劍,戳開了一道血淋淋的傷口,直達觀者內心,作品同時也混雜著慾望的衝動,表現形式顛覆傳統。他們的作品議題極具衝突感,包括移民生態、整容手術、恐怖主義等,鼓勵觀眾以批判的目光審視並思考周圍的世界。

同時他們也十分注重作品的體驗性和互動性,讓觀眾於現場獲得生活經驗之外的感受,如被普遍評價為是他們最好作品的《自由》(2009),就將黑色的高壓水槍封閉在巨大的鐵板中,在壓力的作用下間歇性地肆意噴射。這個作品同時也可以視作他們創作思路的解讀,由於不強調外在內容或形式上的延續性,他們的作品很難找到一以貫之的線索,而追求自由正是他們不斷創作的動力。

近些年他們的藝術創作則開始轉變,無論是創作媒介還是創作材料上都跨越了邊界,在他們創造的場景中實現所關注的議題。對比以往作品,表面上這些作品更溫和了,沒有了刺激感官的屍體標本,沒有了噪音和視覺衝擊力,他們更注重作品的體驗性和互動性,在精神內核的衝擊上超越了他們早期的藝術創作。

他們曾經贏得2001年中國當代藝術獎,並且代表中國參加了51屆威尼斯雙年展。兩人共同參加的展覽還包括: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對傷害的迷戀》(2000年),第5屆里昂雙年展(2000年)和上海東廊《不合作方式》(2000年),第5屆韓國光州雙年展(2004年),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2005年),以及第4屆利物浦雙年展(2006年)等。他們的作品廣泛地被國際和國內的藝術機構以及私人收藏,其中包括英國薩奇收藏的《老人院》。

尹秀珍

入圍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的六位中國藝術家

▲尹秀珍

尹秀珍,1963年生於中國北京,1989年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美術系。她是中國當代藝術最重要的實驗藝術家之一,曾於國內外重要藝術機構多次舉辦個展作品。她的作品以裝置為主,探索全球化和文化認同等問題。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尹秀珍便以活躍的姿態參與到中國當代藝術進程中多個重要節點性展覽及事件中,作品廣泛展出於世界各地的美術館及藝術機構。2014年,費頓出版社著名的《當代藝術家》系列叢書為尹秀珍出版專著,這也是繼草間彌生之後,第二位入選的亞洲女性藝術家。

入圍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的六位中國藝術家

▲尹秀珍《衣箱》

尹秀珍善於以日常之物作為創作載體,通過將舊服裝、布料、行李箱等尋常之物轉換為裝置作品來表達她在高速運轉社會中對日常生活經驗的反思。比如她在20世紀90年代創作的裝置作品《衣箱》(1994)、《樹琴》以及攝影作品《酥油鞋》(1996),均以日常服飾作為基礎材料,因為在她看來,服飾的顏色、材質和形態,本身就象徵和代表了某個時代,它也像無聲的語言代表了主人的品位、身份甚至經歷。除此外,對於個人真實經歷以及知識的重視,也是尹秀珍創作重要特色。她將個人的經歷和記憶、時代的印痕,結合具體環境展開創作,以此形成強烈的視覺感染力。

1995年,美國生態女性主義藝術家貝特西·達蒙(Betsy Damon)在成都組織的一場名為“水的守護者”的公共藝術活動的一部分,尹秀珍創作了《洗河》,這是一件表演作品,包括10立方米的冰凍河水,她邀請公眾去洗,直到它們融化。這些裝置旨在喚起人們對全球后現代化時代中國社會與自然之間衝突關係的認識。

入圍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的六位中國藝術家

▲尹秀珍1995年行為藝術《洗河》

這些藝術作品除了呈現尹秀珍對於日常生活種種現象的思考外,也暗含了藝術家作為女性,對於自身理想的堅持和不斷變異社會之間的衝突:她的作品是在最隱私、最縝密、最纖細與最公開、最粗糙、最粗暴的物料之間的固有衝突所產生及形成的。特別是那些與女性記憶慾望有關聯的私人物件:衣服、鞋子、傢俱、照片,與被拆毀建築的殘餘物、水泥瓦礫對峙。在摺疊與開展、凝結與溶化的靜默名聲中,年輕女性的夢想世界與急劇變異社會之間的交戰發生。其中有著一種精神分裂的特質。對活在每日發現物質改善的喜悅,又緬懷失去了安寧、感性、簡樸生活的一代人來說,這種狀態普遍存在。理想主義在今日已經不再可能。現實急速旋轉到難以控制的地步。

于吉

入圍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的六位中國藝術家

▲于吉

于吉1985出生於上海,2011畢業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獲碩士學位,目前工作、生活於上海和維也納。她的創作以雕塑和裝置為主,亦涉及行為及影像。于吉近階段的很多創作由特定地域的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展開,介入田野考察以及身體性干預。

于吉的作品曾在多個藝術機構展出,包括巴黎東京宮、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餘德耀美術館等。2016年她曾受邀參加第十一屆光州雙年展以及第十一屆上海雙年展,2017年入圍HUGO BOSS亞洲藝術大獎。是一位非常具有潛力的青年藝術家。

雕塑是于吉創作的主導,作品充滿力量和神秘感。在她的作品“小人物”和“石肉”系列中,于吉用水泥和鐵塑造了身體的局部。這些造像的不完整性削弱了具體形象本身的存在,繼而突顯出材料本身的粗糲又光潔的矛盾屬性,也打造了它與理想化的形體之間的張力。

入圍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的六位中國藝術家

▲于吉《石頭-零件#3》

于吉說:“我的很多作品都在探討時間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以及藝術家在創作中的勞動過程。我一直選擇以一種重複地,循續地,安靜的,修煉式的方法進行創作,本身是一種我對自然的思考。唐代的張璪有一句名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我嘗試以一種自然的方式來記錄自然的藝術,研究自然物象如何轉變為藝術形象。”

作為藝術創作的另一分支,于吉2008年在上海參與創立上午藝術空間,這也是目前上海少有的活躍的非盈利實驗藝術場。該空間作為藝術家的創作靈感來源和實現創作的物質媒介,通過項目的執行來探討公共空間、藝術家與公眾之間的關係。每年都會舉辦國際常駐項目、支持年輕策展人的項目、展覽、論壇和研討會,為多種藝術形式(包括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和多媒體)提供展覽和交流平臺,組織學術交流活動和實驗藝術表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