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有哪些使者被杀?而发动了战争?

西湖边的耕田人


  汉朝一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一句霸气的回应表明了汉朝对于胆敢侵犯汉朝国家的态度。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汉武帝派遣了很多使者前往周边各国宣扬国威,大多数国家都愿意称臣纳贡,但总有些国家不识趣要挑战天朝国威。

  1.南越:丞相叛乱杀汉朝使臣,后被灭设为九郡

  南越本为秦国郡县,适逢秦末大乱赵佗裂土为王。汉朝统一全国后为恢复生产放过了他,任命他为南越王,成为汉朝属国。到赵兴当南越王时,汉朝派遣使者要求南越王和太后进京朝见天子。太后劝说南越王和群臣归属汉朝,而南越丞相吕嘉不愿归属。杀死了汉朝使臣和南越王、太后等人。于是汉武帝派遣大军灭了南越国,并在这个地方设置了九个郡,南越国从赵佗称王,传国五世,共九十三年。

  2.朝鲜:骄横无礼斩杀汉使,被灭后设为四郡

  朝鲜王卫满原本是燕国人,在汉朝的时候燕王卢绾造反,卫满逃亡在外聚集了一千多人逐渐控制了真番、朝鲜等地。汉初天下初定,辽东郡太守与卫满约定,让其做汉朝外臣制约塞外蛮夷,不让他们侵扰汉朝边界。到他的孙子右渠即位逐渐骄横,阻碍周边小国觐见天子。于是汉朝派遣涉何责令右渠,右渠不肯接受汉朝的诏命。涉何回到汉朝之时杀死了朝鲜的一个将军,右渠知道后调兵偷袭杀死了他。汉武帝大为震怒,下令招募被赦免罪过的犯人去攻打朝鲜。在汉朝的攻击下朝鲜逐渐不支,朝鲜国内怕坚持不下去杀死了朝鲜王右渠,向汉朝投降。汉朝平定朝鲜后设置了四个郡。

  3.郅支单于:忘恩负义斩杀汉使,后身首异处

  在汉宣帝时期,匈奴五个单于争夺王位,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都送儿子到汉朝为人质,汉朝都接受了。到后来呼韩邪单于亲自到汉朝觐见汉宣帝,郅支单于认为呼韩邪单于投靠了汉朝不会回去了于是就攻击占领匈奴右边的地方。后来汉朝送回了呼韩邪单于等人,郅支单于认为汉朝帮助他不帮助自己于是就围住了汉朝使臣羞辱他们。之后郅支单于进贡要求送还儿子并归附朝廷,汉朝同意了并派遣谷吉护送他的儿子回去,结果郅支单于杀死了谷吉等人。郅支单于害怕汉朝于是西逃康居,并与康居王互娶其女儿。之后郅支单于逐渐骄横,经常攻打阖苏、大宛、乌孙等国。汉朝之后数次派遣使者要回谷吉等人的尸身,郅支单于都没同意还羞辱他们。

  到建昭三年陈汤出使西域,陈汤独自假托朝廷命令调发有城镇的各国军队以及车师国戊己校尉屯田的官兵杀死了郅支单于并砍下了他的头颅。并上书说下了那句千古名句:“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4.大宛:认为路途遥远大汉不会劳师远征,最终大宛贵族杀死国王求和

  大宛是张骞出使月氏国发现的,后来汉朝多次派遣使者出使大宛。就有使者对汉武帝说大宛有好马但是被藏在了贰师城,不愿给汉朝使臣。汉武帝听说有好马很高兴于是就派遣使者带上财务请求交换贰师城的好马。大宛国王认为汉朝离大宛很远,不会派遣大军过来,于是杀死了汉朝使臣抢夺了财务。汉武帝听说后很生气于是派遣了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进攻大宛。最终两次讨伐大宛,总共四年时间才得以结束军事行动。  

  虽然汉朝的使臣出使被杀,但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以上是个人观点,希望大家指正补充。

参考:《史记·南越列传》

《史记·朝鲜列传》

《汉书·传·傅常郑甘陈段传》

《史记·大宛列传》


读史鉴往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原型就是“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主要是归功于汉武帝四十年的对外战争,打出了汉民族的舍我其谁,无与争锋的血性与精神,而使者被杀则势必被看做成受到严重的冒犯,这时候便会“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南平南越

历来朝代权力的更替都伴随着流血事件的发生,无论国家的大与小,南越国也是如此,一次,南越国王位更替,老王逝去,新王继伟,本应再次与以往一样,三年一朝,定期向汉王朝纳贡。可是这一次与往回不同,宰相吕嘉趁机作乱,发动政变废除新王,令立他王,而他发动政变的旗帜就是南越国是自己的,要将权力从汉王朝手中拿回来。


吕嘉发动政变,不仅仅是对待南越国的皇室,还将汉武帝派去的使者与两千名士兵一同杀害了,这个消息传回到汉王朝汉武帝耳中,武帝震怒,立即派出水陆两路大军共十万去教训南越国。由于双方实力悬殊,汉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的便攻入南越首都,最后将信新王赵建德、宰相吕嘉先后抓到,全部斩首示众。并且将南越国分为九郡,分而治之。

北灭朝鲜

朝鲜自周朝时期就对中华民族称臣,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朝鲜王卫右渠野心很大,不断的带兵攻城略地,势力很快的便扩张了起来。而由于朝鲜国力日盛,朝鲜王竟不想在向汉王朝称臣。汉武帝见此,便派使者涉河出使朝鲜,商讨让朝鲜王继续称臣之事,但是没有想到朝鲜王卫右渠丝毫不给面子,直接将使者涉河驱逐出境。


使者涉河由于没有完成使命,被驱逐出来,大怒一到汉王朝地界的时候便立即将朝鲜王派来驱逐自己回国的大臣给杀害了,并且上书汉武帝,说:“朝鲜不服管教,以将其将”,武帝见此便封涉河为辽东都尉。此事到此还没了,朝鲜王卫右渠见自己大臣被杀,也很是愤怒,立即发兵辽东,很快的便将辽东都尉涉河抓到并杀之泄愤。

此消息传到汉武帝耳中,武帝再次大怒,又立即出兵朝鲜,由于国家悬殊,汉军再次势如破竹,一路烧杀,直到打到朝鲜王的王城,日夜围攻,朝鲜国顶不住压力,内部发动政变杀死朝鲜王卫右渠,取其人头,献给汉军,这才方了,之后武帝将朝鲜分四郡,分而治之。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并不只是说说,无论是平南越,还是灭朝鲜,或者是到了汉元帝时期征讨匈奴,还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等,无不显示出汉王朝维护自己权威的决心,作为华夏儿女,我们身上无不继承着汉王朝的血液,我们应为我们的大汉王朝感到自豪与骄傲!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历史时刻录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派人带着20万两黄金,还有用黄金精心铸造而成的金马送去大宛国,打算用这些东西来换汗血宝马。

对方的国王非但没有同意这场交易,还表示自己根本不在乎这点金子,汉武帝派出的使者自然是大怒,说对方不识好歹,而大宛国王也直接一怒杀掉了使者,得知这个消息的汉武帝岂能容忍,立即决定要报仇。

当即命李广利立即率军对大宛发起进攻,当时除了六千名投降的匈奴外,剩下的就是两万多名犯人,目的就是进攻大宛,不过由于途中各国对匈奴比较忌惮,所以在途中,大军就伤亡过半,剩余的人几乎已经丧失了战力,结果自然是没能成功。

不过很快汉武帝就再次准备了一次进攻,这一次汉武帝几乎将囚徒全部释放,6万大军而且携带了大量的粮食,为了保证这场战争的顺利进行,汉武帝在河西走廊部署了足足18万大军,明显可以看出汉武帝这一次已经下定决心要灭掉敌人。

这一消息传出后,周边各国纷纷震动,原本还畏惧匈奴的各国,才想起这个更加恐怖的王朝,纷纷为汉军提供了帮助,献上了他们的心意,其实也是害怕被惦记,不过也有人不服气,就比如轮台,结果就是这个小国直接灭亡。

汉军进攻的脚步并没有就此停止,一路不断的面对各国的袭扰,不远万里终于赶到了大宛的都城,不过此时的汉军只剩下了三万人,而且大部分士兵在路途的战斗中,战力下降很严重,大宛见到这些疲惫之师特别轻蔑。

派出了六万大军和汉军展开交锋,虽然他们的骑兵很强,但是在汉军的器械面前也不过如此,六万大军几乎全都成了亡魂,大宛几乎失去了所有战斗力,在汉军攻入城内之后,国王和那些贵族才开始慌张。

在贵族的讨论下,共同决定处死国王,和汉王朝求和,献上汗血宝马,不过有些事情已经由不得他们了,汉军重新给他们设立了一个国王,随后才率领大军班师回朝。


骄傲的复活甲


你就当你穿越了,汉朝的那些事已经过去了,如果你真有能力的话,想想应该怎么帮现代的中国发展?要向前看,不要向后看!😄


用户5502164027


我听说过有一个叫“轮台”的小国被汉武帝下令屠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