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中國命運的戰役之崖山之戰

改變中國命運的戰役之崖山之戰

宋少帝與丞相陸秀夫殉國於此

改變中國命運的戰役之崖山之戰

陸秀夫背少帝投海塑像

改變中國命運的戰役之崖山之戰

龍舟覆沉

崖山之戰是南宋朝軍隊與蒙古軍隊在崖山進行的大規模海戰,也是古代中國少見的大海戰。戰敗後南宋存亡,漢人政權在中國大地消失,故有“崖山之後無中華”這一說法。

崖山位於今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南約50公里的崖門鎮,銀洲湖水由此出海。東有崖山,西有湯瓶山,兩山之脈向南延伸入海,如門束住水口,就像一半開掩的門,故又名崖門。海戰本是宋軍的強項,但元軍以少勝多,宋軍全軍覆滅。南宋滅國時,陸秀夫揹著少帝趙昺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

日本作家田中芳樹在歷史小說《海嘯》裡如此描述這場海戰:

  • 公元1279年,人類古代史上規模最為宏大、戰局最為慘烈的一場海戰不可避免的在新會崖門海域爆發。交戰的雙方一方是由草原興起的強大蒙古帝國,它正以摧枯拉朽之勢踏遍亞歐大陸,集中全力準備給敵人最後致命的一擊。另一方是國力衰落的南宋帝國,積弱不振的它已經苦苦抵抗了近半個世紀。這是兩個民族之間異常殘酷的一場絕世之戰,對壘雙方共投入兵力50餘萬,動用戰船2600多艘。蒙古帝國已經吞併了大陸上若干個吒叱風雲的國家,意圖借這場戰爭徹底消滅這片廣袤土地上最後的強勁敵人。而南宋帝國在蒙古鐵騎的大舉入侵之下, 一批忠貞的大臣擁立幼帝從杭州退到福建,再退至崖山建立起海山朝廷,捍衛著保衛江山的最後一絲希望。
  • 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以“宋末三傑”為代表的壯士們,慷慨赴國難,踏上了歷史留給他們的最後舞臺。一群宋王朝僅存的精英,就這樣置身於這天涯海角的一隅,保衛著風雨中飄搖不定的流亡政權。
  • 然而勇氣終究不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英雄壯志亦不能阻擋波濤般的蒙古鐵騎。宋軍在初次交鋒得勝後,其被動的戰術使自己陷入了敵軍的圍困。數日後,在滔天的巨浪中,缺乏補給的宋軍在蒙古軍團強勁的攻勢下兵敗如山倒,全軍覆沒,結束了這場持續二十多天的海戰。

蒙古滅宋,開啟了少數民族統治全中國的先河。漢民族遭受了第二次亡種危機,甚至可以說是“亡種之難”。

在宋朝之前,漢民族從來沒有被外族征服過,遊牧民族雖在漢朝時就很強大,但充其量與華夏並立平行。“五胡亂華”雖然征服了中原,但不足以征服全中國。而崖山海戰這一仗,導致南宋政權滅亡,則是中國全境再無一個漢族政權,中華民族的主體漢民族徹底成為被征服者,史學界所言的“華夏陸沉”蓋因如此。

祥興二年(1279年)三月十九日,崖山海戰結束,大宋王朝宣告滅亡。趙昺的船在軍隊中間,四十三歲的陸秀夫見無法突圍,便揹著八歲的趙昺投海,隨行十多萬軍民亦相繼跳海。據傳戰後,十餘萬具屍體浮海。

崖山海戰後,宋室覆亡。元將張弘範命人在崖山岩壁上雕刻了"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十二個大字。大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御史徐瑁對奇石上十二字深惡痛絕,命人磨石除去,欲改書"宋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或許有諷刺之意吧!)

改變中國命運的戰役之崖山之戰

宋軍敗退之路

崖山之戰是中國歷史的重要的轉折點。中國人一直認為自己是最文明、最強大的種族,中國統治四夷乃天經地義。而崖山海戰顛覆了中國人的天下觀,夷狄成為統治者,沉重打擊了中國人的自尊心。

經濟上,蒙古人一度想把漢人從他們世代相傳的土地上趕走,任憑土地荒蕪長草,以便他們來放牧,這使得大量的農民失去土地淪為農奴,農業遭到前所未有的打擊;蒙古人在攻城以後的大肆屠城和劫掠,使得城內的大量商人和部分工匠遭到屠戮,在宋朝一度興盛的商業文明被破壞殆盡。

國防上,古代王朝素來重塞防而輕海防,三國、兩宋時期才稍有改變。崖山之戰之前的宋朝水軍力量強大,有強大的艦隊和先進的武器。而崖山海戰之後,中國人再次把注意力轉回到陸地上,使得中國水師力量再次被削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