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的經銷商2018年虧損,4S店已經打成了一手爛牌?

2019年4月19日,在奔馳女事件造成的4S店及廠家負面浪潮還未消退殆盡的時候,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發布了一封致乘用車生產企業的公開信,讓這個行業的現狀再次得到了關注。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與廣大車主不同,更多的汽車行業從業者更關注的是這個行業是否還能能為自己提供一份可靠的、略為體面的養家餬口的工作,而這封公開信,也在許多以4S店為主的汽車經銷商從業人員中廣泛傳播。

儘管奔馳女事件中,奔馳品牌及4S店的做法非常欠妥,但似乎此次事件的雙刃劍效果越來越明顯——不僅僅傷害了消費者,也傷害了銷售者和生產者。筆者走訪了多家4S店,不少4S店打出了金融服務費的具體收費標準、金融服務費可開發票等宣傳標語,儘管如此,依然可用門可羅雀來形容店內看車的客戶數。汽車版塊那蒸發的137億市值,也為民眾增添了一條飯後雜談的話題。

中國汽車市場不夠大嗎?絕對夠大,連續蟬聯世界第一,其中乘用車2018年2235萬臺的銷量,甚至救活了不少國外汽車品牌。但如果平均到全國包含3S、4S、5S店為主的經銷商網絡已達29578家,則單店只有不到千臺銷量,如此低的單店銷量和經銷商價格戰,要盈利似乎真的很難。因此,公開信中多次提到的廠家盲目開拓經銷商、壓庫、盲目制定計劃。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供需關係是存在的,只是失了平衡。而奔馳女事件,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汽車經銷商稱為“賣裸車不賺錢”的現狀下尋求的眾多的出路中,又一個超出預料的“導火索”。

筆者一個朋友說,買賣是一種商業活動。但在汽車行業面前,中國的汽車消費者似乎總是弱者。因此,4S店被許多消費者冠以“4兒子”等侮辱性稱號。其實廠家對此是應該要引起重視的——在消費者眼中,4S店即代表了品牌,因此在錯誤面前,一個品牌和消費者說這是4S店的行為,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而言,這是不可接受的。畢竟,買的是絕大多數中國人人生中的第二貴的商品(第一貴是房子,相信沒人反駁),而消費者也不是拿著菜刀傷人的壞人,他們可能不懂車,可能不懂汽車這個行業,只想做一個使用者。因此當4S店開放維修過程、零配件價格、各種銷售服務流程的時候,消費者不會選擇相信,而另一方面,不少從業人員還認為這是多此一舉。消費者可以不懂車,但當他們以強硬的態度維護自身權益的時候,4S店發現自己有很多“漏洞”,因為法制國家已經讓他們知道作為消費者應該享有哪些。

從網絡和媒體興起的那天起,那些利用信息不對稱,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消費者不懂車”為由的行為,像鴉片一樣將4S店拉入深淵。從2000年開始,比市場貴的各種加裝及精品、加價提車(大眾途觀、C-RV等)、強制加裝、小病大修(2015年3.15晚會曝光)、不在店內保養不享受質保(直接導致三包法完善此類規定)、高得離譜的零整比、店內強制保險及上牌以及“這個是必須要收的金融服務費”等等。消費者是盲目的,他們會在各類垂直網站的討論區獲得信息,他們也更容易相信處於自己一樣地位的消費者。

口碑有時候是致命的,慢性病往往很難察覺。曾今因為需大於求的市場早已不復存在,曾今因為野蠻經營的經銷商很多已經倒閉歇業。如何平衡好消費者、經銷商、生產廠家之間的矛盾,任重道遠,而拆東牆補西牆,無異於飲鴆止渴。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以下為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發布的一封致乘用車生產企業的公開信全文

53.5%的經銷商2018年虧損,4S店已經打成了一手爛牌?

53.5%的經銷商2018年虧損,4S店已經打成了一手爛牌?

53.5%的經銷商2018年虧損,4S店已經打成了一手爛牌?

53.5%的經銷商2018年虧損,4S店已經打成了一手爛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