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海,西醫是河


中醫是海,西醫是河


記得那年,沒有選擇,懵懵懂懂中,我踏進了中醫學院的大門,成了一名中醫專業的大學生。真正開始上中醫專業課時,我才發現,選擇中醫,可能是個錯。

學好西醫,要的是勤奮,學好中醫,不僅需要勤奮,更需要悟性。不自覺地,我們把80%的精力,用在學習西醫上。至於中醫,只有等在日後的工作中慢慢參悟吧。

畢業時,我們只能算是一個合格的西醫,誤人的中醫。那時我想,我要用5年的時間,成為一個優秀的全科西醫,用10年的時間,成為一個合格的中醫。

每個患者都有這種習慣,看中醫,首先以貌取人,不管頭銜是研究生,還是博士,不熬到中年,就只有坐冷板凳。我參加工作,先到中藥房工作一年後,就到門診,以中醫的身份,幹著西醫的工作,但是,我對中醫的嘗試和探索,一直沒有停止過。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中醫實踐的機會越來越多,我開始對中醫情有獨鍾。我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對中西兩種醫學體系做了療效的比較,並陷入深深的思考。我發現,中醫是多麼博大精深,西醫是多麼刻板幼稚。在此,我舉三個病案,對中西醫的優劣作個比較。

第一、 我是一個近視眼,左眼800,右眼700,帶眼鏡七年,真性近視,從原理上說,眼睛近視是眼球形態的改變,屈光度的變化,按照西醫理論,這不是吃藥治療的範疇,只能手術或激光等物理治療。我就運用中醫理論,用純中醫療法治療5個月,我摘掉了眼鏡,兩眼恢復到1.4-1.5。

第二、 我有一個農村親戚,因腰區隱痛,到醫院一直沒有查出原因,只給些止痛藥解決,待發展到肉眼血尿,特徵明顯,才查出已是腎癌晚期,癌細胞已廣泛擴散,西醫此時開始治療,不過是放化療。

治療前,病人只是痛,治療一個月後,病人頭髮掉光,吃什麼都吐,已虛脫的沒了人形,連上廁所都要人揹著。這時,病人已花掉5萬多元,這錢,是他們賣掉所有牲畜,借遍所有親戚才湊到的,為後續治療費用,醫院已開始下最後通牒。

我目睹了他們的痛苦萬狀和借債無門,這時,他們找到我,討問對策,我說;不說經費問題,這樣下去,癌細胞還沒殺完,放化療的反應,也要讓人玩完。回去,用中醫療法,死馬當活馬醫試試,臨出院,省三甲醫院專家對家屬說,回去準備後事吧,病人最長能支撐三個月。

回家後,我通過望、聞、問、切,給他先開了十付中藥,吃到第六付,病人已能少量進食,精神略有好轉,此時,我分析,可能停止放化療的刺激,病人精神狀況才顯的好轉,十付藥吃完,病人整體狀況都有改善,應病人要求,我又給他開了便於長期服用的中藥丸,吃了三個多月,病人一切症狀消失,到醫院檢查,病人完全康復。

第三、 2003年SARS疫情在廣州爆發時,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一院,治療50餘名病人,無一例死亡,平均退燒時間3天,且醫護人員無一人感染。而在人稱抗擊非典第一功臣的鐘南山領導下的醫院裡,接受純西醫治療的41名病人,有9人死亡。同樣值得提及的是,接受中醫治療的病人,沒有後遺症,而接受西醫治療的病人,則大量出現肺部纖維化和股骨頭壞死,治療費用上,西醫也是中醫的數倍。

和中醫相比,我總結,西醫有三大缺陷:

1、西醫的滯後性。任何疾病的發生,都有前兆,西醫要等到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損害要累計到一定的量,西醫的生化和影像學檢查才能揭示病名,開始治療,而且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而中醫治療,講究的是整體觀念,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當人感到略有不適,無須確定病名,直接四診後,開出藥方,虛者補之,寒者熱之,讓人體保持一種動態平衡,滅病於萌芽之中。

2、重視疾病,漠視病因。西醫標榜的科學性,表現在它對疾病的精確打擊、定點清除。比如放、化療和手術消滅癌細胞,殺敵三千,自損八百,通常癌細胞還沒殺完,病人已經倒下。由於不知病因,造成“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局面。

如果用中醫的理論,依靠調整人體生理平衡,激發人體正氣(調動人體自身免疫功能),使癌細胞轉化為正常細胞,疾病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3、論西醫的負作用。中醫治療,採用和風細雨的整體調整,有時慢,但治本。西醫治療,非要等到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然後採用暴力革命。如藥物的高濃度和手術切除,雖有速效,卻不顧後果。西醫治病,只有三板斧:抗生素、激素、止痛藥,另加一把手術刀。

抗生素的代表是青黴素,它剛誕生時,80萬/次注射,現在800萬/次,效果還遠不夠,抗生素研製的速度,已經跟不上微生物進化的步伐;再說激素,它帶給人們眼前的益,往往小於長久的弊;再說止痛藥,它是西醫速效的障眼法,痛疼消失,病根尤在。特別是那手術刀,它就象一個事後諸葛亮,非要等到痼疾難返才出手,給人們留下終生的缺陷。而中醫,縱然千人千方,而最終都能匯到一條路,那就是病人的健康之路。

4、論西醫的貴族性。一種疾病,西醫療法可以讓病人一天花費幾百上千,它讓廣大普通百姓小病小抗,大病大抗,最終死在自家的床上,而中醫,一天上百就很難。

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為什麼西醫在壯大,中醫在萎縮?我總結有三大原因:

1、中醫的廉價是一把雙刃劍,它造福了病人,卻損害了醫生。

由於它在醫院創收能力差,遭排擠,被邊緣化,選擇了中醫,就是選擇了貧窮。在職中醫西醫化,他們對西醫精益求精,對中醫不再用心,這就是中醫隊伍逐年萎縮、中醫走向沒落的根源之一。惡性循環,中醫技術的整體滑坡,也造成中醫使用人群的縮小。

2、中醫是個盛產騙子的行業。

由於中醫理論玄奧難懂,中醫可以祖傳和師承,起步門檻很底,這就為一些江湖騙子打著中醫大師的幌子招搖撞騙提供了機會,使常人真假莫辯,吃虧上當,敗壞了整個中醫的形象。

3、錯誤的中醫教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是扼殺中醫的直接原因。

中醫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行業,我們的教育是讓學生們死記硬背,枯燥無味,空若無物,讓學生們不自覺地把精力和興趣轉向了西醫。走出校門的中醫,會看CT、B超,會視、觸、扣、聽,卻不會望、聞、問、切。

再說說中西醫結合,結合的本意,是想挽救中醫,發展中醫,可卻造就了這樣一批人:他們學習中醫,淺嘗輒止,臨上陣時,中西混雜,大腦一片爛麻。他們的治療,受到患者的埋怨,和著內心的羞愧,他們把自己的淺薄,歸結為中醫的無用。所以,他們也是扼殺中醫的急先鋒。

在現在西醫占強勢和統治地位下,本來完全獨立的兩條理論,從上到下都是西醫領導中醫,中醫淪為二等公民,沿著他們設計的中醫的路,越走越窄,最終無路。

中西醫理論的區別是:中醫講究的是運動論、整體論,問題表現在局部,但原因可能在整體,並且隨時運動和變化著。西醫講究的是機械論、原子論,它研究疾病的方向是,從細胞生物學走向基因生物學,從基因生物學走向分子生物學,這樣的發展和理論,離單細胞生命越近,就離人體越遠。

西醫和中醫相比,處於幼兒時期,需要若干百年,進入系統論,再發展若干百年,才能到中醫的整體論,論輩分,西醫當中醫的孫子輩都不夠。

我的路,中醫的路,怎麼走,由於輿論的導向,利益的驅動,我有過彷徨,有過動搖。看到多少疑難雜證,西醫束手無策,推之門外,由於中醫的介入,往往柳暗花明,讓病人重見曙光,起死回生,我為作為一名中醫而慶幸。

中醫是我們的祖先幾千年的實踐,多少人的心血,無數人的生命為代價而形成的,它是人類的共同財富。如果從吾輩手中丟失,我們每一個真正的中醫,都將是中華民族的罪人。

我願意,堅守著這塊陣地,守著一份清貧,做一個火種,等著它發揚光大的一天。儘管一千年以後,世界早已沒了我,但中醫已經成為人類主流醫學,它讓人類的生存質量達到另一個層次,讓每一個人都能健康在這個世界生活,那就是我的終極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