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宋朝的靖康之耻更耻辱,还是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呢?

自古以来,中原政权一直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宋朝时是金国,明朝是瓦刺。宋朝在经济发达,国家发展之际遭遇到金国的进攻,掳走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耻”。而明朝在整体蓬勃前进的时候同样突遭了瓦刺的突击,活捉明英宗朱祁镇,称之为“土木堡之变”。那么,对当时来说,都是耻辱的事件,哪一件更令人扼腕叹息呢?

究竟是宋朝的靖康之耻更耻辱,还是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呢?

先说宋朝的靖康之耻。靖康一败,金人包围了开封城,而后装模作样地向宋朝提出和谈,并“诚恳”地邀请太上皇宋徽宗亲自前往金军驻扎营地进行谈判。只懂得舞文弄墨的宋徽宗自是心生畏惧,不敢前去。无奈之下,宋钦宗只能迎难而上,对外宣称太上皇由于顽疾缠身,只能委派自己代为前往。

到了金军营地后,金国将领却迟迟不来,只派了一个小兵向宋钦宗索要降表,还要求格律必须得是四六对偶。宋钦宗一方只能现场绞尽脑汁,一字一句仔细思量写完,在上交之前,还唯恐用词不当惹得金军恼怒,经过反复修改后,才上交金军。之后,金军表示为了体现宋朝和谈的诚意,需要宋朝君臣面北而拜,已尽臣礼,并齐读降表。为此,宋钦宗君臣为了和谈,极尽奴颜婢膝的姿态。

究竟是宋朝的靖康之耻更耻辱,还是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呢?

光有书面的降表有啥用,金国还要求宋朝有实际的供奉。在羞辱完宋钦宗君臣后,金国明确提出要宋朝进贡一千万金锭,两千万两银锭,一千万匹帛。为了尽快满足金国的要求,宋钦宗下令在开封境内大肆搜索金银锭。金国索要马匹,朝廷颁发用重典奖励揭发诏令,全城马匹尽数搜刮干净,连官员上朝都是步行走着去的。金国索要一千五百个少女,宋国很多少女不甘受辱,自尽而亡,不得以之下,宋钦宗竟将自己的妃嫔尽数献出去充数。宋钦宗为了满足金国的要求,下令要求全国出资,就连郑皇后的娘家都未能幸免,即使如此,举国之力搜集而来的金钱还是满足不了金国的狮子大开口,宋钦宗甚至处死搜集金银的大臣以儆效尤。此时,开封府内外哀声连连,宋朝全国上下都是一片狼藉景象。

究竟是宋朝的靖康之耻更耻辱,还是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呢?

最后,宋钦宗被贬为庶人,宋徽宗也被迫前往金军驻扎地,金人带着大量的战果,押送徽钦二帝,以及宋朝宗室成员北撤、金人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宋朝经过靖康之耻后,丧失了大片国土,此时的大宋只剩下了不到原本一半的土地,宋高宗赵构偏安一隅,被金国叫做东南之主,连皇帝这个称号都被夺走。并且宋朝还向金国称臣,成为了金国的附属国。《永乐大典》中对这段经历用了八个字形容,“靖康之变,耻莫大焉。”

究竟是宋朝的靖康之耻更耻辱,还是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明朝的木图堡之变。1449年,瓦刺太师侵犯明朝领土,王振等人开始作妖,怂恿明英宗亲自上阵,率领大军出征。明英宗将军政事务全权交于王振。对于军政大事一无所知的王振一顿瞎指挥,行军路线屡屡变动,导致行军疲惫不已,而且专断独行的王振对于兵部尚书邝埜的请求入关的要求当做是耳旁风。而此时,瓦刺趁虚而入,明军仓皇应对,惨败而归。在此次战役中,明朝损失惨重,包括兵部尚书在内的66名大臣全部殉国,二十万大军伤亡过半,死伤人数高达三分之一。

究竟是宋朝的靖康之耻更耻辱,还是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呢?

明英宗朱祁镇也因此被瓦刺俘虏,可是,比起宋徽宗和宋钦宗来说,明英宗朱祁镇要显得要镇定得多,而且,没有表现出一副谄媚的嘴脸。面对瓦刺强制脱掉他衣服的举动,更是大力反抗。而朝廷这边,更是快速确定了下一任的皇帝人选,快刀斩乱麻地整顿明朝秩序。先是处死怂恿明英宗出征的王振等一派人马,而后于谦又及时阻止了南逃的徐珵,稳定了人心。与此同时,加紧加固城墙,操练兵马,日夜准备反攻。

究竟是宋朝的靖康之耻更耻辱,还是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呢?

瓦刺部领袖也先俘虏明英宗后,就带着明英宗来北京和谈,可是明朝早已立了新君,并不理会,受挫之下的也先决定攻打北京。而明朝的众将领也没有向宋朝一样一味的求和,而是全军出动,严阵以待。于谦亲自带兵,下令但凡有逃跑者,斩立决。也先率领的瓦刺部的进攻没有取得效果,反而被于谦一方追着打到居庸关。

相比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宋朝的一系列的屈服的举动,明朝的举动明显得更有骨气一些。笔者私认为,靖康之耻和土木堡之变相比,靖康之耻这一事变显得更加的耻辱,各位,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