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中國機遇”實現人生價值

在大連芯冠科技有限公司的廠房裡,三位海歸博士在密切關注著機器的“一舉一動”。這是一家初創型企業,同時也是國家“最具成長潛力的留學人員創業企業”和第三代半導體領軍企業。

“國外終究不是家”

2015年,對於在海外留學、工作多年的梁輝南、王榮華與高臖三位博士來說,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當年6月,受大連高新區管委會的邀請,他們回國參與關於第三代半導體項目論證。看到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和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後,他們萌生了回國創業的想法。

已到不惑之年的梁輝南是三人之中年齡最大的,是三人回國發展的探路者。回國前,他已經取得了綠卡,生活無憂。2015年,他作為先頭部隊回國考察,一個個越洋電話從梁輝南的手機打出去,電話那邊的王榮華和高臖既高興又著急。

“產業報國,科技興國。當時祖國在這個領域的發展很薄弱,回來不僅可以為祖國的發展貢獻力量,自己的人生價值也能得到昇華。”高臖說。

“國外再好終究不是家,我們決心很大,就是一定要回國創業。現在來看,這個選擇是對的。”王榮華說。

“研發有利彎道超車”

大連半導體行業協會會長,原大連市經信委副主任唐忠德對三位博士回國創業的過程十分了解,對他們研究、掌握的成熟產業化技術給予高度評價。

“硅基氮化鎵外延及功率器件的技術研發與投產,有助於我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化技術的彎道超車,為解決我國IT產業的核高基困境做出貢獻。”唐忠德說。

2016年3月,三位博士在大連高新區的幫助下引入4300萬元社會資本,建立了大連芯冠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4月,首批國際領先的高質量6英寸650伏硅基氮化鎵外延片產業化生產線在大連建成投產;2019年2月,首批國際領先的650伏硅基氮化鎵功率器件在國內率先通過可靠性測試,並正式投放市場。

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杜國同在評價該項目成功投產時說:“650伏硅基氮化鎵外延片的研發和批量生產使很多電子器配件在電能轉換應用中更加節能,也使我國在硅基氮化鎵功率器件領域的產業化技術水平一躍成為國際領先。”

“發展與扶持分不開”

記者穿上潔淨服,換上潔淨鞋,戴上口罩和手套,走進7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只見十餘名工程師正在生產線上忙碌。

高臖告訴記者,別看生產線看起來高大上,但在這裡工作卻很辛苦。身著潔淨服工作一天下來,皮膚很容易脫水,長時間的噪音環境也是一種考驗。

三博士歸國創業以來,大連高新區為項目落地實施提供了包括廠房、配套和補貼在內的多項扶持政策。“半導體產業投入產出週期較長,能迅速實現產業化,與政府方面大力扶持分不開。”高臖說。

王榮華在南京大學就讀本科期間就開始關注氮化鎵領域,近年來,他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了30餘篇論文,並參與了我國第三代半導體技術的路線圖編寫。在他看來,“這裡的英特爾、德豪光電等大型半導體公司可以為項目的上下游和人才儲備提供良好產業基礎。”

目前,該項目一期工程已投資9000萬元。按照規劃,二期工程計劃投資5.1億元,將陸續建設佔地100畝的現代化高科技廠區,其中包括5000平方米的超淨廠房、3000平方米的廠務區和5000平方米的生活區。預計2021年全部達產後,將年產8萬片6英寸硅基氮化鎵外延片及1億顆硅基氮化鎵功率器件。

“到那時,不僅我們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將得到進一步優化,我國硅基氮化鎵功率器件研發與生產也會再上一個新的臺階。”高臖說。目前,公司正在聚焦規模化生產線的融資工作,預計2020年將實現規模化生產。

■據新華社大連4月16日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