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加大輸血民企

货币政策加大输血民企

货币政策加大输血民企

與2018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關於貨幣政策的表述“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要鬆緊適度”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刪除了“保持中性”四個字。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對此的解釋是,沒有提“中性”,更簡潔,但實際上穩健貨幣政策的內涵沒有變。

然而,貨幣政策趨於寬鬆,已是不爭的事實。將“保持中性”從貨幣政策中剔除,其實從去年10月份就開始了。所謂“保持中性”,雖然名曰“中性”,但在執行過程中往往易傾向於過度放大貨幣的負面作用,而令政策趨緊。譬如為了防風險而去槓桿,但在“中性”思維下的一刀切,弱化了對實體經濟的輸血和對企業的金融支持,進而影響了經濟基本面,反而不利於防風險。放棄“中性”,既為貨幣政策靈活調控打開了空間,但也對防風險提出了更高考驗。

防範金融風險

2017年10月,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提出了“要警惕明斯基時刻”。這是官方層面對金融風險最嚴厲的警告之一。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餘永定此前曾指出,從2011年開始,很多學者開始提示中國可能存在著種種的金融風險。總結起來包括幾種說法:第一是房地產價格暴跌;第二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違約;第三是影子銀行業務風險集中爆發;第四是企業違約率急劇上升;第五是股災;第六是貨幣危機,即人民幣大幅貶值和貨幣危機相聯繫的是資本出現大量外逃。

餘永定認為,從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和資本金這三個方面來看,儘管問題相當嚴重,但是還並沒有面臨“明斯基時刻”。但中國不應該掉以輕心。中國長期的經濟指標一直在惡化,這種情況並沒有得到好轉。在房地產方面的投資過多,經濟結構是圍繞著房地產而發展。在防範金融危機和維持經濟必要增長速度的同時,需要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否則即便在短期內避免了金融危機,但在更長期中國經濟將難以避免陷入停滯或衰退。中國經濟應該逐步擺脫對房地產投資的過度依賴,把更多的資源投向研發創新產業、高端製造業等等。

“兩會”前夕的2月22日政治局集體學習,主題就定為“完善金融服務、防範金融風險”。要求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精準有效處置重點領域風險。要更加註意尊重市場規律、堅持精準支持,選擇那些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向、主業相對集中於實體經濟、技術先進、產品有市場、暫時遇到困難的民營企業重點支持。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鬍曉煉指出,宏觀政策“大寬鬆”是蘊藏金融風險的溫床,急劇轉向“大收緊”又是引爆風險的導火索。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必須基於宏觀經濟形勢,著眼穩定大局。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易引發和放大金融領域長期積累的風險。

货币政策加大输血民企

當前,中國的金融領域仍是風險高發之地。一些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難以為繼,房地產市場似在鋼絲上找平衡,股票市場反覆震盪,債券市場時現違約,人民幣匯率暴露在外部衝擊陰影之下,非法P2P網絡借貸平臺“爆雷”頻頻引發群體性事件。

胡曉煉特別強調,防控金融風險不能以犧牲實體經濟穩定為代價,不能以防風險為由,弱化對中小微、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要在穩增長的基礎上防風險。支持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就業創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小微普惠等,堅持在發展中逐步化解風險,才是防範金融風險、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之要。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捨棄“保持中性”,體現了經濟下行壓力下的逆週期調節思維,適度擴展了宏調政策的迴旋空間,讓流動性更為合理充裕。

胡曉煉建議,要針對不同類型風險採取差異化防控措施,風險防範和化解講究的是策略和方法,不能簡單化和一刀切。要一類一方、一戶一策,設計好順序和重點,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建立完善更加協調、中立的金融監管制度。保持監管尺度的一致性和連續性,不搞監管競賽、全面開花,避免不同部門政策相互迭加、層層加碼。

競爭中性

易綱去年還有另外一個“中性”引發關注。他在10月份提出考慮以“競爭中性”原則對待國有企業,大力促進服務部門的對外開放,包括金融業對外開放。這被認為是中國高級官員首次表態將“競爭中性”引入經濟政策。

這一原則對於金融行業尤其重要。長期以來,國企、民企在獲得金融資源方面嚴重不平等,存在歧視性對待。民企貢獻了“五六七八九”、佔據經濟“過半壁江山”,但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始終未得到根本性解決。

兩會之前,中辦、國辦在2月14日出臺《關於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對“一視同仁”支持民企作出了一攬子部署。包括完善股票發行和再融資制度,加快民營企業首發上市和再融資審核進度;擴大創新創業債試點,支持非上市、非掛牌民營企業發行私募可轉債;抓緊推進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穩步推進新三板發行與交易制度改革,促進新三板成為創新型民營中小微企業融資的重要平臺等。

這是去年11月民企座談會後,宏調層出臺的最具分量的一份文件。經濟學家鄧海清指出,《意見》出臺背景主要有兩個。第一,民企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仍未根本解決,民企違約屢見不鮮,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2018年債券違約達到了2014年至2017年四年的總和,民企佔有絕對份額。第二,央行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獎勵為主的“中醫療法”見效緩慢,銀行通過“以貸轉存”等方式變相完成指示,民企的實際獲得感較差。

《政府工作報告》又提出,今年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按照中央決策部署,五大銀行和12家股份制銀行都設立了普惠金融事業部,專門做小微企業貸款,去年面向授信1000萬以下客戶提供的貸款增長了21.8%,增速比較快。

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今年要進一步推動利用大數據控制貸款不良率的經驗,在大中小銀行普及,採取更多措施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除了銀行業,保險業也大有可為。保險業投資資金有16萬億元,可以投到民營小微。

货币政策加大输血民企

■ 目前來看,金融對民企的支持仍不樂觀。

民企喊“渴”

目前來看,金融對民企的支持仍不樂觀。兩會期間,眾多來自民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發聲叫“渴”,要求金融之水精準滴灌。

全國政協委員、新華聯集團主席傅軍表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尚未得到真正解決。一是民企被嚴重歧視,不能享受國企同等融資待遇;二是民企信用評級低,債券發行非常難;三是民企融資成本高,企業不堪重負;四是民企融資期限短期化嚴重,企業倒貸壓力大。

傅軍指出,消除所有制歧視的頑疾,要堅決維護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平等的市場主體地位。金融機構對各類所有制經濟應當一視同仁,堅決消除貸款“國企違約政府兜底,民企違約終身追究”的錯誤認識,客觀和平等對待民營企業融資需求。信用評級機構不應把企業所有制作為評級內容,堅決消除同等條件下國企評級高、民企評級低的普遍現象。

商業銀行也要提高對民營企業流動資金週轉貸款額度,政策性金融機構對重點民營企業開辦中長期流動資金貸款,提高民營企業中長期貸款的比重。對生產經營正常且按時支付利息的企業,允許借新還舊,應續盡續,減輕企業倒貸壓力,實現民營企業新舊貸款的無縫銜接,保障企業正常經營資金需求,避免企業為了還貸借入高成本過橋資金,加重企業負擔。

全國人大代表、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表示,目前金融部門對民營企業融資設置的門檻高,條件苛刻,一般需要資產做抵質押。融資審批手續繁瑣,貸款程序設置複雜,審批週期過長,使民營企業融資門檻高、資產利用率降低,增加了貸款使用成本。民營企業融資成本在同等條件下較國有企業為高。

王填建議,融資渠道要創新。支持民營企業組建行業金融公司,發起和控股金融租賃公司等新融資平臺,不斷提升民營企業的自我造血功能,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發行公司債券、企業債券、集合債券,通過IPO、OTC參與直接融資。

銀監會前主席尚福林認為,金融業要把實現金融服務力度與民營經濟貢獻度逐步匹配納入頂層設計,列入金融機構年度經營計劃。完善對銀行的評價體系,把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質量和規模作為補充資本的考量因素。發揮國家融資擔保基金作用,推動各地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和再擔保機構規範發展,完善貸款風險補償和分擔機制。

若“競爭中性”等得到切實落地,金融對國企、民企一視同仁,對於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改善產業結構,將發揮重要的助推作用。同時,還將有效擴大開放,對沖貿易摩擦。內外資平等,也是“競爭中性”的體現。易綱在3月10日重申,將按照去年4月宣佈的時間表,堅定不移推進金融業對外開放。

長按識別二維碼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