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腰痠分五種,分清之後再治療,腰部用到百歲不會痛

腰痠是一種常見的中醫症狀,臨床所見甚多,或伴腰痛,或伴膝軟,或伴雙下肢無力,或伴排尿異常等,亦有僅以腰痠不適為主訴就診者。短時間的腰痠症狀對人影響不大,如腰痠症狀持續不緩解則對身心造成一定的影響,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中醫:腰痠分五種,分清之後再治療,腰部用到百歲不會痛

針對單純“腰痠”進行西醫常規檢查往往以“陰性結果”告終,但在中醫來講,腰痠症狀對於辨證和治療意義重大,因為“腰為腎之府”,腰痠與腎氣、腎精的盛衰關係密切。此外,腰痠與溼邪阻滯經絡、外傷勞損等也有一定的關係。

中醫:腰痠分五種,分清之後再治療,腰部用到百歲不會痛

臨床常見腰痠見於以下幾種類型。

勞損腰痠: 腰部酸重,多伴腰痛,腰部活動受限,或單側下肢麻木等,多見於久坐久勞之人以及長期負重工作之人,與過勞傷及腎氣有關。

盆腔腰痠 :腰部酸脹,發作有周期性,多伴月經不調或帶下異常,通常無腰痛,多見於患有慢性婦科炎症之人,溼熱挾瘀留滯衝任二脈所致。

中醫:腰痠分五種,分清之後再治療,腰部用到百歲不會痛

膀胱腰痠: 腰部酸脹,常伴尿頻、尿急、尿痛:或排尿不暢、尿道灼熱感等,多見於急慢性尿路感染、前列腺炎、腎積水、腎囊腫等病史之人,多為溼熱留滯膀胱,膀胱氣化無力,溼邪久羈所致。

產後腰痠 :腰部酸楚,綿綿不絕,常伴全身乏力、自汗盜汗、心悸氣短等,見於產後哺乳期婦女,多為產後氣血雙虧,腎精失充,絡脈空虛所致。

虛損腰痠 :腰痠隱隱,時伴腰部隱痛,膝軟無力,性功能下降等,多見於中老年男性,為年老腎氣漸衰,腎精不足所致。

中醫:腰痠分五種,分清之後再治療,腰部用到百歲不會痛

以上五種腰痠,為臨床所常見,具體辨證需結合病史、症狀、舌脈等加以明確。

通常來講,勞傷腰痠,需在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糾正坐姿、避免負重的前提下,腰痠未緩解,則加用祛風寒溼邪、舒筋活絡之類中藥,常用有獨活寄生湯、羌活滲溼湯等。

盆腔腰痠,以治療原發病為主,如清熱化瘀、疏肝活血、調經止帶等,常用有四妙丸、附子薏苡敗醬散、丹梔逍遙散、完帶湯等。

膀胱腰痠,以治療原發病為主,病程短者清熱利溼通淋為主,常用有八正散、小薊飲子等,病程長者益氣化瘀通淋為主,常用有補中益氣湯、桂枝茯苓丸等。

產後腰痠,以產後休息調養、必待氣血復常為主,如持續兩週不緩解,或症狀較重影響生活,可加用聖愈湯、八珍湯等。

虛損腰痠

,需以補益腎精、避免房勞為主,陽虛者常用右歸丸、腎氣丸之類,陰虛者常用左歸丸之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