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從亭長做到皇帝,五種思維,反應出治理企業的良藥

漢太祖劉邦出身寒門,從被迫起兵沛縣,入關滅秦,其後分封漢王,歷經楚漢之爭,到最後登基稱帝。他的一生可謂是草根逆襲的創業立業之路,沒背景沒學歷,卻一路過關斬將,站到了最高的帝王之位。

後人多傳劉邦流氓地痞之流——好酒色,不務正業,能從“神勇千古無二”的西楚霸王手中奪得天下,只因三個人——蕭何、張良、韓信,就連漢太祖劉邦自己也稱“治國不如蕭何,出謀劃策不如張良,帶兵打仗不如韓信”,事實真是如此嗎?然,卻不盡然。

劉邦從亭長做到皇帝,五種思維,反應出治理企業的良藥

有野心,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

項羽和劉邦都曾經遇到過大名鼎鼎的秦始皇,不同程度地表達了自己取而代之的野心。

面對時已暮年、一心求取長生不老藥的秦始皇,項羽道出了“彼可取而代也”的霸氣側漏,而劉邦見到的是時值壯年、意氣風發的秦始皇,一句“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後世不僅能看到當時太祖皇帝深藏不露的野心,更能看到他對於始皇帝的欣賞。

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帝王之一——秦始皇的雄才武略絕對是當仁不讓的,對秦始皇劉邦更多的是一種迷弟的姿態,他不是沒看到秦始皇的暴虐無道,只是他更看到了他坐上這個位置的能力,想成為他這樣的成功人士,坐上這個最頂尖的位置。

有野心又有目標,這樣的人註定不甘平庸。

“擇其善者而從之,則其不善者而改之”

蘋果前CEO喬布斯的脾氣有多差,“鐵娘子”董明珠的脾氣有多暴躁,有人甚至通過成功正確論吹捧這種暴脾氣背後的鐵腕辦公,其實人無完人,應該受到追捧的不該是他們的暴脾氣,而是他們的嚴格要求,他們在行業中的出色能力。

劉邦從亭長做到皇帝,五種思維,反應出治理企業的良藥

造勢營銷,塑造個人品牌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劉邦不過一個小小的亭長,能夠在當時迎娶“白富美”呂雉,起事造反後得到上千兵力的群眾基礎,除了自身能說會道以外,更在於他會借勢營銷。

據史料記載,高祖劉邦的身世也有蹊蹺,傳言為高祖母親夢中與神交合,隨後懷有身孕,誕下高祖,這是關於劉邦的第一件奇聞怪事。

相傳有一老者上門討水喝,未見劉邦便稱其妻其子皆是貴人之相,待見到劉邦本人後更是稱道其為君相,隨後便再難找到老者蹤跡,讓人不由得想起雲遊四海的得道高人,這是關於劉邦第二件奇聞怪事。

在劉邦身為亭長,放走逃犯時,曾傳出他酒醉拔劍斬殺白蛇,一老婦人稱白蛇是白帝之子,被赤帝之子劉邦斬殺,這是關於劉邦的第三件奇聞怪事。

這三件事如今被當做趣事怪談,可在當時,這為劉邦在民眾之中積攢了人氣,起事造反也就變成順應天意。

優秀的個人品牌是企業最好的廣告

當今市面上,到處都存在個人品牌,馬雲、王健林、雷軍、劉強東他們都有屬於自己的個人品牌,他們自身就是企業的一個廣告。

成功打造個人品牌的一個典型就是錘子科技CEO羅永浩,“屌絲”逆襲的標籤被貼在他的身上,儘管如今錘子手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是誰也不可否認當初羅永浩個人品牌為錘子科技所帶來的好處。


劉邦從亭長做到皇帝,五種思維,反應出治理企業的良藥

劉邦能夠一路走到最後,告訴我們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活著才有硬道理”。

論野心,陳勝吳廣曾說出千古流傳的名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們有鴻鵠之志,也走到了自立為王的那一步,可是最後被部下殺死,之後的歷史便再也沒有他們一展宏圖的機會了。

眾所周知,霸王佈下鴻門宴,儘管有張良出謀劃策,樊噲勇猛相救,但是能夠脫身而出還是因為劉邦自己會演戲,極盡逢迎巴結之態以打動項伯,最後倉皇而逃。

劉邦數次死裡逃生,用過離間計、詐降計,逃跑之時甚至為了馬能夠跑快點而拋下一雙兒女,成就霸業者,往往不拘小節,甚至有些殘忍自私大,但是最終仍舊是活下來的人創造歷史。

反觀夏楚霸王項羽,在楚漢之戰兵敗後,自刎於烏江,後代詩人杜牧曾惋惜“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如果霸王沒有自刎,東山再起並非無望。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創業失敗導致的自殺案例不在少數,年僅三四十歲的生命無法承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打擊而選擇了輕生,踏上創業的路本身就是艱難而又孤單的,失敗也是在所難免的,但是實在撐不下去,可以選擇停歇一段時間好好想想,或者是選擇另一條路。

相比於輕生,為了創業而忽略掉的健康是我們很少關注到的,“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裡幹”的觀念極度不可取,創業需要努力,需要廢寢忘食,但不是踩著失去健康的代價的,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劉邦從亭長做到皇帝,五種思維,反應出治理企業的良藥

知人善任,不問出處

知人善任是世人總結劉邦為何能取得天下得到的統一答案,手下能人數不勝數,願意為他肝腦塗地。

謀士張良出身貴族,可惜是已經被秦始皇滅掉的韓國破落貴族;將軍韓信出身貴族,可惜到他這一輩時已經家貧如洗;相國蕭何出身平平,甚至當年在劉邦還是沛公時告訴呂公劉邦不過是個只會說大話、無所成就的人;太尉周勃原來不過是個吹奏喪事的低賤吹鼓手,左丞相樊噲更是出身低微,不過一屠狗人

韓信曾對劉邦說:“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為將者須得謀略有當善用兵,而為君者最重要的是慧眼識才,而劉邦在用人上可謂是天賦異稟。

這些出身不好的人都在劉邦這裡被委以重任並且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相比霸王手下出身貴族的將領謀士,是這些人幫助劉邦奪得天下。

用人並非不看學歷,能力更重要

人才往往才是一個公司的核心實力,好的員工一個頂兩個,然而怎麼樣才能挑選出好員工呢?

學歷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一定的能力,但是前提是必須得真才實學,並且將每位員工的能力用在他們擅長的領域才是最重要的。

劉邦從亭長做到皇帝,五種思維,反應出治理企業的良藥

建立完善的獎勵機制

有人才上門求職固然是好事,但是如何能夠保證人才能夠為自己所用不流失掉呢?

劉邦在這一方面就比項羽要霸氣多了,他所創立的獎賞制度對於人才的吸引力顯然要大過項羽,他手下不少的叛將降將,有從項羽那邊過來的韓信,有從魏王那裡過來的陳平等人。

項羽雖然禮遇員工,但是實際能夠得到的好處少得可憐,況且他不敢放權,相比之下劉邦就比較大方了,有業績就有獎勵,需要什麼給什麼。

劉邦之所以能將將,就在於不必事事躬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是每一領導者所應該熟知的,讓有才之人束縛住了手腳是一個企業走向衰落的開始。

有獎有懲才有積極性

當好與壞沒有差別,當勤奮與懶惰沒有區分,慢慢地就不會有人再好好做事,沒有人願意勤奮,既然好壞都一樣,當然會選擇更加舒服的方式了。

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讓好員工能夠因為獎勵而有成就感,讓憊懶的員工能夠因為懲罰有羞恥感,是一個企業不斷進步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