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现代生活的开始

小说:现代生活的开始

翌日,早晨八点钟。

朝气蓬勃的阳光,像是顽皮的小孩子,未经别人同意就爬到大楼的窗台上,窥望屋内还在酣睡的人们,久久不愿离去。

被这种晨光刺激着睡眼的陈思炤,很快就抵挡不住而醒了过来。一翻身起床,就看到了挨着墙壁盘坐在床被上闭目静养的张良。问他才知道,原来在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他就已经醒来了,一直这样坐到现在。古人果然是古人,习惯早睡早起。

盥洗完毕,穿好衣服,陈思炤便和张良出门闲逛了。但由于暂时没有多余的鞋子提供给张良穿,他只好穿上自己这双古代的鞋履上街。

在出租屋楼下对面的临街商铺,有一家早餐店,其生意非常火爆。陈思炤每天上班之前,都会下来这里吃早餐,从不间断。久而久之,他每天想要吃点什么,老板娘也都了如指掌,对他不会太陌生。今天带着张良前来,老板娘自然要跟陈思炤寒暄了几句。

“小伙子,这是你朋友吗?怎么样子这么像道士?”老板娘站在柜台后面一边为客人结账,一边随口问道。

陈思炤回答:“啊……对啊!他第一次来这边玩,我有空就带他出来四处走走了!”

“他是哪里人啊?”

陈思炤也不知道张良的韩国是在当代中国的哪个位置,便随便找了地方搪塞:“是从湖南过来的!”

“不会吧!是从湖南来的?这是我老家啊!”然后老板娘就将视线放到张良身上,目光惊奇地问:“你是湖南哪里人啊?”

张良看到老板娘看着他,知道对方是在跟自己说话,只是自己却完全听不懂对方的言语,心里十分懊恼。陈思炤见此情形,急得准备救场,没想到老板娘竟然是湖南人。不过张良还是先他一步说话:

“鄙人始来宝地,居时不长,尚未知晓汝辈之言,请酒家见谅。”话讫,张良对着老板娘欠身点了一下头,表示歉意。

“你说话怎么这么难懂?该不会是湘乡人吧!”

陈思炤趁机接话:“没错没错!他就是湘乡人,也只会说湘乡话!”

“我就说嘛!湘乡话最难听懂了,我衡阳离它这么近都听不懂!”总算应付对去了,“你们进去坐吧,想吃什么尽管说。”

“好的,谢谢!”

和张良进店就坐,一坐下来,陈思炤便迫不及待地凑近他身旁说:

“良哥,看来你要赶快学习我们当代人的语言啊!否则你一直这样无法跟人沟通,是很难融入到现代社会的!”

见张良始终不明白,陈思炤就改用手机把这句话简短的打出来拿给他看。张良看到手机屏幕上的字句,大概明白到陈思炤的意思。他有所感触地说:

“良亦深感听若不闻之苦。无以通达说辞,此非长久之策。良必尽心学习,竭力通明当世之言,望陈弟见教。”

“唉!可惜怎么教你去说现代话,我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等一下吃完早餐带你去书店逛逛,看看能不能在里面找到解决之道。”

吃过早餐,陈思炤便开始带着张良在出租屋附近这一带的街道闲逛。

经过了连日来的暴雨,一直昏昏沉沉的天空终于一扫阴霾,迎来了清朗的阳光。窝在家里的人们,似乎为了感受这难得一见的好天气,都纷纷走到街上散步,呼吸来之不易的清新空气。以致这条本来就有点狭窄的内街,被人和车堵塞得更加狭小。

张良跟着陈思炤漫步在这条车来人往的街道,注意力却完全被四周的景象深深吸引住。他很想把自己所看到的那些未知东西,都一一装进脑袋里,然后用最短时间去弄清楚它们的本质。因为他发现这个时代的新生事物,比起他汉朝那时已有的实在是多太多了。如果放任自流不加理会,那他自己永远都只是一个古代人。

所以大凡自己想去知道什么,他总会第一时间去问陈思炤。无论是大至现代科技产品,小至日常生活用品,只要是自己不明白的,他就会主动请教陈思炤。陈思炤也是不厌其烦地教导张良去认识那些他不懂的东西,尽量让他多了解一些现代社会的基本常识。

张良也很不简单,非常善于博闻强记,触类旁通。透过观察,通过对比,他不仅掌握了大部分物品的实际用途,甚至还跟陈思炤学会了这些物品的通用读音,积累了不少现代词汇。诸如“手机”“汽车”“广告”等词语,他也都会说。他相信,只要平日多听多练,用不了多久他肯定能够与现代人顺利沟通的。

用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陈思炤就和张良逛完了出租屋附近的所有街道,下一站就是在不远处的购书中心。

购书中心是位于商业中心大厦的二楼,总经营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里面的书籍卷帙浩繁,分类齐全,场内还有木凳提供给客人坐下来阅读和休息,俨然是一个图书馆。

对于陈思炤来说,这个书店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对于张良这个古人来说,当他一走进这个书店,他就被面前这琳琅满目的图书惊呆自己了!

张良不敢相信,摆放在眼前的这一本本四四方方如同盒子的物体,竟然就是自己所熟知那些曾经由竹简制造的书籍。如此庞大的数量,难怪陈思炤要用“汗牛充栋”这个词去形容它们。以前只要用几本竹简书,就足以把几案铺得满满;现在在时代的改头换面下,纵然图书有成千上万本,堆放起来却丝毫没有累赘感。

张良不甘感叹:“书浩如海,堆可筑墙,此景何其壮也!”

陈思炤听懂搭话:“是不是觉得书很多呢?没办法啦!以前你们古人著书立说,往往需要穷尽一生的时间才能写出一本书,顶多也就是五、六本。现在的人呢,慢的一年也能写出一本,快的只需一个月,一辈子不写出几十本都似乎对不起自己。所以现在的书籍看上去的确很多,但是不是每一本都有营养,我就不确定了。”

说完,陈思炤好像看到前面的书柜有古籍这个分类,便带着张良上前浏览,然后从书柜里逐一拿起繁体版本的《诗经》《礼记》《尚书》等汉代之前的书籍给他看。

张良一看见书名,兴奋之情随即现于脸上,连忙拿起这些古籍翻阅诵读。当发现书本上的文字,跟自己脑海中的那些一一对应时,他露出了百感交集的笑容。

这也难怪。来到现代世界,身边的一切都让张良感到非常陌生,仿佛身处的这个地方,跟自己一点关联也没有似的。唯独那些随处可见的方块字,才让他在这个时代找到了些许亲切感。没想到自己所熟知的那些书籍,还能在这个时代重新见着。

不过,张良很快就把这些古书合上,放回到书柜上,脸上的笑容也换回了恬淡的情绪。他看着陈思炤说:

“良既至今世,时非汉庭,经学之典亦已成古籍,当属旧章。存乎于世,只作传承,不应沿袭墨守。自良展转此地,时变世易,已有上千年之久;所闻所见,皆异于曩昔。此类经书虽历久未变,自有其理,然学今人之法,悟当世之情,更为我所适用也。”

陈思炤点了点头,以为自己听懂:“你不喜欢吗?好!既然你不喜欢这些古书,那么我就介绍其他书给你看吧,让你好好了解一下这个世界的历史!Follow me!”

领着张良在各个分类书柜行走期间,陈思炤看到一个书店女职员正在前方整理书籍,便走上前问道:

“不好意思!请问一下,有没有什么书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就了解到中国这几千年来的历史变迁,而且还是用古文写的!”

女职员停下手中的工作,想了一想,答道:“有吧!蔡东藩那套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好像从汉朝到民国的历史都囊括了,整一套书都是用浅近的文言文写的。或者《中国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吧,内容也是关于这方面的,只是用白话文写。”

“好的,谢谢!”

在历史分类的那个书柜里,陈思炤找到了蔡东藩这套历代通俗演义。他拿出《前汉演义》这一本给张良看,问他能不能看懂。

张良看了几页,才发现这本书当中有记述自己当年跟刘邦一起逐鹿中原的那段辉煌岁月,着实让他兴奋了一把,直到看了十分钟才舍得将其放下。

他雀跃地说道:“此套书籍甚善!其文记事详备,虚辞有度,不离正道,可予良通彻历朝历代之史事也!”

“等一下你再看,我先给你介绍其他对你有用的书籍。跟我来!”

来到字典分类的柜子,陈思炤从中拿出一本词典跟张良说:

“这些字典或词典,如果你遇到不明白的现代词语,你可以在里面查找到它的意思。例如‘手机’这个词,它的解释、读音和繁简体的写法都印在了里面,非常方便你学习现代人的说话方式。你要是实在看不懂的,还可以用古文类的字典来辅助你去理解。例如《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辞书,这里都有。”

张良翻阅其中一部现代汉语词典,顺手查了几个现今的词语,觉得里面的内容对于自己的学习和阅读当代的文字十分有帮助,心里激动不已。不管这些用白话文写的词语解释自己能不能完全理解到,他相信只要坚持沉浸在这样一种语言环境之下,再结合其他的方式辅助学习,要弄懂当今世界的模样,也并非什么难事。

张良问陈思炤:“陈弟,此书店可与人留止几时?”

“从早上待到晚上都没有问题!”陈思炤答道。

“良欲于此书店潜心博学今古杂说,以通天地万物之事,未知可否?”

陈思炤听懂张良的打算,说:“当然可以啦!你能在这里学到现代社会的生活知识就最好了!反正我平日要上班,照顾不到你,你呆在书店这里可真是一举两得!等到我下班之后,我就会来接你回去吃饭。不过有些事情还是先要准备好的。”

话音刚落,陈思炤就跑去叫职员借来了笔和纸,再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还附加一句:此人有困难,请帮他拨打这个电话号码找陈思炤求助。最后交给张良。

张良看着字条,领悟到陈思炤的用意,心里顿时掠过一股暖流。

“还有,由于中午我不会回来做饭吃,所以中午饭你只能自己搞定了!”陈思炤说,“这里有二十块钱,你肚子饿的时候就到附近的食店随便找点东西吃吧!”他便把刚拿出来的这二十元,不由分说地塞到张良手中。

见惯无数大场面的张良,霎时间被陈思炤这个小小的举动感动得不知如何反应。轻轻的二十块纸币,拿在手上,竟然会有如此沉重的分量。

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十点半。既然张良打算要留在这个书店看书,那么只好让他一个人静静地学习了。于是陈思炤决定早点回去电脑城上班,免得给老板留借口扣工钱。

“良哥,那你自己一个人在这里看书啦,我还要回去上班!记得,有什么问题找书店的职员打电话给我!我下班之后就会来接你,告辞了!”

不等张良作出回应,陈思炤就风风火火地冲出书店,回去电脑城上班了。看着陈思炤离开的背影,张良的脸上隐隐泛起了暖煦的笑容。

重新将注意力放回到书海上面,张良正式开始自己的“求学生涯”。

大概用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他就把蔡东藩那套《前汉演义》和《后汉演义》全部看完了,因而了解到自己的“家乡”汉朝,在他来到现代世界之后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情。

尽管对于汉朝最终走向灭亡这个结果,张良不禁深感悲痛,毕竟汉朝的建立,也有自己的一份心血。不过念在朝代更迭,盛极必衰,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代,再到大秦帝国,其情形莫不如此,这正好印证了“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这句话,所以感慨一番之后,张良还是释怀了下来。

看书看到下午两点钟,张良的肚子也发出了“叽里咕噜”的抗议。意识到自己是时候要去吃午膳,他便决定暂时离开书店,先到外面找东西充饥。

沿路返回,准备到早上那家早餐店去吃饭。然而就在前往途中,张良却听到从街边一条过不显眼的过道里传来了阵阵洪亮的吆喝声。出于好奇,他便循声走进过道察看。让他感到出乎意料的是,在过道的尽头竟然别有洞天——一个大型的菜市场赫然出现在眼前!

一边观察着菜市场的环境,一边倾听着里面的摊贩和光顾的客人交织出各种砍价、叫卖、闲谈、对骂的声音,直至过了五分钟,张良才突然眉飞色舞地蹦出一句:

“此乃吾学语之绝世佳地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