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孟子這個人

傅佩榮:孟子這個人

儒家的觀點是什麼?孟子認為,一個人只要真誠,就會發現內心有一種自我要求的力量,提醒和督促自己去做該做的事。該做的事可以總稱為"善",其內容是需要教育來界定的。於是,人在接受教育之後,始終以真誠態度面對自己的責任,並且勇於實踐,擇善固執,最後可以止於至善。

這樣的人是坦蕩蕩的,是俯仰無愧的,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同時也是快樂無比的。

孟子晚於孔子一百多年,他所處的戰國時代中期比孔子的時代更為混亂險惡,但是他了解孔子的思想,進而深刻闡述,廣為傳揚,使儒家學說形成完整的系統,可以應用在人生的每一方面。《孟子》一書就是最佳的例證。

孟子是“溫故而知新”的典範。他熟讀《詩經》、《書經》,信手拈來,如數家珍;他善於使用語言,留給後代的格言與成語又多又美;他精於現場辯論,在一問一答之間,使人茅塞頓開,連萬乘之君也對他心存敬畏。但最重要的是,他所宣揚的一切都能結合自己的實踐心得,從而產生充滿自信的快樂。

現代人最重要的不是快樂嗎?現代人最缺乏的不是自信嗎?那麼何不向孟子請教呢?真正的快樂不是源自外在成就,因為外來的東西可得可失,可多可少,並且始終在緊張的競爭狀態中。真正的快樂來自真誠,遵從內心的要求去做人處事,就是對人生的肯定與感激,人性的尊嚴與價值亦在於此。

當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邀請我主講孟子時,我心中想的就是如何清楚地介紹這位古代哲人的偉大貢獻。他能被後世尊為“亞聖”,與孔子思想合稱“孔孟之道”,著作又被後代學者定為《四書》之一,這一切榮耀是否實至名歸?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希望本書所展現的是孟子的全方位觀點,其中又以人性論、修養論、教育觀、人生境界說最為關鍵。這些思想組合為一個結晶體,每一個側面都映現出核心理念的精彩。

孟子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把儒家思想構建成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傅佩榮教授認為,孟子的哲學思想可以幫助我們建立一套正確的價值觀。那麼,什麼叫做“價值觀”?而孟子的哲學思想又能給我們什麼幫助呢?

孟子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思想,用了二十多年著書《孟子》,把儒家思想構建成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這就是“孔孟之道”。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說,他從30歲以後做人處世全靠《孟子》。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傅佩榮先生潛心研究中國傳統經典多年,他認為學習儒家思想不是為了解決一時一事的問題,而是要通過儒家的哲學思想幫助我們建立一套正確的價值觀。那麼,什麼叫做“價值觀”?孔子有弟子三千,為什麼只有孟子能夠繼承孔子的思想?孟子的哲學思想都包括哪些內容?又能夠給我們一此什麼樣的幫助呢?

根據司馬遷的《史記》,他裡面談到孟子的時候,只用了兩百多個字。一個大哲學家寫一本書,三萬多字的《孟子》。結果司馬遷只用了兩百多個字,但他寫得非常扼要,非常地精彩。

司馬遷說孟子,他是子思的學生的學生,子思是孔子的孫子。所以,你要講輩分的話,從孔子作為儒家第一代,到孟子第五代了,輩分上是比較晚了。但重要的是什麼呢?司馬遷用三個字描寫孟子,叫做“道既通”,這三個字不得了。等於是你把孔子的道完全學通了,然後才有資格出來說,我要宣揚儒家的思想。我們談儒家的時候都會提到“孔孟之道”。那麼,我們就要想了,孔子有三千弟子,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那為什麼還要等到一百多年之後的孟子出現才跟他可以前後搭配形成孔孟的思想,代表儒家的正統?那麼,孟子到底有什麼樣的思想的特質,跟他的特殊的見解?孟子思想在儒家裡面為什麼那麼重要?這當然可以分兩方面來看。

第一方面是孔子本身有他的遺憾。什麼遺憾呢?我們對《論語》仔細看一遍就會發現,在《論語·憲問篇》孔子公開說,沒有人瞭解我啊。所以,孔子公開說沒有人瞭解他。他的學生們當然很詫異,會覺得說為什麼沒有人瞭解老師呢?子貢正好在旁邊,問了這個問題。孔子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瞭解我的只有天嘛。孔子說這個話並不是一時感嘆。而在《論語》裡面你可以發現,他比較沒有機會公開地,比較完整地介紹自己的思想。因為孔子首先開始讓老百姓可以受教育。老百姓受教育的目的何在?希望將來可以做官來服務社會,造福百姓。所以老百姓所學的是什麼呢?像《詩經》、《書經》這些,“禮”、“樂” ,他不會學孔子思想。不像我們今天,如果說有人談孔子思想,我們都會趕快來學。在孔子自己的時代,說我今天上課不談這種《詩經》、《書經》,談我自己的心得,同學們不要上的,不要聽的。說這個聽了沒有用,跟我做官沒有什麼關係啊。所以,孔子就覺得沒有人瞭解我。而等到一百多年之後呢,孟子認為他很瞭解孔子,所以他可以把這個接過來,是因為孔子本身有他的遺憾。

孔子過世之後學生分為八派,學生分為八派就是各有各的一套去教學生。當老師沒有問題,要作為哲學家,作為孔子的學生髮展他的思想那還不到位。所以後來韓非子是法家,就批評孔子的學生們,用一個很難聽的字來罵他們,叫他們“賤儒”——卑賤的賤。你看這說明孔子的學生沒有受到社會上很大的尊重。而孔子的工作之一呢,是替別人辦喪事,孔子是這方面的專家——禮樂方面的專家。孔子過世以後呢,他有些學生也以這個為他的職業。所以後來墨家就批評孔子的學生,說孔子的學生很不像話,聽到有錢人死了就很高興,說吃飯的機會來了。這說明孔子的學生他們太過於務實啊,以至於無法在理論上把孔子的思想做全面的發揮。所以,只好等到一百多功能年之後,戰國時代中期,孟子出來才把這個遺憾消除。而孟子所建構的思想系統確實完整,為什麼呢?因為他在60歲以後離開齊國,回到魯國專心從事著書,到83歲才過世。依照公元算法的話,是公元前372(年)到(前)289(年),大約這個年代。他活了83歲,比孔子多活了10歲。所以,我們講到孟子的生平,他後面有20年專心著書,把《孟子》這本書自己仔細地寫好。

所以,念《論語》跟念《孟子》的感受完全不同。念《論語》的時候會覺得,怎麼這句話那麼短呢?有一句沒一句的,好像這句話沒說清楚是誰問的,一個人講話怎麼可能只講一句呢?子曰:“君子不器”。講四個字不講了嗎?他肯定還有前面的,還有後面的都沒有留下來。而且《論語》也不是孔子寫的,是孔子的學生的學生把它編成的——他的第二代弟子編成的。一般認為,是有(由)子跟曾子的學生,所以他們兩個在《論語》裡也稱子。要不然你說曾子憑什麼稱子呢?他的父親曾皙都沒有稱曾子啊,他做兒子反而稱曾子,是因為他的學生負責編《論語》。所以後來到孟子的時候自己寫他的著作,就完全不一樣了,可以說是非常完整地表達他的思想。“藏諸名山,傳諸其人”,希望後代有人可以把他的思想發揮出來。到了宋朝的時候,這些學者們也確實不錯,把《孟子》書特別選出來,配合《論語》,加上《禮記》裡面所抽出來的《大學》、《中庸》合成四書,構成了我們今天的幾百年以來每一箇中國人都要設法去閱讀,去了解的“四書”,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的經典。

孟子所著的書——《孟子》一書和《論語》、《大學》、《中庸》並稱為“四書”,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必讀之書。孔子被儒家尊為聖人,而孟子也被尊稱為亞聖。那麼,孟子為什麼能夠繼承和完善孔子的思想?孟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要談孟子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想到“孟母三遷”的故事。說到“孟母三遷”的這個“三”在古代代表多數的意思。就是為了孩子的教育,給他好的環境,多次搬家。在孟子小時候,他們家住在墳墓區附近。所以小孟子還沒上學,看到有人送葬啊、挖墳、埋棺就跟著學。媽媽一看,小孩子學這個好像不太適合,就設法搬家。他們搬到市場旁邊,於是小孟子就跟著去吆喝叫賣,稱斤論兩。媽媽一看,這好像也不太適合,就再度搬家。就搬到學校旁邊。小孟子看到年紀比他大的哥哥們都去上學了,也跟著效仿很有禮貌,懂得跟別人相讓。媽媽一看這個環境不錯,就住下來了。所以,從這裡可以發現,孟母對於環境教育非常重視。

那麼,第二個故事是在《三字經》裡面。很多人都知道,叫做“子不學,斷機杼”。它講的就是孟子。孟子小時候唸書,朗誦著,忽然停下來。停下來幾分鐘之後,又再繼續唸了。媽媽知道他忘記了,就把自己織的布剪斷。孟子一看,啊呀!母親為什麼把布剪斷呢?她說,你念書不用功。忘記了,我就把布剪斷,要從頭開始。所以,孟子從此以後唸書,不敢再忘記了。所以書念得那麼好,跟母親的教育也有關係啊。這叫做“機會教育”。那麼,另外一個跟孟子有關的故事。是他小時候,東邊的鄰居殺豬。大概豬叫的聲音很淒厲。小孟子就問:他們為什麼殺豬呢?媽媽隨口就說了一句:要讓你吃豬肉啊。媽媽是開玩笑的,說完之後,她想,我從這個孩子胎教開始,各方面都非常小心。現在我怎麼可以不守信用呢?於是就真的去買了豬肉做給孟子吃。她知道身教跟言教要配合起來,不能夠失信地自己的孩子。

我們常說,母親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所以母親對孩子品格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孟母重視環境教育,又能做到身教重於言教。而且在孟子出現問題時,能夠抓住問題進行機會教育,所以培養出了孟子這樣的聖賢之人。那麼,當孟子長大之後,母親的教育還有作用嗎?

孟子後來成年了。古代人結婚大概在20歲加冠之後。所以,孟子結婚沒隔幾年,有一天回家看到自己的妻子在房間裡面蹲著。他就不太高興。因為古代的人在房間裡,他要坐。坐是坐在腳後跟上面。有人來的時候就要跪坐,上身直立起來。這才是守禮的表現。蹲著的話好像不太合乎要求。他居然就為這個小理由,跟母親說,妻子不太合禮啊,把她休了吧。媽媽說你怎麼知道呢?他就把這個事情說了。說了之後,母親說,是你自己先不對。根據“禮”的要求,一個人要進門的時候就要先問:有誰在嗎?要上堂的時候,聲音就要抬高,或者走路聲音大點,或者咳嗽,讓別人知道你現在要進來了。等推門到房間裡的時候,眼睛要看地板。你不能直接去觀察別人,好像要發現別人有什麼秘密似的。她說:你自己先沒有守禮,怎麼可以怪妻子呢?他就打消這個念頭。當然這種故事不是完全有根據的。因為我們現在人看起來會覺得古代的婦女好像沒什麼保障,在家裡面一個坐姿或者站姿不對的話就有危險了。我們把它當故事來看,說明孟子的母親,她非常明禮的。

最後一個有關孟子的故事,他母親怎麼樣教育他呢?他已經在社會上很有成就了。他到了齊國,當到三卿之一,就是很大的官了。他有一天心情不太好。媽媽一看就說,你心情為什麼不好呢?他說我們唸書人到一個國家去,國君如果不用我的的主張,我就離開。但現在我想走,母親年紀大了,怕母親太勞累,所以我就勉強忍耐吧。媽媽說,你千萬不要忍耐。她說,我是婦道人家,我守我的禮,相夫教子。那麼你呢,是一個讀書人,是一個君子,應該合乎義。我來守禮,你來行義。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該離開就離開。所以後來孟子確實離開齊國。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問了,一連提了好幾個孟子母親的(故事),那他父親呢?很多人就問,孟子是不是跟孔子一樣,也是在很小的時候父親過世,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啊。其實不是的。孟子的父親忙於工作,所以有關他的資料比較少。好,有關他家庭的背景做完說明之後,很多人想要了解一下,到底他這一生有什麼樣的發展,有什麼樣的遭遇呢?

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所以後世的人們常把儒家思想稱為“孔孟之道”。但是孔子的一生並不得意,他到處周遊列國卻沒有機會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那麼,孟子的一生是否順利呢?

孟子的時代是戰國時代中期。我們如果對照西方來看,西方那個時候在希臘的柏拉圖已經建立了學院,就是西方所謂的第一所最早的大學——柏拉圖所建。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已經建構宇宙觀、人生觀各種大的思想系統,就在這個時代。然後亞里斯多德有個學生叫做亞歷山大大帝——馬其頓的國王——建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在西方是這樣的形勢。

在中國呢?戰國時代諸侯互相在爭雄。那麼這個時候諸侯都希望能夠富國強兵,統一天下,就公開召請。凡是有學問的人,有好的見解,都來。我們用很高的待遇,非常好的禮節來邀請你們。所以,孟子從40歲開始周遊列國。這幾年跑下來之後,沒有什麼特別的成就。比較重要的時間是52歲,他去梁國見了梁惠王,也就是我們念《孟子》一翻開,《孟子·梁惠王篇》。一開頭就是,孟子謁見梁惠王。梁惠王第一句話就問:老先生(因為孟子已經52歲了),你不遠千里而來,對我們的國家有什麼幫助呢?有什麼利益?他一講利益,孟子就皺眉頭,他說,大王何必談利益呢!你只要談仁義就夠了。於是這邊就有分辨,一般人都追求利益,儒家講的是仁義。那你到底要走哪一條路呢?所以,孟子整個的思想是要設法讓你知道,如果講仁義的話,它是最大的利益。仁義為什麼是最大的利益呢?因為你符合人性的要求嘛,天下百姓都會支持你。你將來可以稱王,沒有問題,仁者無敵。但他這句話在證明的過程裡面只有理論上的證明,而沒有實際上實踐的機會啊。所以,孟子他跟這些國君所談的是堯舜跟夏商周三代的帝王,怎麼樣去照顧百姓的,以及孔子的思想。所以到處碰壁。

54歲的時候到了齊國,見到齊宣王。那時候齊宣王剛剛上來,很有心想做一點事。所以孟子跟他談得比較多,而齊宣王也告別請孟子擔任客卿,就是說請你當我國家的顧問。非常地重視他,但是不給他實權。結果孟子很多建議也都不能落實,很可惜。所以,我們講到孟子的時候,他的生平就在周遊列國裡面慢慢在消耗著時間。你可能就要問了:孟子到底有什麼樣的理想呢?為什麼讓這些國君都無法接受呢?

孟子從小飽讀詩書,一肚子學問。可是一直到五六十歲仍然沒有機會實現自己治國的理想。那麼,孟子的理想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戰國時期的各諸侯國都不能接受孟子呢?

這個問題啊就要從孟子各方面的觀點來加以說明。這裡我們就要先說明一點,他為什麼可以把孔子的思想接過來繼續發展,形成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孔孟之道”?因為孟子把儒家思想接過來之後,設法把他的人性論、修養方法、教育主張、仁政理想全部都說清楚。另外,他還建立了儒家的“聖人觀”——就是到底什麼是聖人,“天命觀”——為什麼堯舜禹他們可以當天子,還有“歷史觀”——整個歷史的發展是怎麼一回事,都加以說明。

孟子見過樑惠王,隔了一年。梁惠王過世了。他獨生子梁襄王上來。梁襄王很年輕,見到孟子第一句話就問:天下怎麼樣才能安定?孟子跟他說:統一就會安定。梁襄王再問:那誰能統一天下呢?孟子說:不喜歡殺人的人就可以統一天下。這個標準多低啊,就是你這些諸侯國都是有很多軍隊,有很多武力,你只要不喜歡殺人就可以統一天下。從這邊反過來就可以知道,當時的諸侯國的國君動不動就隨便殺人。你看歷代的這些專制政體的國君也都有類似的情況。所以,有時候我們看到很多連續劇,看歷史劇看得都很難過。一句話沒說對,一件事做錯了,殺。動不動還誅九族,誅十族。我們最怕誅十族了,因為第十族就是老師。所以,在古代你學生沒教好他犯了大錯,老師跟著遭殃啊。所以,儒家思想為什麼可貴?我們今天講儒家思想,不是我們談各種思想有什麼不同,有什麼特色。不是的。而是說儒家思想有它特別值得我們珍惜的地方。我們不說別的,孟子說你不喜歡殺人就可以統一天下。從這邊反過來可以瞭解,當時的國君沒有不喜歡殺人的。你只要不聽我的話,教育嘛太麻煩,就把你除掉算了。這不是當時才出現的,在孔子的時代已經出現了。春秋朝代末期,就拿魯國來說,當時執政的是季康子——一個年輕的卿,季康子他就問孔子說——孔子是國家顧問嘛。他問他說:我把無道殺掉,我去接近有道。他把人分兩種,一種是壞人,一種是好人。我把壞人殺光,我接近好人,這樣子孔先生覺得如何?所以在他眼中只兩種人,他不知道壞人是好人慢慢墮落變成的;他也不知道壞人如果反省悔改也可以變成好人。他不知道這個,他就一刀切。那這麼簡單的話,國家治好的話,人民不是少了一大半嗎?像這種觀點,我們一路看下來,就覺得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沒有完全消除。

而儒家思想為什麼可貴?因為孟子他把孔子的思想發揮到什麼程度呢?用一句話來說,講到政治方面,孟子說:讓孔子來執政的話,你給他政治權力,他有一個原則就是你讓他做一件不該做的事,殺一個無辜的人,把天下給他他都不要。大家想想看,古今中外有這樣的政治領袖嗎?做一件不該做的事,殺一個無辜的人,給他天下他都不要。為什麼?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生命,都是平等的。你不能把別人當手段來利用啊,一定要把別人當目的來尊重。儒家這種思想非常可貴啊。我們尤其要了解在古代封建社會是有階級的,在那個時候對孔子來說呢,一往平等。而這一點事實上在《論語》裡面已經出現了。孔子在魯國做過五年的官。有一次下朝回來,家人跑來報告,說馬廄失火燒了。孔子聽了之後只問一句話:有人受傷嗎?他完全沒有問到馬有什麼損失。在古代社會,馬是很貴重的,但是孔子沒有放在心上,他只看有沒有人受傷。各位想想看,馬廄失火誰可能受傷?馬車伕、工人、傭人,都是比較低的階層,生命不受重視,但是在孔子眼中完全一樣,跟我們每一個人都一樣。所以,孟子就把孔子的思想發揮出來,能說出這句話,這16個字是古今中外從事政治的人的最高理想:“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所以,孟子就把儒家的思想從孔子簡單的一些《論語》的材料推成一個完整的系統。我們將來就會一步一步介紹這樣的系統到底有什麼內容。

我們今天還能學到什麼東西?在歷史上,孟子稱為“亞聖”,孔子是“至聖”,兩個人合起來叫做“孔孟思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種說法呢?要感謝兩個人。

第一個就是司馬遷。因為司馬遷寫到孟子的時候,說他是把孔子思想發揮“道既通”。別忘了孔子有“吾道一以貫之”的說法,他把孔子的“道”學會了,完全理解了。所以,司馬遷等於是以歷史學家的身份將孟子定位,說他的地位就是作為孔子的儒家思想的繼承者——“道既通”。他晚年的時候就發展孔子的學說,把它建構成為系統。

第二個要感謝誰呢?東漢的時候呢,有個學者叫做趙岐,他註解《孟子》。他註解《孟子》的時候就特別強調,《孟子》書裡面真是好,“天地萬物,仁義道德”加上“性命禍福”,“無所不包”,就是我們所關心的問題,從宇宙到人生,到人生應該如何,全部都在裡面。所以念《孟子》書的話,帝王唸的、士大夫唸的、有心上進的人唸的都會有收穫。從裡面可以知道,人生應該怎麼樣過才有意義。所以他就直接用什麼,“亞聖”這個詞來稱呼孟子。這是東漢的趙岐註解的時候特別說的,所以孟子後來就有“亞聖”的稱呼了。那麼,我們就要問了,最後一個問題:今天這個時代離孟子有兩千多年了,還需要去學他嗎?我們學古人常會懷疑,我們瞭解就好。學的話有什麼樣特別的意義呢?在這裡我們就要說明一下:

第一個,人活在世界上要靠專業。你有什麼專長,特殊的能力被社會所用。找到工作,你可以活下去。在經濟上軌道慢慢發展的時候,活著不是問題。但是要活得有意義,就需要什麼?需要一套價值觀。“價值”這兩個字跟選擇有關。如果你現在不做選擇,一樣東西好壞有什麼關係呢?你不需要選擇。你一旦選擇的時候就有這個比哪(那)個更好。譬如我現在問你,你要如何跟別人相處?你有三個選擇。那你就要問了,哪一種方式最適合?既符合人性的要求,又符合別人的期許。做出來之後使人際關係更為和諧,更為圓滿的。那你當然要照這個方式來做了。所以今天這個時代,每一個人都需要一套價值觀,你才能活得有意義。那麼,《孟子》裡面所提到的就是一套完整的價值觀。它裡面說明什麼叫“善”、什麼叫“惡”;人為什麼要行善避惡;同時行善避惡會帶來快樂,把這個道理說清楚。我們說,一套哲學啊,它必須建構一個系統,就是你不能說,今天發生這個事我就設法去了解它,並且找到一個解決的辦法。那明天發生別的事怎麼辦呢?所以,哲學一定要把它的學說從人的生命跟自然界的關係,甚至生前跟死後的關係都連起來。你除了怎麼對待活著的現代的人,還要考慮到過去祖先該怎麼對待,還有將來的子孫該怎麼樣對待,像這個都要考慮。

舉個例子,《孟子》裡面當然很強調孝順了。但他也說,如果祖先不好好做的話,子女想要孝順也不容易啊。他特別舉周朝的幽王跟厲王。這些“幽”跟“厲”是死後被人家所封的一個諡號,就是一個人過世以後,別人按照他生平一些資料給他一個字作為他這一生的一個定論。“幽”代表幽暗、昏暗;“厲”代表殘暴。孟子說:被人家稱作幽王跟厲王,他後代就算有一百代的孝子賢孫都不能改變這個稱號。這對於子孫來說多麼大的壓力啊。所以,孟子就把這些價值觀設法說清楚,讓你活著的時候可以知道,跟隨孟子走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我記得楊振寧先生是一位有名的物理學家。他的自傳裡面特別提到一句話,我印象深刻。他說:他從30歲以後做人處世全靠《孟子》。我們都知道他的物理學是第一流的,那請問:做人處世能靠物理學嗎?能靠化學嗎?靠天文學嗎?不行啊。做人處世需要靠一套價值觀,而《孟子》裡面就是有完整的價值觀。所以他這個話,我覺得講得非常好。現在的社會稱作後現代,聽起來有點矛盾,現代人活在後現代社會里面。所謂的“後現代”就是現代社會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從啟蒙運動之後一路發展,認為人的理性只要慢慢地開展社會就慢慢地合理化,走向繁榮、進步。但是在二十世紀呢,兩次世界大戰使這種理想幻滅了。就是有理性的人為什麼做出非理性的事情呢?所以理性不再成為可靠的基礎的時候,就變成是後現代社會的開始。也就是說,後現代社會是一個價值觀混淆的時代,所有的價值觀都放在一邊了。有一句口號,就是“所有被接受的都要重新質疑”——這句話就是後現代社會的口號。我們看到很多人他的觀念混淆,跟這個都有關係。如果這些價值觀都放在一邊的話,我們需要什麼?我們需要建立新的價值觀,但是不要忘記一般人要建立整套價值觀,難上加難啊。也就是再好的父母親想教自己的孩子,憑他個人的生活經驗去總結一些觀念去教,很有限,恐怕掛一漏萬;學校教的跟社會上發展的恐怕有一些矛盾衝突。那怎麼辦呢?

需要一些哲學。像儒家,就是非常好的哲學。因為它的思想,從人性論整個建構起來的一套思想。我們只要聽到孔子說:一個人可以“殺身成仁”;孟子說:一個人可以“捨生取義”。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問了,為什麼講儒家一定講這麼悲壯呢?好像要犧牲生命一樣。但是你再一想,人生自古誰無死呢?如果說你瞭解生命是怎麼一回事,你知道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這樣一來的話選擇就很簡單了。有些人是雖死猶生,有些人是雖生猶死。這不是隻是說說而已,它在人的生命裡面從內在產生變化,改造一個人生命的力量,把他的潛能整個發揮出來。所以,一個好的哲學,你學了之後——像我們現在看《孟子》——你學了之後就覺得說人生充滿希望。因為每一個人都可以透過學習得到一種正確的觀念,在生命裡面加以實踐,透過真誠的力量表現出來,快樂也由內而發。所以將來我們談到孟子的時候,會從他的教育啊、修養、怎麼孝順,各方面來做說明,希望能夠把孟子的思想做一個比較完整的介紹。尤其要談到人生的快樂是怎麼一回事。因為每一種哲學提出來的時候,它必須回應人的需要。哪一個人不需要活得快樂呢?但是我們也知道快樂有很多種,有一些是吃飽喝足的快樂,有一些是幫助別人的快樂,更有一些是自己去實踐人生理想的快樂。有不同的層次,怎麼樣把它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我們不會排斥任何不同的快樂。你說學儒家之後就不能有吃飯的快樂嗎?孟子特別喜歡舉吃飯的快樂來說明。有一句話——也是我自己經常在用的——他說:一個人肚子餓的時候什麼都好吃,口渴的時候什麼都好喝。所以朋友請吃飯,問我說要吃什麼。我說,什麼都可以。因為我肚子餓了。看到沒有,完全符合孟子的思想。

所以《孟子》裡面講,這些做比喻,他說眼睛喜歡看美麗的顏色,耳朵喜歡聽好聽的聲音,這是每個人都一樣的。但是,不要忘記我們的心也一定喜歡善,喜歡看到善的行為。他就用這樣的比喻讓你可以瞭解。所以孟子本身被人說成好辯,那我們就要探討一下他真的是徒逞口舌之利嗎?他難道沒有真正的理由或者道理要說清楚的嗎?我們將來就會發現孟子絕對可以說清楚,他的思想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你越深入學習就越能夠發現一種生命成長的快樂。因為觀念就是人類可以去設法從別人身上學來的,他一輩子的心得我們透過幾個小時的認真閱讀,思考就可以去了解一些基本的觀點。這是非常愉悅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