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學而不厭

说文解字|学而不厌

“學而不厭”指認真學習而不感到厭煩,這正是孔子的學習態度。

孔子曾說自己只要發憤用功就會忘記吃飯,連自然生命的限制都無法阻礙他的認真學習。

孔子豐富的學識是經由認真學習逐步累積而成,“好學”正是他認為自己最突出的特點,孔子說:就是十戶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這樣做事盡責又講求信用的人,只是不像我這麼愛好學習而已。

並且,培養品德也須以學習為基礎,若只追求某種品德而失去學習作為理性基礎,就容易產生流弊。

孔子一生所成就的功業,由十五歲立志於學習展開,由此亦可見“好學”的重要。

本章所說的三件事,是孔子的自我期許。因此“何有於我哉”,譯為“別的一切對於我來說又何必在乎呢”比較符合實際的情況。這裡的“有”代表的是“在乎”,是“重視”,而非“多少”之意。

孔子認為,我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工作是教書和替別人辦喪事;日常生活中,我盡我的本分學習與生活,其他的我何必太在乎呢?

凡是從事教學的人都應該問自己:是不是一學習就容易厭煩?一教別人就容易疲倦?

说文解字|学而不厌

Q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