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家長對孩子做過這樣的事 危害到底有多大?

“爸爸和媽媽你最喜歡誰?”

“爸爸好還是媽媽好?”

“你是喜歡爺爺,還是外公?”

“是奶奶對你好,還是外婆對你好?”

上述問題,是不是很熟悉?或者也曾經這樣問過孩子?

現在的孩子真是寶貝,是家裡的“稀缺資源”,因此,父母、長輩們在孩子面前的爭寵行為也非常常見。

無數家長對孩子做過這樣的事 危害到底有多大?

類似於這樣的問題,也許在大人看來,就是一句玩笑,但是對孩子的影響卻不可小覷。

因為孩子的心智並不成熟,長輩們在孩子面前的爭寵行為,會致使孩子產生自我膨脹的心理,慢慢變得以自我為中心,變得自負,甚至變得不可理喻。

面對長輩們的這些問題,孩子其實能夠應付得如魚得水,因為他們察言觀色的能力特別之強,能夠明白問話者的目的,並選擇合適的回答。這原本是孩子聰明的一種表現,但其實也是一種投機行為,孩子面對眼前利益的一種投機行為。

如果孩子長期在這樣的氛圍下,學會投機取巧,並以此為樂,引以為傲,長大後,他們會淡化責任和義務,會強調利益;對於能夠獲得的關愛,不懂得珍惜;一切都以自我為中心,慢慢會變得自私,不懂得感恩,不懂得顧忌他人的感受。這對於孩子未來的人生歷程,是絕對不利的。

這些問話只是一方面,更嚴重的問題是有不少長輩喜歡用物質誘惑來換取孩子的喜愛。

無數家長對孩子做過這樣的事 危害到底有多大?

與長輩們住在一起的父母,常常會有這樣的苦惱:因為在長輩的庇護下,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一大難題,基本上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長輩們經常毫無原則,主動用物質等誘惑換取孩子的開心;換取在孩子心目中更優越的地位。

孩子最難能可貴的,就是純真,這是孩子學習所有美德的基礎和起點。雖然在未來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的心智會發生改變,會變得越來越“社會”,但是在這之前,家長們不能人為去破壞這份純真,尤其是不能通過物質誘惑來教育孩子。

任何一位家長,無論是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在孩子心目中都有一個特定的形象和地位,無須爭寵,也無須焦慮,要相信孩子的純真,那是最美好、最純潔,也是最珍貴的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