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箇中年農村婦女成長為農業科技帶頭人,看她是如何逆襲的!

從一個大門不出的中年農村婦女,成長為一個農民大學生、一個農業科技帶頭人,張桂華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十幾年來,張桂華一家三口抱著火一樣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堅守果園,並且一直朝著夢想靠近。

从一个中年农村妇女成长为农业科技带头人,看她是如何逆袭的!

2005年,張桂華與丈夫決定在村邊的這塊地種蘋果樹,正好當年出臺了一系列惠農政策,種一棵果樹補貼一元錢。

張桂華介紹說,在種植果樹之前,“我家已經負債累累,我出去借錢,誰都不願意借給我。”她與丈夫嘗試過各種創業,但屢屢受挫。

張桂華的果園現在是瀋陽農業大學園藝學院示範基地,共有30畝地、2000多棵果樹,發展得規模挺大,但回想當年,張桂華笑稱:“我當時根本不懂怎麼種樹,完全是門外漢。”

果樹種植學問很大,看似簡單實際需要技術。沒有任何種植技術的張桂華雖然對種下的2000株蘋果樹很精心,但結果卻讓他們碰了一鼻子灰。

从一个中年农村妇女成长为农业科技带头人,看她是如何逆袭的!

“果樹種下,三年開花,四年結果,我們果園第四年開了很多花,也結了很多果,看著蘋果一天天長大,心裡甭提有多高興了。”張桂華說。

終於盼到了果樹結果的這一天,心裡想著終於盼來了曙光,然而,沒等蘋果長到成熟的那一天,蘋果卻在樹上開始腐爛,看著樹底下遍地的爛蘋果,張桂華形容自己的心“簡直要滴血”。

她不甘心果園就這麼失敗,她聽說她家的果樹種植有問題:太密,也沒有正確修剪枝丫,蘋果爛在樹上也是因為得了一種病,沒有及時噴藥。

之後,張桂華決定出去學習果樹種植技術。學習了整整一年,張桂華才發現自己的果園存在很多問題,原來種樹也必須講科學。

她回到家按照自己在大學裡學到的技術把果園的樹重新塑形,並在花期將多餘的花朵去除,進行人工授粉,那年秋天,她家的果園裡紅彤彤的大蘋果終於壓滿了枝頭。

有了技術就有了信心,她和丈夫韓振清又把屋子前的另一塊空地騰了出來,按照新技術種植了一批果樹。

从一个中年农村妇女成长为农业科技带头人,看她是如何逆袭的!

有了兒子的助陣,張桂華心裡的藍圖越來越清晰了,她想做一條休閒農業鏈,種植果樹,做親子採摘旅遊,同時在果園做養老產業,果園的花果樹木供老人觀賞。

自己致富之後,張桂華沒有忘記周邊的果農,她的果園被科技局定為示範園,通過示範園向周邊地區進行技術輻射,帶動果農形成了連片“寒富”蘋果規範化生產區域,起到了共同富裕的帶頭人作用。

幾年來,由張桂華的示範園共開展室內和室外現場技術培訓10餘次,直接接受培訓人員近400人。接待康平、遼中、蘇家屯區果農來園參觀學習人員300餘人次,技術覆蓋近萬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