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正確面對孩子們的分離焦慮症?三步走

幾乎每個高需求寶寶都會經歷分離焦慮症,媽媽只要一離開他的視野就嚎啕大哭,尤其在10-18月時最為巔峰。那麼對此甜蜜的負擔,該如何平穩緩解呢?小編支招,爸爸媽媽可以從這三點入手,調整可控的焦慮過程。

高質量的睡前陪伴

該如何正確面對孩子們的分離焦慮症?三步走

對於學齡前小寶寶而言,分離焦慮症有兩個階段高發期,一個是在7月齡左右,第二次是一週歲到一週半左右,尤其是在媽媽結束產假要去上班了達到最巔峰。

該如何正確面對孩子們的分離焦慮症?三步走

對於這個時期的高需求寶寶,爸爸媽媽其實只要給予更高效治療的陪伴,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是愛他的。在短暫的親子時光中,儘量跟寶寶做一些只屬於你們之間的親密行為,比如每晚陪睡前,給寶寶念繪本講故事,克服寶寶對於黑暗的恐懼和沒安全感。

該如何正確面對孩子們的分離焦慮症?三步走

來自作家潘恩之手的魔法親親是風靡全美的治癒寶寶分離的繪本。

利用主人公小浣熊與媽媽分離前的心裡活動真實反映出寶寶的心裡活動,通過浣熊媽媽與小浣熊分離前掌心親吻的約定,教會小寶寶不因為分離而感到孤單害怕。

該如何正確面對孩子們的分離焦慮症?三步走

看似簡單的約定,卻能給予寶寶莫大的勇氣和信心。同樣作為分離系列繪本不得不提的另一部經典是來自日本繪本大獎得主酒井駒子的《小夜熊》,也是育兒專家超級推薦的魔法治癒分離的繪本。

該如何正確面對孩子們的分離焦慮症?三步走

這本繪本是日本繪本大師通過細膩的視覺,運用鮮豔的色彩,將黑夜變幻成小熊,如影隨形跟著小主人,安撫剛與父母分離的小主人,利用大面積的卡通形象,淋漓盡致的描繪出孩子心目中想要的安全感。

填補空缺的替代物

該如何正確面對孩子們的分離焦慮症?三步走

對於正在經歷分離焦慮期的寶寶,最忌諱的就是不告而別,悄悄溜走,這樣很容易給寶寶造成陰影,正確應該要在每次離開之前來一個不敷衍的告別儀式。告訴寶寶你要暫時離開一會兒,這個時間段可以給寶寶選擇一個替代物,填補媽媽不在的空缺時光。

該如何正確面對孩子們的分離焦慮症?三步走

而在寶寶的世界裡,除了媽媽溫暖的懷抱,就是柔軟的毛絨玩具,能帶給他們熟悉的溫暖感。在國外幾乎每個小孩都會有一個甚至多個,自己專屬的陪伴玩偶,比如這款被譽為“世界上最柔軟的玩具兔子”,就是很多明星大牌的專寵玩偶,不僅孩子愛玩,就連劉亦菲、吳亦凡,歐陽娜娜都愛不釋手。

對於月齡較小,還需要依賴安撫奶嘴的寶寶可以選擇英國sleepytot的這款安撫玩偶,可以在玩偶的手指上綁上安撫奶嘴和磨牙棒的貼心設計,當寶寶缺乏安全感時能直接扯過去啃,排遣寂寞,對於媽媽也是一種解放。

儀式感的上學程序

該如何正確面對孩子們的分離焦慮症?三步走

而對於上了幼兒園患有分離焦慮症的寶寶,家長也不要忽視認為這是正常現象。這個時候的寶寶聽得懂道理也知道上學意味著什麼。可以適當培養寶寶的獨處空間,也有更多的機會與同齡孩子接觸交流。另外還要給寶寶準備一個具有儀式感的書包,給寶寶灌輸上學的好處。

該如何正確面對孩子們的分離焦慮症?三步走

在幼兒園午睡是寶寶另一個脆弱的時刻,因為離開了自己熟悉的小床上,躺在陌生的壞境下,很難平復心情,甚至會感到害怕,會想媽媽。這個時候可以給寶寶準備上他最喜歡的小毯子,這樣就算是在陌生的環境,寶寶也會比較容易入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