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了人要問好,那些不願意“叫人”的孩子,其實不是因為害羞

孩子慢慢長大,寶媽帶他出去總會碰到親戚朋友,家長常常希望自己的孩子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可是很多孩子總是躲在父母的身後,不願意主動打招呼,家長就會覺得他不懂禮貌,可是孩子到底為什麼“懼怕”和人打招呼呢?家長要解開孩子的心結。

見了人要問好,那些不願意“叫人”的孩子,其實不是因為害羞

陌生人焦慮症

在家長看來,孩子見到親戚長輩主動打招呼,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行為了,但是有些孩子天生比較敏感,當他們看到陌生人時會迅速把自己保護起來,他們剛接觸到陌生人時會感到恐懼,需要先觀察對方,慢慢適應一下才可以漸漸放下防備,這就是孩子有“陌生人焦慮症”的表現,也就是家長常常說的“認生”

見了人要問好,那些不願意“叫人”的孩子,其實不是因為害羞

家長要注意什麼

當你家的孩子出現“陌生人焦慮症”的情況,寶媽不用刻意強迫孩子去表現自己,如果在孩子感到恐懼時,家長還不斷逼迫孩子,甚至恐嚇孩子會加劇孩子對陌生人的恐懼,給他的心理帶來陰影,這樣不僅起不到幫孩子克服焦慮的作用,反而不利於他的身心發展。另外,當孩子不願意和陌生人打招呼時,父母不要給孩子貼上一些性格方面的“標籤”,比如用“怕生”、“膽小”這類敏感的詞語來掩飾場面的尷尬,這樣會給孩子形成心理暗示,他會覺得自己就是做不到,從而更加害怕在陌生人面前開口講話。當然,家長更不可以當著陌生人的面責怪孩子“不懂禮貌”,這樣的話會讓孩子感覺自己一無是處,甚至出現罪惡感,從而給他留下心理陰影。

見了人要問好,那些不願意“叫人”的孩子,其實不是因為害羞

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作為家長,一定要鼓勵孩子克服這種心理障礙,寶媽可以在見到陌生人時先開口給孩子介紹陌生人,讓他對眼前的這個人有一定的瞭解,這樣他就會慢慢卸下防備,有一個心理準備,久而久之,給孩子一個逐漸接受的過程,孩子會慢慢克服掉這種恐懼。此外,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參加聚會,讓孩子先適應陌生的環境,多給他接觸陌生人的機會,鼓勵孩子多去溝通,讓他慢慢緩解見到陌生人的恐懼感。

見了人要問好,那些不願意“叫人”的孩子,其實不是因為害羞

在孩子面對陌生人感到恐懼的時候,家長不能一味的指責、批評他,要陪著他一起一起度過這個“難關”,多鼓勵孩子,讓他慢慢變得勇敢起來,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