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根源:原生家庭與童年經歷

焦慮的根源:原生家庭與童年經歷


怎樣的童年經歷和家庭環境,讓你更有可能患焦慮症?

研究者發現,成年後遭受驚恐發作和患廣場恐懼症的人,通常情況下,他們童年期有過分離焦慮症(即與父母分離時,還有去上學甚至睡覺前,兒童體驗到的焦慮、恐慌以及身體不適等症狀)。成年後,這些人離開“安全”的人或地方,也會感到焦慮。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原生家庭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一定埋下了焦慮的種子,可到底是哪些因素間接誘發了焦慮症呢?


父母表現出對世界過分謹慎的態度

————

恐懼症患者的父母不僅更有可能有恐懼症,也比一般人更容易害怕和焦慮。平時,他們總是過分關注子女身邊一些潛在的危險。

他們可能會遍又一遍地這樣說:

“下雨了,別出去了,你會感冒的!”

“不要一直看電視,多傷眼!”

“你再不好好學,XX就超過你了”。

他們越是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害怕、過分謹慎的態度,他們的孩子就越會把世界看作是危險的地方。如果你得知外部世界是危險的,自然就會限制自己的探索和冒險行為。於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你也會經常傾向於過分地擔心,並過分地關注自身安全問題。


焦慮的根源:原生家庭與童年經歷



父母過分挑剔,設置了過高的標準

————

如果父母要求過於嚴格、過於完美,其子女就不會很確信自己是否被接納。他們經常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足夠好”,到底有沒有價值。因此,為了取悅父母,並贏得父母讚許,必須要不斷地努力。

成年後,你也可能為了取悅他人,使自己看上去很好、不錯,從而以犧牲自己的真情實感和獨斷能力為代價。在成長的過程中,你總是沒有安全感,並可能會過分地依賴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安全的地方,在那些可能會“丟臉”的公共或社交場合約束自己的言行。

你把父母的價值觀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從而變得異常追求完美,並且對自己要求十分苛刻(或者對別人吹毛求疵)。

不安全和依賴的情緒

————

直到四五歲,孩子都是完全地依賴他們的父母,尤其是他們的媽媽。在這個年齡階段,任何一個引起不安全感的情境都會導致孩子過度的依賴,並且這種依賴會很持久。


對於焦慮症患者而言,童年時期父母過於苛刻和追求完美是造成他們缺乏安全感的主因。由於父母的離異或者死亡而遭受忽視、排斥、遺棄,或者是體罰以及性侵犯,都會導致不安全感(以及情感依賴),這是形成焦慮症的基礎。

情感的缺失不僅會導致內心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還把世界與人際關係解讀為冷漠無情。於是,在成年之後就會更加依賴自己認為安全的地方,更願意自己待著而不是結交朋友,生活就開始變得越來越狹窄。


焦慮的根源:原生家庭與童年經歷



父母限制你獨立作決定

————


父母也許不僅僅助長依賴性,還壓制你表達自己情感和堅持己見的固有能力。比如,在童年時,由於你大聲說話、做出衝動的行動、發脾氣而不斷地受到斥責和懲罰。結果你長大後,你會約束,甚至懲罰自己表現出本能衝動和感情。

如果這些衝動和感情被壓制得太久的話,它們會在壓力之下再度發生,從而導致焦慮甚至是恐慌。

一般而言,童年時習得不外露自己的感情並不表達的人,更容易緊張,更有可能焦慮,並且成年後也沒有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當然,這種童年的壓抑狀態還會導致日後的沮喪和消極感。

因此,學習表達自己的情感,學會釋放壓抑的情緒,是焦慮症康復者的必經之路。


焦慮的根源:原生家庭與童年經歷



原生家庭往往帶給我們的,是我們無法選擇,也無法逃避的。所以只能接受。只有接受,才是一切改變的開始。

我們不能偏激的去憤怒和指責。因為中國大部分的父母其實都是非常疼愛孩子的,甚至可以為了孩子付出一切。但他們有時卻不懂如何使用正確的方式。我們應當試著理解父母,因為他們的個性也不一定是自己選擇的,甚至他們的童年也是有缺陷的。

童年經歷已成過去,而我們可以重新解讀。可以想想父母在我們小時候給我們的關心與疼愛,想想那些溫暖的時刻,那些歲月靜好的時光。那些美好其實就存在自己的記憶裡,找到它,內心就多了一縷陽光。

童年確實塑造了我們大部分的個性。

甚至,我們現在所追尋的,

就是我們童年所缺失的。

但是童年也一定是美好的。

只需要我們在腦海裡重新尋找一下。

——你的童年最幸福的一件事是什麼?

——快在評論區告訴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