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不願"喊人"的孩子,不全是害羞、不禮貌

你的孩子有沒有這種情況,平時也是挺乖巧聽話的,但是一碰到自己家以外的人,就有點羞澀,不願意喊人,哪怕是父母多次教育,好像也無濟於事。因為這似乎有著不禮貌的行為,讓父母的臉面也有點掛不住,除了一邊道歉,就只能給孩子找藉口說是孩子害羞。其實有些時候,孩子不願意喊人,並不僅僅是孩子害羞或是沒有禮貌,也可能是替他的原因,父母需要多留意。

不願

實際上,見面不願"喊人"的孩子,不僅僅是害羞和不禮貌的原因,還有一種不願意"喊人"孩子有"陌生人焦慮症"。

有些孩子天生比較敏感,當他們看到陌生人時會迅速把自己保護起來,因為不知道對方的脾氣性格,所以就不想去打招呼。需要先觀察對方,慢慢適應一下才可以漸漸放下防備,這就是孩子有"陌生人焦慮症"的表現,也就是家長常常說的"認生"。

不願

家長該怎麼辦

不要逼迫孩子打招呼

"陌生人焦慮症"是很正常的現象,就算大人有時候在很多人面前或者到一個陌生環境中也會拘束是一樣的心態,所以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家長也要給與孩子理解,不要強迫孩子去打招呼,強迫孩子只會增加孩子的反抗感。

不願

不要當眾批評孩子不懂禮貌

面對孩子不願意喊人的情況時,有些家長的態度比較急躁,會直接的批評孩子,並且斥責這種不禮貌的行為。以此希望孩子的行為有所改善,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是孩子會從中感受到自尊心受到傷害,對於打招呼的行為更加排斥,同時也會影響到親子關係。

不願

適當的表揚

當孩子鼓起勇氣叫了一聲"阿姨好",儘管可能聲音很小,但千萬不要譏諷孩子,而是要表揚,說"真棒""真有禮貌 ""真厲害"。這樣孩子下次遇到這種情況時,會越來越有信心,也會越來越主動。

不願

每一個孩子其實都是希望自己是優秀的,希望得到別人的誇讚的。所以他們也會努力的去往好的方面發展,沒有哪個孩子是不想進步的。所以如果孩子在最開始不願意喊人,當父母耐心的給予了教育與訓練開導後,還是不願意喊人的話,那麼可能就不是簡單的孩子性格害羞,更不是孩子不懂禮貌,而是出了別的問題,所以父母一定不能不在意,畢竟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是沒有小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