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識別青少年的焦慮障礙?

焦慮症是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但卻經常不被察覺。焦慮和恐懼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適量的焦慮有助青少年為將要發生的事做準備,對日常生活有重要作用;但當他們有過度焦慮,對自己或家人造成困擾或影響了日常生活,問題便不容忽視,他們有可能患上了焦慮症。

家長如何識別青少年的焦慮障礙?

青少年焦慮症產生的原因:

先天因素:每個兒童天生的氣質不同,一些傾向迴避新環境、較難適應環境的轉變、對身體和情緒反應敏感或容易激動的孩子較易會因壓力或挫折而產生憂慮。此外,如親人曾患上焦慮症,兒童患上焦慮症的機會亦較高。

家庭因素:父母的管教方式和對子女的態度,例如過分控制、厭棄和過分保護等都與兒童焦慮症有關。此外,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及處理壓力和情緒的方式都會影響子女處理情緒的能力,例如父母以逃避方式處理事情,孩子也可能學會迴避令自己不安的情景,而令焦慮症狀持續。

其他環境因素: 當兒童面對一些生活轉變或外在壓力(如學業問題、轉校、家人患病或離世等)感到難以應付,亦會可能產生焦慮問題。

家長如何識別青少年的焦慮障礙?

青少年焦慮障礙的5個“信號”:

1、厭學

在臨床心理治療師或精神科醫師的專業評估中,厭學是個非常重要的識別孩子焦慮情緒的指標。儘管並不是所有的厭學都一定是由焦慮導致的,但在厭學的孩子中,大多數都有嚴重的焦慮情緒。學業或者同伴社交是引起他們焦慮情緒的最重要的應激源。厭學的孩子可能會表達出對上學的抗拒,或者儘管他們仍在堅持上學,但是在上學的時間裡表現出顯著的情緒痛苦,而在放假的時間裡就感覺好很多,在快要開學時又表現出非常難受的狀態。

2、容易疲勞

帶來耗竭的感覺,因為大部分的心理能量都消耗在情緒的痛苦和窮思竭慮之中了。焦慮障礙的患者通常會想很多,所以儘管從外部的行為來看,焦慮障礙患者可能沒有什麼特別消耗體力的活動,卻非常容易產生疲勞的感覺,使得之後的任務做得有心無力。

家長如何識別青少年的焦慮障礙?

3、無法集中注意力

由於學習通常是引發青少年焦慮的誘因,因此在進行學習時,有焦慮障礙的青少年通常會覺得非常煩躁,難以集中注意力去學習。有些家長說的“好孩子”每天都熬夜到很晚,背書寫作業,但是效率卻出奇地低,而且考試成績也並沒有因為努力而產生好分數,這種現象很多都與焦慮症狀帶來的注意力缺損有關。

4、肌肉痠痛或頭痛

焦慮常常使人無法放鬆,而使肌肉和神經長期處於緊張和警戒的狀態。因此長期慢性的焦慮非常容易導致肌肉痠痛或頭痛。很多孩子雖然不會直接告訴父母“我很焦慮”,但是可能會以抱怨軀體不適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痛苦。

5、易發脾氣

焦慮這種內在紊亂的、煩躁的情緒會使一些青少年的情緒變得易激惹,使他們更容易不耐煩、憤怒和亂髮脾氣。如果家長不能理解這是孩子焦慮的反應而及時去處理,反而認為孩子是“不聽話、找打”,可能會帶來親子關係的惡化。

家長如何識別青少年的焦慮障礙?

家長可如何幫助孩子處理焦慮情緒?

1、瞭解孩子焦慮的原因:

認同他們的情緒,以平靜的語氣安撫,並鼓勵他們表達感受和焦慮的原因。

2、以身作則:

面對壓力或令人惶恐的情景或事物時,應以冷靜、正面和積極的方式處理,如理性地分析問題和尋求解決方法,以平靜的語氣自我安慰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