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裡,這些監控不到的隱形暴力,家長要心中有數,免得娃受苦

文|文兒

前段時間網上曝出一則視頻,內容發生在一家幼兒園裡,在監控的死角處,隱約能看到一個大人的身影,而寶寶則被她揪在手裡教訓著,由於位置偏僻,大多數家長只能看到小小的身影,無法確認寶寶遭受了老師的欺負,只能看到隱約的肢體衝突。

在網絡上,該視頻一石激起千層浪,瞬間引發了圍觀群眾的輿論爆點,只因戳中了廣大家長最擔憂的事情。雖說現在幼兒園裡有監控,但大多數都存在監控死角,一旦真出了問題,老師大可以把寶寶拎到死角里“收拾”。

何況有些隱形暴力並非出現在肢體上,隱形暴力更可怕,會讓寶寶被欺負了還不自知。加上很多寶寶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年齡很小,還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白天的生活,所以,家長的敏感就顯得非常重要,不然寶寶很可能受苦。

幼兒園裡,這些監控不到的隱形暴力,家長要心中有數,免得娃受苦

幼兒園冷暴力:被無視、排擠

這種情況大多是由一個小朋友領頭髮起,隨後老師默許或者漠不關心,最終演變為寶寶被孤立的結果。對比身體上的傷害,這種隱形暴力才是最可怕的,前者治療後即可,但後者對心靈的傷害卻是永久性的心理陰影。

早年我家樂樂就是如此,當初因為老公年少輕狂,對老師說話比較衝,導致樂樂在幼兒園裡被“針對”教育了。那段時間,我只覺得樂樂性格突然內向了,還以為是分離焦慮症,直到後來有一次,樂樂的小同桌跟我說了樂樂的待遇,我才知道家長的遲鈍對寶寶傷害多大。


幼兒園裡,這些監控不到的隱形暴力,家長要心中有數,免得娃受苦

放學後就直衝向廁所:行動不自由

剛上幼兒園的寶寶們大多年齡很小,還無法自如的獨立上廁所,經常需要老師的幫助。如果家長運氣好,遇上的老師屬於“小蜜蜂”類型,那就不用擔心了;但若運氣不好,遇上了嫌麻煩的老師,那寶寶就可能出現憋尿現象,以至於放學後第一時間衝向廁所。

因此,當家長髮現寶寶有類似的生理表現時,那就要考慮找老師談談了。

首先,要確認寶寶是否出現過上廁所被批評的情況;其次,則要向老師保證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教會寶寶穿脫衣物,只不過在學習的這段時間內,還麻煩老師多幫幫寶寶。

幼兒園裡,這些監控不到的隱形暴力,家長要心中有數,免得娃受苦

​解決方法:角色扮演、身份換位

顧名思義,也就是家長和子女之間的身份變化,讓寶寶模仿老師、家長模仿寶寶,這樣就可以充分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日常了。因為寶寶們天生擅長模仿,能夠準確表達出老師在幼兒園時的模樣,家長可以試試看。

---------------------

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