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离开是项羽最大的损失,如若他还在,刘邦未必会赢

在楚汉争霸时期,当时项羽和刘邦之间的争夺不可开交。从历史的结局来看最后两人的争霸刘邦获得了胜利。最初项羽其实是占优势地位的,当时项羽身边还有一个重要的谋士,他就是范增。有了范增对项羽来说如虎添翼,范增也一直都对项羽忠心耿耿,给项羽提出了很多十分重要的谋略,项羽也称范增为亚父,可见两人关系十分亲密。但是两人关系开始出现分裂是从刘邦被困荥阳开始的,为了解救刘邦,他手下的亲信陈平离间了项羽和范增的关系,最终导致两人分道扬镳。

此人离开是项羽最大的损失,如若他还在,刘邦未必会赢

而范增离开项羽虽然表面上来看是因为项羽单方面对他不再信任所导致的,但实际上,两人的关系早就已经出现了裂痕。导致两人彻底分裂的导火索正是因为陈平的所作所为,由于项羽作战胜利,他将刘邦困住了,刘邦开始向项羽求和。这个时候的项羽就已经动了和缓的心思,可是另一方面范增却劝项羽不要答应刘邦的任何请求,应该乘胜追击彻底铲除刘邦,避免放虎归山后患无穷。现在看来当时范增的这个意见是对的,可是陈平使用离间计,让项羽相信了刘邦暗地里和范增之间有联系,项羽轻信了陈平,当即就将范增赶走了。已经八十几岁的范增,对于项羽的不信任和绝情自然是十分愤怒,他在离开后没过多久就患病而亡。

此人离开是项羽最大的损失,如若他还在,刘邦未必会赢

刘邦像

项羽虽然有勇有智,但是却容易独断专行,项羽还有一个十分严重的人格缺陷,这对于统治者来说十分不利,那就是他十分多疑,以至于对于范增这样一直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物也心存怀疑。项羽对于范增的怀疑早就有过,而陈平的离间只是一个导火索。项羽早年听信范增更多考虑的是范增对于自己的作用。在秦末时期,巨鹿之战之前的很多战役中范增都给项羽提出了很多谋略,帮助项羽屡次成功,在巨鹿之战之后,项羽的地位开始上升,他对于范增也不再那么重视,这些都可以看做是项羽的人格弱点。

此人离开是项羽最大的损失,如若他还在,刘邦未必会赢

范增曾经在给项羽提意见的时候惹怒过项羽,在鸿门宴上,范增就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可是项羽却对此毫不在意,也没有采取范增的说法。他不想要用阴谋诡计来对付刘邦,想要通过正面对抗的方式来战胜刘邦,项羽的固执和缺乏灵活性让范增对他有所失望,当时也口出恶言,那会的范增就已经看透了项羽无法堪当大任。而面对范增的出言顶撞项羽自然也记恨在心,因此两人之间的矛盾早就存在了。最终项羽在和刘邦的对抗中失利,他自刎离世,留下了无数的遗憾,如果当时他能重视范增所提出的一些谋略,是不是历史就会被改写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