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莒縣人,曾長途跋涉來到萊陽尋根,最終找到同宗

(編者按:此前介紹了不少外地的朋友(主要是闖關東後裔)到膠東尋根的故事。其實,尋根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時甚至不被周圍的人所理解,因此需要很強的毅力,才能堅持下來,直至取得成功。本文要介紹的,就是一個成功的尋根案例。其發生的年代為清朝,當時交通不便,通訊手段也落後,但主人公堅持不懈,最終成功。)

以下是正文——

按照傳統的計歲方式,清雍正七年的春節過了之後,莒州(莒縣)北汶人戰錫侯就已經六十有四了。這個年齡,放在現在也可以退休,而在當時,更早已算是老人了,不過,戰錫侯卻並沒有閒下來。這一年的正月,他匆匆踏上了去往登州府萊陽縣的旅途,此行的目的單純卻不簡單——尋根。

北汶,是莒縣境內有名的戰姓聚居地。根據族譜記載,這支戰姓原籍萊陽縣,後遷到莒縣北部的招賢,又從招賢遷到岔河,再從岔河遷到北汶。路線雖然清晰,但譜系並不詳細,究竟從萊陽何地遷來,當地有無同宗,一直是北汶戰姓人想要弄清的問題。

戰錫侯的祖輩父輩就曾多次討論過這個話題,也曾兩次寫信打聽,可惜並無迴音。到了戰錫侯主事的時候,尋根這件事,因為家族內的幾件榮典而變得迫在眉睫。

原來,戰錫侯的曾祖在崇禎年間考中功名,到了雍正時期,入祀鄉賢祠;旋即,他的祖母也奉旨入節孝祠享祀。正所謂“兩受國恩,欲載之譜牒以垂後”(戰錫侯語),這支戰姓人想趁此機會修撰族譜,而修譜就要敘述祖先由來。想弄清這個問題,就必須要到萊陽去尋根了。

這位莒縣人,曾長途跋涉來到萊陽尋根,最終找到同宗

雍正七年正月,春節剛過,戰錫侯就踏上了旅途。

他在回憶文章中寫道:“十二日攬轡而東。”推測應該是以騎代步,因此其行進速度並不算慢。出發次日抵達諸城,再次日到膠州,又一日到達嶗山地區,次日遭遇風雪天氣,再次日到達即墨。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戰錫侯在膠、即一帶有不少故人,尋根路上頗得他們照應。比如,在即墨期間,他曾拜訪朋友解琢章,後者為他指點了一個方向,說“黔古”舊家必有族譜。

不過,當他來到院上(現在青島萊西市境內)時,又遇到了一位姓周的朋友。這位朋友告訴他,“黔古”(即現在萊西市的峴沽村)為展姓聚居地,而非戰姓。於是,他又繼續向東行進。

在萊陽縣境內,他探訪了馬格莊、龍灣莊、山前店、巷子口、郝格莊等地,受到了當地戰姓人的熱情招待。他通過考察墓碑、軸子等資料,獲取了比較詳細的信息,頗有收穫。

這位莒縣人,曾長途跋涉來到萊陽尋根,最終找到同宗

(以下配圖均為萊陽戰家溝村場景,該村為戰姓聚居村莊)

到了當年正月二十七,戰錫侯一行準備返程回莒。這個時候招待他的萊陽戰姓族人極力挽留,言稱“天寒小待,明日方許走路”,換成現代話來說就是,天太冷了,今天先在這裡喝幾杯酒暖一暖,明天走也來得及。不過,戰錫侯去意已決,堅持上路,離別之時,“(萊陽族人)相顧而嘆,(戰錫侯)亦悲慨灑淚。”古人之重情重義,可見一斑。

這位莒縣人,曾長途跋涉來到萊陽尋根,最終找到同宗

自此之後,莒縣戰姓與萊陽戰姓之間的淵源基本縷清,原籍為萊陽縣望石鄉寨頭社,時至今日,兩地戰姓仍有互動。由此可見,戰錫侯當年的尋根,意義非小。

這位莒縣人,曾長途跋涉來到萊陽尋根,最終找到同宗

關於尋根的初衷,戰錫侯自己也曾撰文感嘆,他說:“(餘)以六十四歲之軀,衝風冒雪,豈好勞哉,蓋欲敘譜牒則必明世系,世系不明譜牒不清,不推始祖所自出之地,水源木本之謂何,而敢不窮源而溯流耶,用告旌人以示不忘本爾。”

戰錫侯的這段話,對於現在很多熱心尋根修譜的人來說,想必“心有慼慼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