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中将作战厅长郭汝瑰的传奇人生



国民党中将作战厅长郭汝瑰的传奇人生



出身书香 早年入党

郭汝瑰原名汝桂,1907年出生于四川省铜梁县一个家道中落的书香门第。1919年,郭汝瑰即随父亲郭郎溪前往成都,进入成都高等师范附小读书。1925年底,郭汝瑰从成都联合中学高中结业。1926年,郭汝瑰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五期,并将“汝桂”改成了“汝瑰”。

郭汝瑰进入黄埔军校后被编入政治科第五学生队。受校内周恩来、恽代英、肖楚女、吴玉章等共产党人的影响,郭汝瑰逐渐认识到只有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行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进而实现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够富强起来。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南京拥兵自重与武汉国民政府(仍与共产党合作)对立。一天,黄埔军校实际主持校务的吴玉章把郭汝瑰、傅秉勋叫到办公室,告诉他们现在局势十分紧张,蒋介石很可能进攻武汉,四川军阀杨森将配合蒋介石进攻。吴玉章指示郭汝瑰、傅秉勋立刻回四川,想办法让郭汝栋阻止杨森出川攻打武汉。这时,郭汝瑰的堂兄、傅秉勋的妻兄郭汝栋,已是川鄂边防司令部的副司令,拥有两个师一个旅的兵力。

郭汝瑰与傅秉勋回到四川,来到郭汝栋的驻地涪陵,向他转达了吴玉章的意见。郭汝栋表面上表示不会支持杨森,暗地里却派出特使去南京向蒋介石表示效忠。郭汝瑰对这一切毫不知情,他被郭汝栋安排在政治部任科员。1928年5月,郭汝瑰由其在黄埔的同学袁镜铭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

1930年4月,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一天夜晚,袁镜铭前来联系已升任郭汝栋部独立旅一团三营长的郭汝瑰,要他率所属部队,配合红军游击队,举行兵暴,但由于通讯手段差、敌我混淆,结果准备配合红军作战的三营竟被红军消灭大半,郭汝瑰中弹负伤,与党组织也失去了联系。

恢复联系 传递情报

1930年11月,郭汝瑰远赴日本留学,翌年回国。1936年12月12日发生西安事变。蒋介石不得不顺应民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郭汝瑰见为国效力的时机已到,到陈诚所属的第十四师任参谋长。在随后爆发的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中,郭汝瑰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也因此受到陈诚的青睐,一步步进入了国民党政权的上层。

1945年3月,郭汝瑰升任国民政府军政部军务署副署长,兼国防研究院副院长,一个偶然的机会,郭汝瑰遇到了黄埔军校五期的同班同学任逖猷,他们曾是党内相熟的同志,郭汝瑰向他表露了想找到党组织的迫切愿望。任逖猷的堂兄任廉儒当时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地下工作者。任廉儒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与郭汝瑰取得联系,并立即向中共中央南方局董必武作了汇报。董必武在任廉儒的安排和陪同下,在重庆先后两次与郭汝瑰进行面谈。从此,郭汝瑰找到了组织,并成为我党高级情报工作人员,与任廉儒保持单线联系。

随着日本侵略者的节节败退,蒋介石的反共气焰日益嚣张起来。国民党军令部每周都召开一次大战研究会议。这样的会议是极高级的军事会议,郭汝瑰很少有机会参加。但是,郭汝瑰深知,现在是关键时期,一定要设法参加这样的会议,以便掌握第一手信息。考虑再三,郭汝瑰给陈诚打电话说:“听说苏联要出兵东北,这是不是会壮大共产党的力量啊?”陈诚起初不明郭汝瑰的意思,只好连连“嗯嗯”着。郭汝瑰接着献计献策说:“这样一来,军政、军令两部的业务也需要进一步协调了。”郭汝瑰说完,静听陈诚的反应。

陈诚明白了郭的意图后,回话说:“言之有理,要不这样,正好明天开大战研究会,你跟我的侍从参谋一起参加旁听吧。”

就这样,本来不该郭汝瑰参加的会议,郭汝瑰却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会场。会上那些机密情报很快被送到了与他单线联系的我党交通员任廉儒的手中。

1947年3月,郭汝瑰就任国防部第三厅(作战厅)厅长。 5月12日下午5时,郭汝瑰接到蒋介石侍从室主任俞济时的电话:“今晚8时30分,请到总裁官邸汇报。”

20点,国防部二厅(主管情报)厅长侯腾来到郭汝瑰的住处,约郭汝瑰一同赴会,二人一起来到蒋介石的官邸。

这时,山东形势紧张,陈毅率华东野战军神出鬼没,声东击西,弄得徐州方面手忙脚乱。郭汝瑰与侯腾分别汇报了当前形势。郭、侯二人汇报完,陈诚发言谈兵力部署和作战方案。蒋介石归纳了众人的意见并作指示:以汤恩伯兵团攻营城、沂水,以欧震兵团攻南麻,王敬久兵团攻博山。郭汝瑰一一记下。

郭汝瑰回到自己住所已是夜里10点了,他把蒋介石的指示细细想了一遍,把作战部署用极小的字写在一张纸上。刚写完,忽听有人轻轻敲门,随后是妻子方学兰的声音:“客人来了。”他一看,真是喜出望外,来人正是任廉儒。郭汝瑰把作战部署交给任,还特别强调在这一次的战斗部队中有整编七十四师。这个师全都是美式装备,辖3个旅,共3.7万多人,战斗力强。师长张灵甫是抗日名将、骁勇善战。解放军要特别小心。

在随后的孟良崮之战中,郭汝瑰的情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率部起义 奔向光明

1948年,辽沈战役结束,国民党失去了东北全境,47万余人被歼,损失惨重。淮海战役也已经打响。在这种紧急情况下,1948年11月10日9时半,蒋介石在南京黄埔路官邸召开高级将领会议,制订新的作战计划。这次高级将领会议后,郭汝瑰把9个绝密作战计划(包括江防计划、江南作战计划、西南地区兵力配备等)交给任廉儒。郭汝瑰叮嘱:“这9个绝密作战计划关系重大,火速交给党!”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后,蒋介石的几百万精锐部队已丧失殆尽。郭汝瑰担心蒋介石将作战失败归咎他人,决定主动引咎辞职,并要求任廉儒转告中共中央,他希望到解放区去。不久,任廉儒传达了党的指示:“你的愿望,党非常理解。不过经再三研究,认为你到解放区作用不大,预计解放军渡江后,蒋介石必然妄图巩固西南,那时必有一场恶战。你不如争取掌握一支部队,到解放军进军大西南时举行起义。这不是比到解放区作用更大吗?”

于是,郭汝瑰决心冒险带兵去西南。经过顾祝同的保荐,蒋介石任命郭为第七十二军军长,立即开赴四川。

在郭汝瑰回到四川组建七十二军的同时,任廉儒也以重庆川盐银行高级职员的身份,回到四川,与郭汝瑰接上关系。

当解放军进入湘西,准备向四川进军时,蒋介石飞抵重庆,召开守卫大西南的作战会议。会后,蒋介石又电令郭汝瑰为二十二兵团司令,直接指挥第二十一军、四十四军、七十二军和三个独立师,作为防堵解放军进入四川的前哨兵团,并要求七十二军在长江、沱江布防,以便让蒋介石将其主力集中于成都附近,与解放军决战。郭汝瑰剪除了七十二军中的特务和反动分子,做好官兵的思想工作,按照与任廉儒商定的计划,于解放军入川之际,也就是1949年12月11日,在四川宜宾地区通电宣布七十二军起义,破坏了蒋介石固守大西南的计划。

宜宾起义后,郭汝瑰回到了党和人民的怀抱,踏上了新的征程。新中国成立后,郭汝瑰先后担任了川南行署委员兼交通厅厅长、中苏友好协会会长等职务。1980年4月,郭汝瑰被重新吸收为中共党员,并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兵团级干部的身份离休。1997年10月23日,郭汝瑰走完了他曲折而又瑰丽的一生,享年90岁。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人物长廊,厡载《世纪风采》作者刘少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