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室优待条件”都有哪些内容?革命后清廷为何没有退回东北?

1911年对于宣统的清王朝来说注定是惨痛的一年。10月10日,远在北京的武昌爆发了震惊全国的武昌起义,后在短短的2天时间革命军就接连占领了汉阳和汉口二镇,自此武汉三镇被革命军彻底控制,而清廷在听到此消息后万分的惶恐。

在10日当天就让时任陆军大军廕昌率北洋两镇南下平叛,但是正当清廷以为北洋军肯定能平定叛乱的时候,却收到了廕昌一条让清廷彻底慌乱的电报,那就是他压根就指挥不动北洋军,北洋军在接到命令后非但按兵不动,更是声称袁世凯不复职就不接受任何命令。最终清廷眼见战事吃紧,再加上各国列强也要求起用袁世凯,无奈只得复用袁世凯。而在袁世凯的命令下,北洋军并势如破竹的攻陷了革命占领的武汉三镇中的汉口和汉阳,而进一步向武昌开进。

“清室优待条件”都有哪些内容?革命后清廷为何没有退回东北?

不过虽袁世凯一路是高歌猛进,但是在当时整个中国有数十个省在革命军的号召下纷纷宣布脱离清朝的统治,而此时清朝所能掌控的省只有数个,而袁世凯眼见如此,并开始主动与南方革命政府的首脑孙中山开始秘密谈判,最终孙中山答应袁世凯,只要他能让宣统皇帝退位,则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之位就是他的了。于是在1912年2月12日,清廷在袁世凯的逼迫下,同时在袁世凯许诺了皇帝退位后清皇室所能享受到的优待条件后,最终隆裕皇后颁布《退位诏书》,宣布宣统皇帝退位。那么这里这里很多人在想问,是什么样的优待条件能让清皇室愿意放弃自己对中国的统治呢?

“清室优待条件”都有哪些内容?革命后清廷为何没有退回东北?

对宣统皇帝的优待条件

宣统仍称皇帝,中华民国政府以对待外国君主的礼仪来对待。也就是说宣统皇帝虽退位,但袁世凯答应宣统仍可对外称皇帝,仍可在宫中使用宣统年号。且那些忠于清朝的臣子们还可以对宣统行跪拜之礼,宣统皇帝仍可用皇帝的名义对外发布上谕。每年可享受400万两白银的补贴。民国政府同意清帝退位后,每年会给予宣统皇帝400万两白银的补贴,用于他在紫禁城中的生活所用。后在民国政府铸造新币后,原400万两白银改为400万圆新币。可暂时居住在紫禁城,日后移居到颐和园。宣统皇帝退位后可暂时在紫禁城的后寝居住,但需注意紫禁城的前朝是归中华民国的,包括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这三大殿等前朝区域都不再是宣统皇帝所有,宣统帝能够控制的地方只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这三大宫及附属的宫廷等后寝区域。而后到适当的时间,民国政府会收回全部的紫禁城,不过也答应会让宣统帝搬到颐和园居住。

“清室优待条件”都有哪些内容?革命后清廷为何没有退回东北?

宗庙陵寝永不拆除,照常祭祀,民国政府也会派兵守卫。当然作为清朝的先祖所在的宗庙,清廷绝对是不允许拆除,所以民国也答应清廷皇帝退位后,清朝的宗庙和陵寝不会动,宣统皇帝依然可以每年照常祭祀,而民国政府也会派兵驻守,防止有人破坏清朝的陵寝。光绪的陵寝未完成部分有民国政府出资继续营造。光绪的陵寝如果有没有修好的地方,民国政府会全权负责继续建造,且建造完成后,该有的礼仪,该如何去祭祀,一切都由宣统皇帝自行安排。

原有紫禁城所有的机构和人员全部保留。宣统皇帝退位后,民国政府答应其紫禁城中御膳房、内务府、慎刑司和敬事房等机构,及太监、宫女和侍卫一概保留,但唯独以后不能再招太监。且原有的禁卫军也保留在内,并有民国政府支付俸禄。原属于宣统皇帝的个人财产一概保留。即紫禁城中原属于清皇室的财产,民国政府一概不动,且会帮助宣统保护好这些财产不会被外人所得。

“清室优待条件”都有哪些内容?革命后清廷为何没有退回东北?

对清皇族的优待条件

清朝所有的王公世爵一概如旧。清帝退位后,清朝原有的王公贵族的爵位一概如常,但是民国政府仅承认其爵位,其他的特权一概不允。保证皇室所有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其享受到的权力与中华民国国民权力一样。民国政府答应所有的皇室成员的人身和财产都能得到安全的保障,民国政府也不会再去追究任何皇室成员在过去所犯的罪行,也会对这些皇室成员一视同仁,不会有任何的偏见。

清皇族中人可以不用服兵役。民国政府成立后,只要是清朝皇室的族人皆不用服兵役。

“清室优待条件”都有哪些内容?革命后清廷为何没有退回东北?

对满蒙回藏各族的优待条件

满蒙回藏的地位与汉族平等。其汉族所能享受的权利其余各族皆可享受,民国政府不会区别对待。各族的财产安全,民国政府会帮其妥善保护,

且不会将其无理由的充公。各族若有困难出,民国政府会代为解决,但会优先解决八旗的生计,没有解决之前其清朝会发放的俸禄,民国政府亦照发。前清政府对于满蒙回藏各族的限制一律废除,各族要如何民国各政府不得阻拦,听其自由行动。原各族所信宗教一律不阻拦,信仰完全自由。

“清室优待条件”都有哪些内容?革命后清廷为何没有退回东北?

可以说袁世凯给清廷的退位条件是中国历朝历代最为丰厚的,宣统皇帝不可谓不幸运啊。他较之中国其他的亡国之君,他的待遇可谓是最好的,结局也是最不错的。

其实这样的条件和结局也恰恰能够解释为什么当年的清廷会选择签订退位诏书,而不是退回东北。先不说当时清廷能不能在全国各地都爆发起义的情况下安全的退回到东北,毕竟在当时整个北京可以说都被袁世凯的亲信控制着,而北京各省也有数省宣布脱离清朝的统治,可以说清廷压根就撤不出去,再者即使当年清廷能够安全的退回到东北,以它的实力最终还是会被当时的民国政府打败,毕竟单单是袁世凯手下的北洋军就不是清朝能够抵挡的,所以说可能最后如果清廷一定要抵抗到底的话,清朝皇室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一个未知数。

“清室优待条件”都有哪些内容?革命后清廷为何没有退回东北?

所以在当时清廷注定无法回到东北,即使回到东北也是要被灭亡的情况下,袁世凯给出的这份优厚的优待条件,无疑是清廷最好的选择,毕竟想想看清朝灭亡明朝的时候是如何对待明朝的皇室的,而现在清朝灭亡能够得到如此优厚的待遇,他们还能奢求什么呢?毕竟人要知足,在当时的情况下清廷能得到如此的条件已属万幸,如果还妄想着逃回东北继续抵抗的话,那等待清皇室的只有灭亡一条路了,我想只要是个正常人都知道该如何去选择,事实上最终也的确如此,清廷选择颁布退位诏书,而清朝的那些遗老遗少们也得到了最好的结局,宣统帝更是活到了共和国成立的那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