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嶽中型SUV能否成為市場"後起之秀"?

SUV在中國一直賣的很火,這種外形大氣而不笨重的車型很符合中國人的審美。市場上的SUV從大小區分有小型SUV、緊湊型SUV、中型SUV等等,平時我們看到的緊湊型SUV居多。

不過近幾年,隨著中型SUV價格的下調,很多消費者放棄了購買緊湊型SUV的打算,而是將目光放在了中型SUV上。畢竟"大"這個字,在中國人的觀念裡代表著氣派,代表著有面子。當然,選擇中型SUV也不僅僅是虛榮心上的滿足,從實用性來說,中型SUV由於內部空間大,所以對於家庭成員比較多的消費者是非常合適的,而且要比小車的舒適度高出不少。

探嶽中型SUV能否成為市場

應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很多車企也紛紛開始研發推出自己品牌的中型SUV,整個SUV市場也因此發生了改變。在過去幾年裡,中型SUV市場湧現了諸多新面孔,而去年一汽大眾推出的自家首款中型SUV——探嶽,顯然已經屬於後來者了。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誰能搶的先機,誰就會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更深的印象。沒有趕上第一梯隊的探嶽,能否在"僧多粥少"的局面下分得一杯羹呢?

探嶽中型SUV能否成為市場

市場依然年輕

想了解這個問題,還是要從大環境下入手。別看SUV在我國已經火了不知道多少年了,但中型SUV的市場依然處於發展階段,離飽和還差著十萬八千里呢。中型SUV市場上的主流產品入市時間都不算太長,就拿半個"元老"級別的別克昂科威來說,也不超過5年。

我國中型SUV的市場發育其實不是太久,詳細算來,不過十餘年而已。在中型SUV領域裡,豐田漢蘭達算是個"先驅者",從07年開始至今,其總共經歷了一次全新換代數次改款。除此之外,別克昂科威也能算半個"元老",從"初來乍到"到"發光發熱"不過也才4年。這麼年輕的一個市場,留給後起之秀的空間還是足夠友好的。

探嶽中型SUV能否成為市場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中型SUV的市場雖然留給後來者的機會足夠多,但並不代表任何一家車企都能在這一領域輕輕鬆鬆站穩腳跟。如起亞KX7的連續月銷量只有區區的幾百臺,標緻5008的月銷量也基本穩定在了1000+的水平,而長安CS95在2018年7月的銷量已經達到了個位數,只有3輛。

產品競爭力是關鍵

消費者選擇中型SUV多是看中了其內部空間大、外觀高大上、使用舒適等方面,這就留給了所有想要進軍中型SUV市場的車企一個明確的目標,誰能在這些方面做的更出色,誰就能贏得消費者的心。

目前市場的主流中型SUV都是在這些方面的某一項或者幾項上有著突出表現。比如冠道在空間上的優勢非常明顯;別克昂科威中控臺採用的大理石紋路飾板,豪華程度高出一截,舒適度來說這兩款車都屬優秀,不分伯仲。

探嶽中型SUV能否成為市場

作為後生晚輩的探嶽,在同級別的中型SUV中算是非常有潛力的了。

從空間設計上,探嶽採用了短懸長軸設計理念,這種設計能夠能把空間最大化的節省出來,同樣的車身長度,探嶽的內部空間要比別的車更寬敞。另外其座椅設計的初衷也是擴展空間,在調解過後,其內部空間甚至達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

另外,探嶽在豪華感和舒適度方面,也有著出色的表現。內部擁有MIB信息娛樂系統、24處環繞式十色氛圍燈、數字液晶儀表,這些帶有未來元素的配置讓整個汽車內部顯得格外具有科技感。此外,探嶽還是同級別中唯一搭載L2級別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車型。

探嶽中型SUV能否成為市場

銷售渠道能力出眾

消費者買車首先認可的不是汽車,而是賣車的地方。典雅明亮的展廳,高品質的內裝設計,這些都是能抓住消費者眼球,獲得信任的關鍵因素。

以上汽大眾的"湖北德熙展廳"為例,這個展廳採用了開放通透的空間設計,視覺感強。此外,展廳的洽談區使用柔和的暖色調,絲毫不會讓人感到壓抑,同時,這裡還提供多樣化的咖啡和輕食,彷彿到了自己家的客廳一樣。

探嶽中型SUV能否成為市場

其次,品牌的經銷商數量和渠道下沉能力也至關重要。在一個四五線城市,你看到一座大眾4S店的概率是看到DS的100 倍,是看到馬自達的20倍,比看到本田的3倍,這就是渠道下沉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