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被稱為“智囊″的晁錯是怎樣的一個人?

聊聊關於生活中那些事


對於晁錯其人,在司馬遷所著《史記》中的《袁盎晁錯列傳》中,有十分具體的描述。司馬遷一方面肯定了晁錯盡忠而蒙冤,因為國遠慮觸犯權貴諸侯王而冤死的悲慘結局表示了同情。另一方面,也對晁錯雖然有善言善政,但下場悲慘的情況用“變古亂常、不死則亡”來做了總結。


正直嚴厲,立論有據

晁錯是潁川人,在軹縣張恢先生那裡學習過申不害、商鞅的法家學說,與洛陽宋孟和劉禮同一個老師。因精通文學班任太常掌故。


晁錯為人正直嚴厲。孝文帝時,全國沒有研究《尚書》的人,只聽過濟南的伏生,在秦朝曾經擔任博士,是研究《尚書》的專家,年紀九十多歲了,因為太老了不能徵召,就詔命太常派人前往學習。太常就派晁錯到伏生處學習《尚書》,回京後,晁錯趁這個機會上書陳述國家應辦的要務,就處處引用《尚書》,這也算是“引經據典、立論有據”了,自己的話說服力不強,就運用大家公認的經典來增強自己言語的說服力。

為國獻策,不從於眾

漢文帝詔令晁錯先後擔任太子舍人、門大夫、太子家令等職。他因口才敏捷得到太子寵信,太子家稱他為“智囊”,這也是“智囊”這個稱號的由來。他多次上書孝文帝,建議削減諸侯勢力,以及許多法令的更改。奏疏上了幾十次,孝文帝不聽從,但器重他的才能,提升晁錯為中大夫。當時,太子喜歡晁錯的計策,袁盎及許多大臣、功臣都不喜歡晁錯。由此可見,喜好法家之學者,自古便不從於眾。


地位尊崇,位極人臣

景帝繼位,任用晁錯為內史。晁錯多次請求皇上單獨召見談論政事,皇上總是聽從,萌受的寵信超過了九卿,更改了許多法令。丞相申屠嘉心裡很不滿,但又沒有力量搬動他。內史府建在太上皇廟外圍牆裡面的空地上,正門朝東,進出很不方便,晁錯就在南邊鑿開了兩個便門,同時也鑿開了太上皇廟的外圍牆。丞相申屠嘉知道了,非常生氣,想借晁錯的這次過失奏請誅殺晁錯。晁錯聽說連夜進宮,請求皇上單獨召見,原原本本說了開便門的事。丞相申屠嘉奏事,順便說晁錯擅自鑿開太上皇廟圍牆開便門,請求交給廷尉處死。


漢景帝說:“這不是太上皇廟的圍牆,而是廟外空地圍牆,沒有犯法。”可見漢景帝劉啟對晁錯十分偏袒。丞相申屠嘉謝罪,退朝後他生氣的對長史說:“我應當先嶄後奏,卻先奏請,反被這小子出賣,實在大錯。”丞相申屠嘉氣的病發而死,而晁錯卻因此更加顯貴。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

晁錯升任御史大夫,奏請查處諸侯的過失,削減他們的領地,收回諸侯王國都外的旁郡。奏章送上去,皇上命令公卿、列侯和宗室集會商議,沒有人敢責難,只有竇嬰和晁錯爭辯,由此與晁錯結下嫌隙。晁錯更改的法令有三十多條,諸侯一片譁然,恨透了晁錯。晁錯父親聽說後,從潁川來到京師,對晁錯說:“皇上剛剛繼位,由你執掌政權,侵奪削弱諸侯,疏遠人家骨肉,人們紛紛議論怨恨你,這是何苦呢?”



晁錯說:“本在意料之中,不這樣做,天子不尊貴,宗廟不安穩。”晁錯父親說:“劉氏安穩了,我們家族卻危險了,我要遠遠離開你,永別了。”於是服毒自殺,臨死前說:“我不忍心看到禍患連累到我。”晁錯父親死後才十幾天,吳楚七國果然反叛,就是打著“清君側,誅晁錯”的名義,等到竇嬰、袁盎進說,皇上讓晁錯穿著上朝的禮服,在東市斬首。

鄧公直言,景帝有悔

晁錯死後,謁者僕射鄧公任職校尉,是攻打吳楚叛軍的將軍之一。他回京,上書陳說前線戰況,覲見皇上。皇上問:“你從前線回來,聽到晁錯死後,吳楚退兵沒有?”鄧公說:“吳王謀反幾十年了,因為封地被削髮怒,用誅晁錯為藉口,他的本意並不在晁錯,我擔心天下的士人都閉口不說話了。”皇上說:“為什麼呢?”鄧公說:“晁錯憂慮諸侯強大不可控制,所以請求削弱封地以加重朝廷權威,這是萬代的利益。計劃剛剛施行,竟然遭到殺頭,對內堵塞了忠臣的言路,對外替諸侯報了仇,我私下認為陛下這事做得不妥。”這時景帝沉默了很久,說:“你說的很好,我也悔恨這件事。”於是景帝任命鄧公為城陽中尉。


鄧公,城固縣人,善於出奇計。建元年間,皇上招納賢良,公卿推薦鄧公,當時鄧公已被免職,他從平民躍升為九卿。一年後,又託病辭官回家,他的兒子鄧章研習黃帝、老子的學說,在王公大臣中很有聲望。

少學法家,後學尚書,學有所成,位極人臣;為國獻策,不懼艱辛,削藩無罪,蒙冤而亡。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晃錯其實就是那個皇帝新裝裡的小孩。史家評論他是:疏直激切,盡所欲言。

就是他打起報告來,什麼話都敢說。這裡面,導致他丟命的就是削藩。

所謂的削藩就是削掉老劉家的藩王。當年劉邦打天下後,搞了一個雙軌制,郡縣制跟分封制並行,外面郡縣,裡面封了一大堆同姓王,原本想著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以後中央有事,八方支援,不至於落到秦二世而亡的局面。但沒想到,時過境遷,這些叔叔伯伯小哥小弟的反而成了漢朝的隱患。

其實這時候,大家都看出來了,大漢要長治久安,必須要削藩。但是,這個事情大家看出來了,都沒說,因為這個事情風險太大了,人家畢竟都是姓劉的,你跑去說,反而被人認為是挑拔離間呢?

別人不說,晁錯卻跑出來說了。這跟他的背景有關係。

首先,晁錯是學法學的,刑名之學,專門研究這種東西。這種東西在戰國很受歡迎,但到了漢朝開始顯得有點力不從心,因為秦朝沿繼法家,結果二代而亡,所以大家對法家有點牴觸了,開始搞儒學跟黃老之術,也就是道家思想。

所以,晁錯是在一個十分尷尬的年代選了一門尷尬的專業。

當然,晁錯不只學了法學,後面公派去一位老博士家裡學《尚書》,等於跟了博導,這一下,他又有了一個知識分子的身份,口才很好,因而得到了智囊的稱號。

晁錯當官之後,提了很多建議,比如納粟受爵,移民實邊等等,都配得上智囊這兩個字。

不過,他有一個大缺點,就是不會搞人際關係,大概是因為有才華,持才自傲,沒把人放在眼裡,所以在太子府的時候,就得罪了很多人:太子善錯計謀,袁盎諸大功臣多不好錯。

到了太子當皇帝,他成為重臣之後,不但有才氣,還有地位,那自然更是誰都瞧不上。幹事情也是頭腦發熱,比如他在內史府上班,這個門朝東開,他覺得不方便,就在南邊打了兩個門,結果把太廟的圍牆給打穿了。這簡直就是死罪啊,當時的丞相申屠嘉就要“奏請誅錯”,嚇得晁錯連夜進宮,請皇帝救命。漢景帝還是救了他一命,表示,打穿的是外牆,影響不大,結果把申屠嘉給活活氣死了。

申屠嘉很有威望,晁錯間接氣死他,自然得罪了一大片。

當然,晁錯做的一道送命題就是削藩。當時他提出來後,他的父親特地跑過來勸他,說人家老劉家的事情,你幹嘛摻和?

晁錯說,不這樣幹,天子不尊,宗廟不安。

父親答:你倒是讓他們劉家安了,我們晁家不得完蛋?

晁錯不聽,父親直接服藥死了。

可以說,削藩這個事情是皇帝的新裝,人人都知道,但人人不說破,就是因為風險太大了。

晁錯不但說了,還特別堅決,用了一句話:削亦反,不削亦反。就讓漢景帝下了決心。

結果一搞,導致七國之叛,這其實也不怪晁錯,這些人遲早要反的,這一代不反,下一代也要反,手上有兵有錢,誰不想當皇帝呢?反王一起,漢景帝慌了,跑來問晁錯,這怎麼辦啊。

晁錯又犯了書生意氣,他說,皇帝不怕,你只要親征,叛軍指日可滅。

“噢,我親征,那你呢?”

“我留在京城替你看家啊。”

漢景帝的心裡是一萬頭草泥草奔過,你出的主意,出事了,讓我親征,你在後面?到底這天下誰是大爺?於是, 晁錯的結局是:“衣朝衣斬東市”

這裡有個春秋筆法,什麼叫衣朝衣斬東市呢?就是穿著工服被殺的。為什麼呢?

因為殺之前,漢景帝沒有審判,而是以上班商議事情的由頭把晁錯叫過來,進了宮,直接進宮左拐,拖出去斬了。

冤,實在是冤啊,晁錯的一生,為國為民,他是有犧牲精神的,但是,卻因為能力的侷限以及性格的不足,導致這樣一位一心辦好事的官員丟了性命,而且大家拍頭叫好,“世人皆曰可殺”,成了漢朝的公敵。

這找誰說理去?


腦洞歷史觀


“對的,就對嗎?“

晁錯,絕對是忠臣,不提削藩,他仍可養尊處優錦衣玉食。他又有大智慧,削藩,可以說已是燃眉之急。

但所謂成功,僅有某一個兩個優勢是不夠,而失敗,有時僅因一丁點兒瑕疵甚或一個口誤,就能慘到落花流水萬劫不復。

晁錯的慘敗,在於他的恃才傲物過度膨脹,朝堂之上,除了皇帝,他眼裡再無一人。可以想象,興他忠臣就不許別人也忠臣?而他應該就是這樣想的,唯我獨尊剛愎自用。把朝臣得罪個精光,在他落難時候自然也就連同情也休想得到。其中袁盎力主殺之,是因為之前他提議殺過袁盎。袁盎是否是否真就該殺暫且不論,這時候的袁盎簡直成了自保。

想想項羽,不也是毀於無以復加的剛愎自用麼?“他真是英雄,所以再也容不下英雄“。

晁錯的教訓該提醒我們:任何人都該懂得敬畏謙卑,哪怕你宣讀的天音,也別用冰冷語調!


咱是好人


晁錯,以削藩聞名,但其也因削藩而死。晁錯在漢文帝時期就曾多次提出削藩和改革法令,但是卻沒有被漢文帝採用。當然雖然漢文帝沒有采用晁錯的建議,但也還是欣賞晁錯的才幹。主要的是當時太子劉啟很認可晁錯的建議。


當漢文帝駕崩後,太子劉啟登基為帝,是為漢景帝,晁錯受到漢景帝的重要,因此晁錯也得以能經常和漢景帝單獨在一起商討國家大事,而漢景帝對晁錯的建議也多是採納。之後晁錯被漢景帝升為御史大夫,其地位越來越高。

由於當初劉邦除去異姓諸侯王后,又封了很多劉氏宗親為諸侯王,以至於到後來諸侯王尾大不掉,諸侯們的勢力很大,特別在漢景帝時期,漢景帝深受諸侯們的威脅,因此他也很想消除來自諸侯們的威脅。

之後晁錯就向漢景帝提出削藩的建議,晁錯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漢景帝於是命大臣們商討此事,然而由於當時晁錯深受漢景帝的恩寵,所以多數人都不敢反對,特別是漢景帝那時也是想削藩的。

於是漢景帝下令削藩,因為晁錯提出削藩和更改法令,所以當時諸侯們不僅非常反對,而且對晁錯非常怨恨。

晁錯削藩不僅他本人是冒著很大的風險,就連當時的朝廷也冒著很大的風險。最終因為削藩發生了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開始的時候諸侯勢力很大,漢景帝無奈,出於當時利害關係,為了爭取到時間,為了讓叛軍失去反叛的旗號,於是決定犧牲晁錯。最終晁錯被誅殺。

晁錯曾經師從法家學說,他削藩和更改法令,就可以看出他的理念。法家人物特點就是嚴厲、剛正、苛刻、心狠,晁錯就具備這些特點。因為這些,他不僅因為削藩招來很多人的怨恨,而且他和很多大臣的關係也處的不怎麼好。

不過晁錯是因為削藩而死於削藩,但卻是一個為大漢深謀遠慮、奮不顧身之人。


中孚鑑


文史頻道第14期之“智囊晁錯


晁錯是西漢景帝劉啟的大臣,官至御史大夫,是漢景帝的寵臣和智囊。

歷史上的晁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張朝廷嚴格刑法,進諫削蕃以鞏固中央的政權。

漢景帝二年,晁錯再次進言,陳述諸侯王的弊端,他建議先收回吳王劉濞的封地。

漢景帝主張無為而治,施行了道家的學說治理國家,對晁錯的《削蕃策》猶豫不決。

晁錯說:“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吳王劉濞對朝廷的旨意陰奉陽違,漢景帝早就對諸侯王不滿,削蕃顯得非常及時。

漢景帝覺得晁錯的話有道理,於是下令削蕃。

削蕃的消息傳到諸侯國,以吳王劉濞以清君側為名,起兵造反,史稱“七國之亂”。

當時的晁錯勸告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

漢景帝沒有采納他的建議,而是聽信了袁盎的計策。

袁盎說七國之亂,始於晁錯,只要殺了晁錯,七王之亂自然平息。

漢景帝為了安撫諸侯王,殺了晁錯。

七國之亂並沒有平息,反而越來越兇。

漢景帝無奈之下讓周亞夫,竇嬰和酈商出兵平叛,七國之亂很快就平息。

筆者覺得晁錯死的夠怨的,他一心為了大漢天子,卻成為了大漢天子平息眾怒的工具。

晁錯是一個大公無私的人,但他的德行並不能擔當起削蕃的重擔,導致最後死於非命。

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對晁錯的幾句評價較為客觀,也可以看出晁錯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晁錯為家令時,數言事不用;後擅權,多所變更。諸侯發難,不急匡救,欲報私仇,反以亡軀。語曰“變古亂常,不死則亡”,豈錯等謂邪!

喜歡的點個關注唄,或者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文史頻道


晁錯是一個個性剛硬、情商較低、學術精湛的卓越政治家。

晁錯早期是通過治法律起家,所以個性偏向剛正強硬,一步入官場就被漢文帝看中,極快的做了太子舍人(就是太子的近臣),起步快且未有大挫折所以性格就愈加剛硬。在後期爬升中得罪了很多人,比較著名有申屠嘉、袁盎等,除了少數死亡的大都居於實權高位,晁錯幾乎是舉世皆敵了。

晁錯這個人學術精湛,可以說是學貫儒法。晁錯是通過學法律出身的,後來又被派去學了(尚書),學問兼具兩派之長。後來晁錯做了(論貴粟疏)、(言兵事書)等大量政論性文章,(漢書藝文志》有“晁錯三十一篇”之說,可惜未全部流傳下來。

晁錯憑藉著才能做了太子舍人,後來被漢文帝和漢景帝歷遷門大夫、太子家令、內史,最後更是被提升到了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職位。在此期間他主張移民實邊、削藩,為漢朝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那一刻的對望


晁錯是一個改革家,受到漢景帝重用。提出屯田固邊、削藩等有利於富國強兵、鞏固中央集權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得到了漢景帝的賞識和大力支持。但改革措施卻觸動了既得利益階層的利益,尤其是削藩令更是激起了各地藩王的不滿。於是發生了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之亂。他們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名義發動叛亂,為了儘快平息叛亂,漢景帝無奈之下只好那晁錯開刀,殺死了晁錯。


烹煮歷史


高智商:明確指出藩王做大的危害,提出削藩的建議。低情商:遇事不冷靜,易得罪同僚吧。與文帝時期的賈誼類似,算是死的很可惜的文人,是西漢時期的一個損失。


黃小邪428


晁錯大知識分子,被派去學習了快要失傳的尚書,而被劉啟重用。邊陲屯墾戍邊,削減諸侯國,等各項建議都很好,利於長遠。只是做事急躁,遇事不沉著冷靜,得罪同僚太多,反送性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就這樣吧!


貪嗔痴慢戒定慧


他實在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驅之的大智囊,而非一心只謀個人福利小聰明之人可比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