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用什麼樣的方法打敗了項羽?

尛乂丨耐泰達


戰略上分化項羽力量,分權韓信、英布、彭越。戰術上誘敵深入合圍項羽,利用心理戰瓦解項羽軍心和項羽本人信心,從而一舉擊敗項羽。從統帥性格分析:劉邦知人識人會用人懂利用人材,不拘小節懂分權。項羽惜權如金,氣量狹窄,兒女情長。史記曾說項羽封侯時把一個印章邊角都磨平了都捨不得授與屬下,試想誰願跟這樣的大哥混呢?而劉郎逃命時連親屬都會丟棄,用人時封王封侯毫不猶豫。這樣的梟雄豈是項羽可比的呢?


專注很難


因為打敗項羽不是個單純的軍事問題,這是個政治問題。也不是劉邦一個人的問題

為什麼十大元帥裡是陳毅而不是粟裕?

順便貼一段之前的舊文,作為對韓信如何打敗項羽的詳細描述:

楚漢五年八月,也就是公元前202年,楚漢約定以鴻溝為界,各自退軍休戰。

項羽如約歸還太公、呂后,不到一個月,劉邦就背約擊楚。

十二月份,垓下會戰正式打響。

垓下古戰場在安徽省靈璧縣,是睢水至洨水(今沱河)之間的開闊平原地區。 戰爭打響時已經是冬天,這裡河川縱橫,沼澤遍佈,極不利於楚軍驕悍的騎兵展開運動戰。

項羽當初正是因為將少食盡,才不得不同意停戰,隨後的計劃則是就食於淮北。不想劉邦中途背約,將敵軍逼到這種極不利於展開的地方。

雙方兵力上的懸殊也比較明顯。漢軍說動各路諸侯,湊集了號稱30萬的大軍,以韓信為統帥。

反觀項羽,只有10萬人馬,將領損失更加嚴重。 顯而易見,有利於漢軍進行大決戰的最佳時機到來了。

軍事部署方面: 淮陰侯將三十萬自當之,孔將軍居左,費將軍居右,皇帝在後,絳侯、柴將軍在皇帝后。 韓信自領中軍,孔、費為左右翼,劉邦及周勃諸人在後。

戰爭打響後,韓信領前軍主動攻擊,誘項羽過來,對方迎上後,敗退收縮。

項羽當即跟進,此時孔、費所領的兩翼軍馬突然出現,左右夾攻,原本退卻的韓信也再次迎上,將項羽所親自率領的前軍包了餃子。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了史記裡所描寫的那一幕: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漢軍,諸侯軍,“圍之數重”。

請注意,此時楚軍大部尚有10萬人馬,即便是處於1:3的劣勢,這麼一大坨坨,挖坑活埋還得費功夫挑地方,不可能那麼快就被漢軍全部消化掉吧? 更何況楚軍驍勇異常,打硬仗是出了名的,當年鉅鹿戰場上九戰九捷,嚇得各路人馬叫爸爸,就憑這一路的光榮業績也是虎死不倒威。

再者說,垓下被圍之前,也一直是順風局,士氣正旺著,怎麼可能說沒就沒了呢?

這裡有大陰謀。

顯而易見,被韓信引誘、幷包圍的,只是楚軍的前敵總指揮所。

項羽自領追擊的這部分人馬,被圍住了,被和大部人馬隔離開了。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韓信才動用了昔日“將士歌思東歸”的靈感,讓漢軍們唱起了楚歌。

“兵少食盡”的基本現實,是項羽非常清楚的。他清楚自己出發的時候領了多少人,消耗了多少人,應該剩下多少人。 他知道這時候自己周圍的楚兵,不應該有很多。

這種情況下,突然聽到到處都是楚歌,這絕對是反常的,絕對是超出自己心理預期的! 我只帶了一部分精兵,還損失了很大一部分,怎麼這時候又突然冒出這麼多楚軍來了?

只有一種解釋。

大部隊已經打散,能逃走的都逃走,沒逃走還活著的也都被俘虜,自己統共就剩下這麼多人了。

而這,就是韓信想製造的錯覺,也是摧毀項羽心理防線的真正原因!

以為漢盡得楚地,項羽乃敗而走,是以兵大敗。 項羽心理崩潰,敗北而走,隨後才有了“兵大敗”。

因此,垓下歌的攻心軟肋,不是思鄉情懷,而是項羽“全軍覆沒”的恐懼心理!


橫店龍套演員超Sir


首先正的方面:1.有穩定的後方,關中千里,土地肥沃,三面秦嶺,易守難攻。一面環水之上游,順以擒賊,所以此真帝業之都也。而項羽則不然,彭城地方狹窄,四面受敵之地,沒有穩固的後方,敗則難以重新開始。劉邦每次打敗之後蕭何馬上就能從漢中重新組織兵力源源不斷的輸送。

2.用人方面氣度恢宏,不拘一格。其所用陳平三易其主,盜嫂受賄,雖其人格低劣,擅長見風使舵,但其智計甚高,又兼從項羽那邊逃過來的熟悉那邊的情況。商之興也,伊尹在夏;周之興也,姜尚在殷。所有劉邦唯才是舉韓信是也。招降納叛,季布是也。

3.借勢的能力。卿子冠軍宋義被殺,懷王被放逐而被殺於江邊。而劉邦對他們有什麼感情呢?但是卻藉助為他們報仇的名義披麻戴孝,列其十大罪。指責項羽的不仁不義,天怒人怨,號召全國群起而攻之。為什麼義帝這麼的一張號令天下的好牌,卻被反而成為了項羽的束縛,而曹操卻能借獻帝之名義肅清寰宇,排除異己,唯我獨尊,二代而得至尊寶位。故而范增可殺也,項羽猜忌之心早生而於陳平反間計不過爆點耳。

奇的方面:

1.出爾反爾。出爾反爾可能是張良最擅長的招式了。其一破秦關,其二打齊國,其三滅亡項羽。張良都是採用的是先和談,何談成功之後別人毫無戒備,劉邦直接就殺過去了,都獲得了大的勝利。垓下悲歌這個最終悲劇其實還是始於相信別人,相信就會給別人傷害你的機會。雖然項羽當時處於弱勢要不是親信別人的話他的人質還在況且也不會這麼快的失敗。雙十協定簽好後立即撕毀開始內戰,可惜ZG早有準備,可見學習歷史可以讓人避免很多坑。

2.釜底抽薪。釜底抽薪所要達到的最好效果就是獨夫民賊。這就是統戰的牛逼之處。不管是栽贓嫁禍斷其歸路,暴利引誘讓其自判,謠言中傷等等。這就是不戰而勝,就是以最小的代價擊敗敵人的方法,也是種蠱術和同盟術的運用。兩者一正一奇,一陰一陽,互為表裡,可謂至道也!


小川談國學


楚漢戰爭後期,形成了以劉邦為總司令兼任中路軍司令,韓信為北路軍司令,英布為南路軍司令,彭越為敵後司令,四個細分戰場的總體戰略。

以劉邦為誘餌吸引楚軍主力,其餘三軍剪除其側翼,最後合圍。

而項羽計劃用中路突破擒賊先擒王的策略,破壞敵包圍圈。

劉邦且戰且退,當項羽追到鞏的時候,楚軍主力再也無法西進,劉邦堅壁清野以城固守,項羽的中央突破戰略失敗,發現其側翼漸失,大為恐慌。

項羽再次改變策略,中路改為防守,回援其大本營,結果中路又被劉邦擊潰了,先前的效果全部丟失,項羽在攻中路,大本營又被彭越和盧綰、劉賈端了,最後項羽被幾路大軍合圍,自己帶著少數部隊突圍,漢軍追擊,項羽的軍隊越戰越少,最後被斬殺在東城。

圖為戰爭簡易圖,方便理解,不做標準



az2777


咱毛爺爺的一句話,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老劉知道小項是兵神,正面對打肯定啃不過,想象一下小項3萬精兵,晝伏夜行,直接到戰場把劉邦10幾萬大軍幹趴了。老劉龜縮在城裡,他老爹被小項吊起來要煮著吃了,還不敢出來喘口氣。 最後給韓信、彭越、英布封王建地,才拉攏了大家一起,幹趴項羽。兵仙韓信的十面埋伏,可不是吹的啊。


wangliapa


劉邦和項羽打只贏了一次,項羽和劉邦打只輸了一次。


人生的天梯


秦律嚴苛,高祖約法三章,相比之下那是地獄到天堂。項羽是坑降卒、屠咸陽、殺子嬰、燒王宮,只能讓人覺得比秦更殘暴。


童趣123456



賽麥大弘


去問韓信。成功問韓信,失敗問諸葛亮。


恆大9


劉邦用實力打敗了項羽:比項羽會用人,比項羽會審時度事,格局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