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嚴峻經濟形勢,劉世錦認為,中國經濟未來的五個新的增長點

面對嚴峻經濟形勢,劉世錦認為,中國經濟未來的五個新的增長點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預計,今後兩年經濟增速將維持在6%以上,2020年以後會下降到5%-6%之間,或5%左右,“這符合規律的變化”。

“基建、房地產投資、汽車等重要工業品,包括出口,都已經出現了歷史需求峰值,目前正在尋找低速增長的均衡點,潛力有限,效益下降,靠不住了。”劉世錦認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來源有五個:

第一,低效率部門的改進。他提出了兩個典型領域,一是基礎產業領域,由於行政性壟斷帶來的低效率、高成本,像能源、物流、通信、金融、土地五大基礎性成本過高,就是由此產生的。這也是供給側改革降成本的重點。再一個領域是城鄉之間土地等資源要素不能充分流動帶來的多方面的問題,抑制了很大的增長潛能。

第二,低收入階層的收入增長和人力資本提升。

首先,有利於擴大內需,更重要的是提升這部分人的人力資本。

第三,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升級,這是中國經濟需求增長的常規動力。這方面最值得重視的是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發展。

第四,前沿性創新。特別是在數字經濟領域,數字技術領域,中國具有消費市場巨大、產業配套比較完整、易於形成商業模式和實用技術等優點。

第五,綠色發展。他強調,綠色發展包括但不限於汙染治理和環境保護,能產生巨大消費創新和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是一種新的發展模式。

面對嚴峻經濟形勢,劉世錦認為,中國經濟未來的五個新的增長點


劉世錦認為上述增長來源有三個特點:

第一,對市場經濟制度、質量的要求都很高,“半拉子的市場經濟是沒法適應的”。所以,“必須下決心解決市場經濟建設中的卡脖子問題。”

第二,雖然也會有一些熱點,但是像以往基建、房地產、汽車等大容量的支柱產業基本上看不到了,增量更多的是以普惠的方式呈現。

第三,增長大部分都是慢變量,很長時間的努力未必見到很大的成效,立竿見影的情況不多了。

劉世錦認為,如果過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長是吃肥肉,進入中速平臺以後的高質量發展就是啃硬骨頭,必須明確一點,我們講的高質量發展其實也是一個高難度增長。

“我們現在要真正利用好這五大增長來源,必須下決心實質性地推動改革。具體來講還是按照十九大講的,就是產權保護、要素市場化為中心,但是要突出重點,主攻土地、國資、國企行政性壟斷行業、服務業開放、金融財稅社保等領域的改革,

把十八屆三中、五中全會和十九大文件關於相關改革的論述落到實處,就會有很大的進展。

面對嚴峻經濟形勢,劉世錦認為,中國經濟未來的五個新的增長點


劉世錦還強調,全面清理和改革政府管理產業和企業的方式,要從過去制定計劃經濟色彩比較強的規劃,製造尋租機會,切實轉變到建立和維護公平市場秩序的平臺上來。

“如果咱們的政府部門確實比企業知道的多,你可以通過發佈信息,預測和研究成果來引導社會預期”。

在談到改革的目標時,劉世錦認為應該提出建設高標準市場經濟的目標。一方面是適應國內“高難度增長”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適應全球市場經濟體系競爭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