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錦:中美日本歐盟走向自貿區零關稅是大概率事件

訊“第五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於2019年4月14日在北京舉行,論壇由全球化智庫(CCG)和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CAFIEC)、聯合國駐華代表處(UN China)聯合主辦,主題為:聚焦全球化4.0和中國在其中的作用。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CCG顧問劉世錦出席並演講。

劉世錦稱,現在全球化雖然遇到了一些挫折,但他也認為全球化有足夠的韌性。他認為,中國、美國、日本、歐盟這幾個大的經濟體最後走向自貿區零關稅,是一個大概率事件,“當然這條路很難走,時間可能也很長。”

以下為實錄:

劉世錦:我們看到全球化遇到了一些挫折,我想特別強調的就是全球化的韌性。其實中美貿易摩擦有一段時間了,我們看到最新的統計數據,中美貿易其實還是相當不錯的。另外,中美貿易談判現在看起來還是有很大的可能性達成協議,雙方都有這個意願。為什麼?因為有共同利益。而且中美之間的關係,是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全球化最重要的成果。這兩大經濟體佔到了全球經濟總量的40%,所以不是縮小,更不是放棄,而是擴大這種利益,符合兩個國家,也符合全球的根本利益,我想這就是全球化的力量。除此之外,WTO的改革看來勢在必行。另外除了中國和美國之外,日本、歐洲或者歐盟,這幾個大的經濟體最後走向自貿區零關稅,我覺得可能是一個大概率事件,當然這條路很難走,時間可能也很長,但是方向看來也很難改變,這是國際層面。

從國內來講,我們正在經歷著由高速增長向中速增長的轉變,傳統的增長動力,比如像基建、房地產、出口基本上已經越過了歷史需求的峰值,他們對中國經濟的存量很重要,但是增量上已經是貢獻很小了。

中國下一步的增長大概有五大增長來源:第一是低效率部門的改進;第二是低收入階層的收入增長和人力資本的提升;第三是消費結構和生產結構的轉型升級;第四是前沿性的創新;第五是綠色發展。這五大新的增長來源都對體制提出了比過去更高的要求,就是我們一些體制的“卡脖子”問題不解決,這些新的增長來源很大程度上是你看得見而摸不著。

回過來講,中國下一步其實我們在國際和國內都遇到了很多挑戰,都需要我們的體制往前走一步,我想中國下一步應該是提出一個新的改革目標,就是建設高水平的市場經濟。最近國際談判中間談到一些結構性問題,其實和我們國內的結構性改革是有契合之處的,其中包括公平競爭、國資地位問題、知識產權保護、產業政策、補貼問題、勞工保護、環境保護等等問題。這些改革並不是別人讓我們改的,是我們中國自己要改的。大家去看看,從十八屆三中、五中全會到十九大文件,其實這方面已經提出了改革的目標重點,包括路線都有。所以下一步關鍵是把這些改革能夠落實到位,這樣中國就能在建設高標準的市場經濟方面邁出實質性的步伐。這樣的話,我們也就能夠在應對國際國內的挑戰中間贏得主動。

我就談到這裡,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