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錦:降槓桿需轉變政績評價機制

中新網北京11月11日電(記者 陳溯)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10日就如何降槓桿發表觀點。

在當天召開的北京大學中國財富管理論壇暨中國式財富管理研究院成立儀式上,劉世錦表示,正確地去槓桿應當是在穩槓桿、穩正常經營的同時,著力解決高槓杆背後的體制政策問題,由過度擴張模式轉向穩健或謹慎經營模式,提升效率,逐步將槓桿率降低到一個合適水平。

在劉世錦看來,體制政策改革、循序漸進是去槓桿的兩大要點。

劉世錦表示,國際經驗表明,槓桿變動具有長週期特徵,降槓桿可能需要十年或更長時間。如果只是力圖在短期內把槓桿率指標降下來,不抓必要的改革,或者像有些地方那樣過多采用行政性辦法降槓桿,很可能達不到政策初衷,事與願違。比如由於政府信用支撐,最應降槓桿的地方政府和國企反而承壓能力強,民企受到更大沖擊;“一刀切”的降槓桿,引起信用收縮,會影響正常經營。

他指出,當前高槓杆背後有複雜的體制、政策原因:追求過高增速的政績評價體系;政府與國企的預算軟約束;金融、房地產泡沫刺激的過度擴張;企業融資結構、治理結構的缺陷等。這些問題都需要通過深刻的改革、需要金融創新來改變。

劉世錦建議,要把經濟發展切實轉向高質量發展,相應轉變政績評價機制,打破長久以來存在的地方政府和國企的預算軟約束;深化金融改革開放,打開更多為民營經濟、中小企業、實體經濟服務的通道。

“金融體系特別是正規金融系統,對民營經濟的支持力度要與民營經濟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相適應,比如銀行系統對民營經濟提供信貸服務的比重至少應當達到50%以上。”劉世錦還表示,可考慮增加發行低成本長期建設國債,為政府公共產品和服務提供資金支持。

劉世錦表示,降槓桿既是戰略,也是藝術,要在深層改革與短期平衡、打破剛性兌付與避免大範圍風險找到平衡,對其長期性、複雜性應有足夠準備。日本經驗表明,既要防止短期過度緊縮導致增速過快下滑,更要防止貨幣“放水”使降槓桿半途而廢,長遠眼光、戰略定力尤為重要。(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