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草入篆,篆書筆法的繼承與發展

現如今,隨著“書法熱”的升溫,人們對書法的瞭解越來越多,對書寫的興趣越來越大。

篆書的高古、隸書的厚重、楷書的法度、草書的奔放自由……不同書體有著各自的氣質,吸引人們去探索和創作。

在明代,行、草書成就突出,篆隸名家甚少,但一些書家嘗試以行、草書筆意入篆,另創新格。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明代晚期趙宧光的“草篆”。

以草入篆,篆書筆法的繼承與發展

趙宧光書“群芳競秀” 作者供圖

草篆,即草率、急速寫就的篆書。

明代趙宧光為周之冕的畫冊題寫“群芳競秀”四字,均以行草筆意入篆,結體勻秀,舒展大方,線條流動,為其“草篆”佳作。

以草入篆,篆書筆法的繼承與發展

趙宧光

趙宧光一生致力於古文字學研究,且工於篆書和篆刻,他在掌握篆書結體、用筆之後,師其意而變其形,擺脫“玉箸篆”圓轉勻細的筆畫,將自由變化的行草書筆意入篆,行筆較為輕快流暢,轉折和接筆之際,提按筆勢顯露,或筆斷而勢連,一改過去傳統小篆之古雅、勻整、渾穆,而易之以圓活、流利、勁健。

以草入篆,篆書筆法的繼承與發展

趙宧光 草篆《綦母潛詩句》 120cm×31.4cm 上海博物館藏

由於趙宧光的“草篆”線條過於隨便,結體也不勻整,有的字重心不穩,“用筆只求飛動,難得沉著,稍嫌浮滑,使篆書創作走向了極端而步履維艱,成為不可無一,而不可有二的書家”。

明代陶宗儀謂其“創作草篆,蓋原《天璽碑》而小變焉”。但《天璽碑》是以隸書筆法寫篆書,而趙氏是用行、草書筆法寫篆書,字形、結體、筆法諸方面皆有差別。

以草入篆,篆書筆法的繼承與發展

趙宧光 草篆《杜牧七絕詩》軸 105.1cm×46.6cm 南京博物院藏

趙宧光之子趙均《篆書五絕詩》,結體較勻整,線條較趙宧光勁健沉著,常帶有飛白,但美感遜欠,仍未臻佳境。

繼趙宧光之後的傅山,其《草篆夜讀三首之一》《篆書五律詩》,也是以草書筆意入篆,結體自由舒展,線條活潑勁健,並有正欹、剛柔、疾徐、粗細、疏密、濃淡等種種變化,得生動流暢之致。但其線條或失之匆促,或失之軟疲,有的結字則過於隨意。

以草入篆,篆書筆法的繼承與發展

傅山《五言詩篆書軸》

清代乾隆年間的書家楊法,其《篆書五言律詩》也嘗試以行書的筆意入篆,結體隨意,變形誇張,用筆輕重疾徐,多有變化,線條或細如遊絲,或凝若屋漏,或流動若水,起筆取勢順逆互見,轉折處以圓筆為主,方圓兼用,追求一種裝飾意味。但總的來說,結體不勻,線條失之浮軟,美感遜欠。

以草入篆,篆書筆法的繼承與發展

楊法 《篆書詩軸》 185.7cm×61.9cm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莫友芝《篆書節錄諸子語》,筆畫帶有行書筆意,婉轉流暢,生動自然,結體、線條較勻整,偶有粗細、疏密等變化,基於秦小篆而能化之,為清中晚期篆書佳作。

沙神芝《篆書十一言二句》,以行書筆意入篆,但結體隨意,線條或顫抖生硬,或狀如荊刺,尖銳出鋒,或軟散無力,過猶不及。

以草入篆,篆書筆法的繼承與發展

莫友芝《篆書耀此納我八言聯》 184.2cm×32.4cm×2 故宮博物院藏

王雲《篆書七言聯》,結體為小篆,參以隸意,橫畫末筆或回鋒,或虛回,或輕微出鋒,略見波挑,似為偶作,風格遠未成熟。

而陳鴻壽的篆書《五言對聯》,結體融合篆隸,用筆系將筆鋒壓扁,遲澀行筆,線條老健,頗存古意,則為篆隸合一、熔鑄諧和之佳作。

以草入篆,篆書筆法的繼承與發展

陸維釗 《心畫篆書軸》 136cm×69cm 1959年 陸維釗書畫院藏

明清兩代,以行、草筆法、筆意入篆者,不乏其人,而精善者寡,但影響甚遠,如現代書家陸維釗的篆書變法。陸維釗篆書結體、筆法熔鑄行、隸,結體勻美,線條流勁,姿態生動,古雅同臻佳境。

明代以降至清代,篆書藝術不斷變革,終臻繁盛,原因是多方面的:城市經濟發達及工商業的迅速興起,催生了特殊的城市文化,王陽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心學論題的廣泛傳播,解放了藝術家的思想。

書家不再滿足於李斯、李陽冰的篆書成法,他們不斷嘗試、不斷創新,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狂飆突進的變革潮流。



內容選自《書法教育》2018年第5期

《嘗試與突破——明清時代篆書的藝術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