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为何不堪一击?因为梁小龙这样的人太少了

中国功夫为何不堪一击?因为梁小龙这样的人太少了

在很多中国人的心里,“东亚病夫”这个词,并非来自历史课本,而是一部电视连续剧。

八十年代风靡大陆的电视剧《大侠霍元甲》,里面有一个振奋人心的片段:陈真一个飞腿,将“东亚病夫”的牌匾踢的粉碎。

那个牌匾是日本浪人送来的。

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当时一大批日本浪人瞧不起中国人,认为中国人都是东亚病夫,不堪一击。可是,不行就不行吧,明明已经认为中国人不行了,这些日本浪人却偏偏很贱,还是要来不断的挑衅中国人,动不动就拉着中国人要比武,如果中国人不奉陪,他们就要打中国人,顺便砸中国人的东西……

在这个时候,霍元甲和陈真,这些中国武林界的代表就站出来,靠着一拳一脚的把那些日本浪人打翻在地,让日本人见识了什么是中国功夫,也让中国人有了团结奋起的信心。

当时这两个连续剧,《大侠霍元甲》,《陈真》的播出,在大陆一度掀起练武强身、保家卫国的热潮,很多武术学校,民间武馆也是从那个年代开始兴起的,而且当时刚刚改革开放,借着经济热潮,各种无数流派风起云涌,各种功夫切磋交流繁多,一时间神州大地,遍地都是武林高手……

另外,中国传统功夫历来重视“内功修行”,气功也是在八十年代开始炙手可热,而且那时候的气功非常邪门,很多都是特异功能,一时间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诸如耳朵听字,隔墙猜物的民间大师,代表人物是王林大师,王林大师多厉害?他可以用指间真气杀人于千里之外。

不过这个没有验证过,因为大师说了,杀人是犯法的。

中华武术内外兼修四十年,泱泱大国十几亿人口,肯定是人才辈出,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应该是世界级别的高手吧?

不过,还没出去比试,“皇帝的新装”就开始穿不住了。

这几年仅仅在国内切磋,国人就发现了很多“不对头”。

2017年,是武术界比较热闹的一年,因为屡屡被人踢场子……不过这些来踢场子的可不是日本浪人,而是中国现代格斗界的代表。

在这一场场拳拳到肉,腿腿见血的实战对决中,传统功夫被现代格斗打的找不着北。

例如:某著名太极宗师终其修炼半生,和现代搏击拳师过招,十秒就被打倒!

例如:某著名传统功夫家“苦练修行”二十载,上擂台后还没摆开架势,就被练散打的小子暴揍成大花脸!

中国武术真不行了吗?

或者,中国武术从来就没行过?

面对全国一片质疑,中国武术功夫界的专家们急急忙忙出来辩解。说什么中国武术讲究的是个人修养,强身健体,而非争强斗狠,伤人身体。

可没人信服,既然这样直接叫艺术体操就是了,为什么要叫中华武术?

这些跳出来辩解武术“专家”没有一个靠谱的,武术最终还是靠打出来的,要是靠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出来,那还能叫武术?

所以,并不是中国武术不行了,是人不行了。

什么样的世道出什么样的人。

霍元甲和陈真成长的时代,从清朝末年跨越到民国初年,清廷崩溃,军阀混战,外国势力横行中国,百姓备受欺压……一旦时代不行了,国仇家恨之下,民间英雄豪杰必然风起云涌。

古代有句话,学得好武艺,卖与帝王家,古代的习武之人并非像武侠小说里面的那样潇洒自在,东游西荡闲云野鹤,兜里有花不完的银子……实际上一介武夫,武功再怎么高深,最终还是要职业化,只有搬砖才能养家糊口。当兵的当兵,押镖的押镖,看家护院的看家护院,受气了被排挤了,一怒之下还可以落草为寇占山为王……

冷兵器时代,那个时候的武术纯粹是一门手艺,一种谋生的方式,和古代的所有技艺一样,学艺很苦很变态,都是往死了去练,犯点小错,徒弟就被师父往死了打……

非得这样苦练不行,否则将来不管是当兵还是押镖,技艺稍差就会小命不保。

中国几千年历史积累下来,武学造诣必然高深。像有些人说“中国武术不是不行了,是从来没行过”,那是因为他们都是门外汉,并不懂什么是中国武术。

当年香港连续剧《大侠霍元甲》、《陈真》为什么能在大陆达到万人空巷的地步?不只是剧本写的好,人物演的好,还因为里面确实有“真功夫”,不是“假把式”。

在《大侠霍元甲》里面,“病恹恹”的主角霍元甲真正的武打情场景并不多,而且霍元甲很快就病倒,真正能打的,让观众看着过瘾的就是梁小龙饰演的“陈真”,而且在后一部《陈真》里面,梁小龙更是将自己的深厚武打功底如数展示给了观众。

连续剧中,“陈真”的腿功已经练到变态的程度,只要遭遇敌人很强大,他就会甩出一连串的飞腿进行连环绞杀,呼呼的电风扇一样的让敌人彻底崩溃……

梁小龙为何会有如此之高的武功造诣?

小时候的梁小龙先跟随自己叔叔学习了少林北派腿法,然后跟其他武师学习了咏春拳,还跟日本空手道黑带高手山口刚玄学习了十年的空手道,另外,这个武痴还不满足,还学会了泰拳和朝鲜拳,他是见什么就学什么……

但无论怎么学怎么发展,梁小龙的武术根基是少林北派的腿功,仅仅一个马步他就一丝不苟的练了三年,这也就是为何他有一双“无敌腿”,只要他飞腿一抡出来,谁也打不过他。

吸收了中外百家之长,融会贯通,梁小龙形成了自己的练功方法和套路,独创一套“洪拳”,配合自己的“神腿”甩转,一次可以同时击打十几个人。

因为性格耿直,梁小龙不免要得罪人,曾经在香港自己的武馆的楼梯间,十几个黑社会成员埋伏于此,持刀砍杀梁小龙,在遭遇偷袭,还是手无寸铁的情况下,梁小龙打翻一众人马,全身而退。

当然,梁小龙不是神,要说不受伤,也是不可能的。年轻时的梁小龙在街头打架不下百次,多次性命之忧,最后都靠高强武功全身而退。他一身的伤疤累累,多数都是街头的地痞流氓给他留下的。

不过,甭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和真正的武林高手一样,梁小龙身怀多套不同流派的武林功夫,却并不愿扯入门派之争。实际上,他自己也说过,他更倾向于和“师父”霍元甲一样,无门无派。

类似的大侠,《笑傲江湖》里面也有一位,就是令狐冲。

同样的武艺高强,同样的无门无派,不爱组团争名夺利,欺负弱者,只愿独善其身,除暴安良。

像梁小龙当年拍戏,一部二十集的《霍元甲》,仅仅三个月拍完,连续剧《陈真》也只是拍了三个多月而已。都是一边写剧本一边拍,那些武打场景根本不排练,直接拍,武打全都是即兴发挥,当然也有的发挥,因为本来就是现成的,打就是了。

梁小龙刚进演艺圈的时候并不是武打演员,是从最底层的替身开始做,当替身的时候,从火车上往下跳,疾驰的烈马撞过来他要迎上去……都是真真实实的,没有事先的设计也没有针对性训练,也没有安全员告诉他应该如何避免风险,如何避免受伤,如何避免丧命,完全要靠梁小龙自己的感觉,感觉应该怎么避开,怎么做到幸存下来……后来撞的越来越多,也就熟悉了,变的自信了,然后继续跳继续撞。

在70年代初期,吴思远拍了很多动作片,吴思远当时是个大导演,但也很无情,梁小龙为他做了很多赴汤蹈火的事,光危险的动作就数不清的一箩筐,比如被汽车撞,吴思远要出新花样,要创造“史无前例的效果”,这是啥效果呢?就是整个人要被汽车撞的飞起来……没人敢干,看到没人干,梁小龙说那我来干吧,于是他就干了……

其实对于被汽车撞这个场景,梁小龙什么经验都没有,被汽车撞了很多次,每飞出去一次,脚上穿的皮鞋都被撞裂开……渐渐的梁小龙知道了身体应该如何应对才不会受伤。

经过这一次,梁小龙被提拔为武术指导,因为在香港电影里,被汽车撞出来的“史无前例的效果”,他是第一人。

这种残酷的地狱磨炼,更是让一身武功梁小龙如虎添翼,打遍天下无敌手。

现在的那些武术大师们,经过逐一挑战,最终发现都是欺世盗名。

现在的武林风之类的商业电视秀,也代表不了中国武术的实战水平,因为那都是“表演”,都是事先有“剧本”的。

而梁小龙这样的真正有实力的武林高手,却因为各种原因被封杀,被雪藏,最终也只能“笑傲江湖”,浪迹天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