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和瓦剌的土木堡之戰,發生在哪裡?

蒙古國,這個大家都比較熟悉,位於亞洲中部,東、南、西三面與中國接壤,北與俄羅斯相鄰。在17世紀末,整個蒙古被納入大清的版圖,但是外蒙古於1921年在俄國的控制下獨立,即如今中國北邊的鄰居蒙古國。


明朝和瓦剌的土木堡之戰,發生在哪裡?


在成吉思汗時期,蒙古曾建立一個無比遼闊的大帝國,也就是入主中原的元朝。明朝取代元朝而立,對北方的邊防格外重視。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將徐達、李文忠等將數次遠征漠北,摧毀漠北所有的城池,包括北逃殘元的都城哈剌和林,即今蒙古國中部鄂爾渾河上游的哈拉和林。明成祖朱棣將國都遷往京師(北京),開啟天子守國門的模式,並數次親征大漠。


明朝和瓦剌的土木堡之戰,發生在哪裡?


茫茫大漠草原對農耕時代的明朝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因此明朝並未對大漠的胡人趕盡殺絕,只是修築長城,建九邊重鎮進行防禦。苟延殘喘的北元后來被韃靼取代,韃靼見大明強盛,就和明朝修好,接受明朝的赦封。蒙古各部又回到互毆稱雄的階段,瓦剌部逐漸崛起。

到了明英宗朱祁鎮(明朝第六任皇帝)在位的時候,瓦剌順寧王馬哈木的兒子脫歡和孫子也先已經統一瓦剌各部,實力達到極盛時期。


明朝和瓦剌的土木堡之戰,發生在哪裡?


1449年七月,瓦剌部也先以明朝宦官王振刁難其貢使、削減馬價等為由,兵分四路,大舉進犯明邊,明軍幾經抵抗,塞外城堡接連失陷。

挑起事端的王振是何許人也?王振乃蔚州人,蔚州是燕雲十六州之一,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即今河北張家口市蔚縣,距離北京直線距離約150公里。王振本落第秀才,眼看無出人頭地的機會,就想走捷徑,自宮了。進宮以後服侍皇子朱祁鎮,深得寵信。英宗繼位後,對他言聽計從,王振權勢日盛,使用各種卑劣手段黨同伐異,聚斂錢財。


明朝和瓦剌的土木堡之戰,發生在哪裡?


一身正氣的于謙進京見皇帝,因沒給王振帶禮物,就被其下獄判處死刑,後來河南、山西兩省官民進京請願,迫於壓力才免了于謙的死罪。瓦剌部進貢馬匹,王振不肯多給賞賜,還將馬匹價格砍去五分之四,這瓦剌部也先出兵犯邊提供了藉口。

明英宗朱祁鎮在王振的蠱惑下,不顧大臣勸阻,匆忙(一個星期內)率50萬(此數有不同說法,也有說20萬左右)大軍親征,一切軍務由不懂軍事的王振專斷。


明朝和瓦剌的土木堡之戰,發生在哪裡?


明軍到達大同,也先故意北撤誘明軍深入。王振欲繼續進軍,但是收到陽和等地的慘敗密報之後,驚恐之餘倉促下令撤軍,本已定下撤軍路線,經他老家蔚州(河北蔚縣)由紫荊關(河北淶源縣東北)回京。後來走著走著突然又改變主意,改由宣府過居庸關回京,據說是怕大軍毀壞他在老家的莊園。後有追兵的情況下,就這麼帶著大部隊來回奔波,蠢到什麼級別才能幹出這種事來?


明朝和瓦剌的土木堡之戰,發生在哪裡?


這還不算完,明朝大軍退至土木堡,王振竟然下令在無水的土木堡紮營,而不入懷來城,結果當天晚上就被瓦剌軍包圍。

土木堡位於今河北懷來縣境內,懷來縣東南約10公里的地方。懷來縣,位於張家口市東南部,和北京延慶、昌平、門頭溝相鄰,距離北京約100公里。懷來縣屬燕山山脈的山地地形,北部有燕然山、大海陀山,南部有軍都山、筆架山等眾多山峰,境內還有一個很大的水庫-官廳水庫。


明朝和瓦剌的土木堡之戰,發生在哪裡?


也先從土木堡西北方發動進攻,郭懋率明軍奮戰一夜,頂住瓦剌的攻擊。也先佯退並遣使詐稱議和,然後王振就下令移營,以狡黠著稱的王振竟不知兵不厭詐?瓦剌軍乘明軍亂哄哄地找水喝的時候展開進攻,明軍潰敗,死傷數十萬人。御駕親征的明英宗被俘,隨從大臣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幾十位文武大臣遇難,王振被憤怒的護衛錘殺。


明朝和瓦剌的土木堡之戰,發生在哪裡?


土木堡之戰明軍慘敗,不但損失慘重,而且大明王朝強大的形象大打折扣,造成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明王朝也從此開始由盛轉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