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百度成績不錯,但還有這些“攔路虎”要解決

要問無人駕駛誰最厲害,目前可能沒有答案,可要問無人駕駛監管誰最權威,那應該就是加州車輛管理局(DMV)沒跑了。

在DMV剛剛披露的《2018年自動駕駛接管報告》中,將達到披露標準的48家自動駕駛路測單位,技術實力一一曝光。這份報告不僅是無人駕駛技術實力的最真實反映,也直接反映出無人駕駛領域的心格局。

谷歌第一,百度第七,蘋果Uber墊底

持有加州路測許可證的公司一共有62家,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最後有28家公司向DMV提交了自己的接管數據。

接管數據,即自動駕駛系統出現了技術問題或安全問題,需要人類駕駛員接管汽車的情況。這項數據可以直接代表每個公司的技術實力,英里數越高,說明需要人類接管次數越少,自動駕駛技術越成熟,反之則是技術差。

下面來看看這28家公司的成績單。

無人駕駛:百度成績不錯,但還有這些“攔路虎”要解決

谷歌系公司Waymo依然是無法撼動的第一。Waymo的無人駕駛汽車每行駛11154.3 英里(換算下來是17846.8公里),才需要一次人為介入。

無人駕駛:百度成績不錯,但還有這些“攔路虎”要解決

北京到上海的直線距離大概是1062公里,也就是說,Waymo的無人駕駛汽車把這條直線跑將近9個來回才會出現一次人類駕駛員接管一次,這簡直是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好的不給別人留活路,幾乎是第二名——被通用收購的Cruise的2倍了。

作為第二名的Cruise,雖然成績被第一名幾乎套圈,但也足夠傲視群雄了。從數據上看,Waymo和Cruise已經站在了當前無人駕駛技術的金字塔頂端。

無人駕駛:百度成績不錯,但還有這些“攔路虎”要解決

中國公司的成績雖然不及這兩位,而且差距還挺大,但是也算得上大放異彩了。

Pony.AI排名第5,“中國谷歌”百度緊隨其後排名第7。這個成績從排名上來看已經相當不錯了,排名靠前,顯示出不錯的實力。但是從成績數值上來看,中國公司還需要再努力,畢竟排名第5的Pony.AI的1022.3英里(1635.6公里)與前面公司的成績還是有差距的,以這樣的實力想要在國際市場上分一杯羹還需再加把勁。

無人駕駛:百度成績不錯,但還有這些“攔路虎”要解決

這份報告最讓人意外的,就是墊底的兩家公司了。蘋果和Uber可以說在無人駕駛技術上徹底掉隊了,技術備受期待,結果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蘋果的無人駕駛項目取名為“泰坦”,名字相當霸氣。最開始這個項目是為了和特斯拉競爭新能源汽車,2017年開始轉向無人駕駛汽車。與名字“泰坦”不相匹配的是蘋果無人駕駛的慘淡成績,每1.1英里(1.8公里)就需要人為介入一次,從故宮南端的天安門到北端的神武門大概要1.5公里,庫克的無人駕駛汽車剛跑出故宮不遠就需要人為干預了,要是在故宮裡多轉轉,可能系統就真轉不出來了。

比蘋果還差的Uber,成績只有0.4英里(0.6公里),無人駕駛也就是標準跑道一圈半的水平。不過需要注意的是,2018年 3 月,Uber的無人駕駛汽車導致一名行人喪生的案件後,它就停止了再加州的道路測試。在別家紛紛推出自動駕駛打車、園區公交、貨運業務的時候,Uber的自動駕駛幾乎停滯了一年。不過說實話,就600米這個成績,中國很多高校的研究團隊都能做到,Uber拿著這種成績做路測,出事也不奇怪。

無人駕駛還有很多“攔路虎”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雖然現在的無人駕駛技術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但是想要真的投入市場,無人駕駛還有很多“攔路虎”。

排在第一位的“攔路虎”就是溝通問題。不管無人駕駛技術發展到哪一步,傳統的有人駕駛都很難被代替,那麼無人駕駛汽車就會和有人駕駛汽車在很長一段時間共享一條道路。無人和有人同時出現,駕駛員如何和無人駕駛系統溝通便成了很大的問題。無人駕駛是按照預先設定的程序進行駕駛,但路面狀況瞬息萬變,一旦出現特殊情況,系統該如何與其他駕駛人進行溝通已規避危險呢?舉例來說,警車、救護車、消防車這樣的特殊車輛在緊急情況不按照交規行駛,無人駕駛汽車能否進行規避;如果發生了交通擁堵或者交通管制,交警對交通進行了臨時的改變,無人駕駛汽車能否理解交警的指揮。這些問題雖然屬於特殊情況,但是也是經常出現的交通狀況,如果無人駕駛不能很好解決這一點,無人駕駛技術在提升交通效率的優勢將蕩然無存,上路還是很困難的。

無人駕駛:百度成績不錯,但還有這些“攔路虎”要解決

第二頭“攔路虎”是天氣路況。無人駕駛技術目前大多是依靠識別路面上的標示線行駛的,當出現極端天氣導致路面狀況很差,系統無法接收信號無法識別標示線,無人駕駛汽車就變成廢柴一個了。要是無人駕駛的私家車還好,可以有駕駛員進行介入,但要是無人駕駛的公共交通工具,在無法識別路線的情況下,出現意外的幾率將大幅提高,一旦出現意外,後果不堪設想。

無人駕駛:百度成績不錯,但還有這些“攔路虎”要解決

電磁干擾是無人駕駛的另一頭“攔路虎”。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速度與激情8》,片中的男主在使用電磁干擾設備之後,一定範圍的電子設備都出現了罷工。雖說現實中基本不會出現這麼大功率的電磁干擾,但是太陽活動所帶來的地磁變化以及輻射變化或多或少都會對無人駕駛車輛造成干擾,出現系統錯誤的情況。

成本問題也是無人駕駛技術難以市場化的關鍵一點。毋庸置疑的是,自動駕駛汽車成本高於傳統車輛,而價格會直接影響車輛的獲得成本。那麼,一輛二手的自動駕駛汽車還能有多少殘值呢?無人駕駛技術不能惠及大多數人,那麼路面上的車輛構成將更復雜,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下,無人駕駛汽車還能不能順利行駛?

無人駕駛:百度成績不錯,但還有這些“攔路虎”要解決

“攔路五虎”最後一頭是網絡安全。無人駕駛汽車聯網是必然的,那麼網絡安全就成了關鍵。別說無人駕駛汽車,就連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出現網絡安全問題都會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困擾和損失。一旦無人駕駛汽車的網絡安全出現問題,黑客動動手指就可以讓乘客出現危機,屆時車輛被遠程挾持、車毀人亡都不再是危言聳聽。還是《速度與激情8》中的情節,黑客攻擊了全城的車輛,結果一大波“殭屍車”在城中大暴走,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電影中的片段很可能就在現實中上演。

除了以上的5頭“攔路虎”,隨著科技發展,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困難擺在無人駕駛公司面前,無人駕駛技術也需要及時調整來解決問題,不要讓無人駕駛的失誤,變成親人的兩行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