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百度成绩不错,但还有这些“拦路虎”要解决

要问无人驾驶谁最厉害,目前可能没有答案,可要问无人驾驶监管谁最权威,那应该就是加州车辆管理局(DMV)没跑了。

在DMV刚刚披露的《2018年自动驾驶接管报告》中,将达到披露标准的48家自动驾驶路测单位,技术实力一一曝光。这份报告不仅是无人驾驶技术实力的最真实反映,也直接反映出无人驾驶领域的心格局。

谷歌第一,百度第七,苹果Uber垫底

持有加州路测许可证的公司一共有62家,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最后有28家公司向DMV提交了自己的接管数据。

接管数据,即自动驾驶系统出现了技术问题或安全问题,需要人类驾驶员接管汽车的情况。这项数据可以直接代表每个公司的技术实力,英里数越高,说明需要人类接管次数越少,自动驾驶技术越成熟,反之则是技术差。

下面来看看这28家公司的成绩单。

无人驾驶:百度成绩不错,但还有这些“拦路虎”要解决

谷歌系公司Waymo依然是无法撼动的第一。Waymo的无人驾驶汽车每行驶11154.3 英里(换算下来是17846.8公里),才需要一次人为介入。

无人驾驶:百度成绩不错,但还有这些“拦路虎”要解决

北京到上海的直线距离大概是1062公里,也就是说,Waymo的无人驾驶汽车把这条直线跑将近9个来回才会出现一次人类驾驶员接管一次,这简直是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的不给别人留活路,几乎是第二名——被通用收购的Cruise的2倍了。

作为第二名的Cruise,虽然成绩被第一名几乎套圈,但也足够傲视群雄了。从数据上看,Waymo和Cruise已经站在了当前无人驾驶技术的金字塔顶端。

无人驾驶:百度成绩不错,但还有这些“拦路虎”要解决

中国公司的成绩虽然不及这两位,而且差距还挺大,但是也算得上大放异彩了。

Pony.AI排名第5,“中国谷歌”百度紧随其后排名第7。这个成绩从排名上来看已经相当不错了,排名靠前,显示出不错的实力。但是从成绩数值上来看,中国公司还需要再努力,毕竟排名第5的Pony.AI的1022.3英里(1635.6公里)与前面公司的成绩还是有差距的,以这样的实力想要在国际市场上分一杯羹还需再加把劲。

无人驾驶:百度成绩不错,但还有这些“拦路虎”要解决

这份报告最让人意外的,就是垫底的两家公司了。苹果和Uber可以说在无人驾驶技术上彻底掉队了,技术备受期待,结果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苹果的无人驾驶项目取名为“泰坦”,名字相当霸气。最开始这个项目是为了和特斯拉竞争新能源汽车,2017年开始转向无人驾驶汽车。与名字“泰坦”不相匹配的是苹果无人驾驶的惨淡成绩,每1.1英里(1.8公里)就需要人为介入一次,从故宫南端的天安门到北端的神武门大概要1.5公里,库克的无人驾驶汽车刚跑出故宫不远就需要人为干预了,要是在故宫里多转转,可能系统就真转不出来了。

比苹果还差的Uber,成绩只有0.4英里(0.6公里),无人驾驶也就是标准跑道一圈半的水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2018年 3 月,Uber的无人驾驶汽车导致一名行人丧生的案件后,它就停止了再加州的道路测试。在别家纷纷推出自动驾驶打车、园区公交、货运业务的时候,Uber的自动驾驶几乎停滞了一年。不过说实话,就600米这个成绩,中国很多高校的研究团队都能做到,Uber拿着这种成绩做路测,出事也不奇怪。

无人驾驶还有很多“拦路虎”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虽然现在的无人驾驶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是想要真的投入市场,无人驾驶还有很多“拦路虎”。

排在第一位的“拦路虎”就是沟通问题。不管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到哪一步,传统的有人驾驶都很难被代替,那么无人驾驶汽车就会和有人驾驶汽车在很长一段时间共享一条道路。无人和有人同时出现,驾驶员如何和无人驾驶系统沟通便成了很大的问题。无人驾驶是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驾驶,但路面状况瞬息万变,一旦出现特殊情况,系统该如何与其他驾驶人进行沟通已规避危险呢?举例来说,警车、救护车、消防车这样的特殊车辆在紧急情况不按照交规行驶,无人驾驶汽车能否进行规避;如果发生了交通拥堵或者交通管制,交警对交通进行了临时的改变,无人驾驶汽车能否理解交警的指挥。这些问题虽然属于特殊情况,但是也是经常出现的交通状况,如果无人驾驶不能很好解决这一点,无人驾驶技术在提升交通效率的优势将荡然无存,上路还是很困难的。

无人驾驶:百度成绩不错,但还有这些“拦路虎”要解决

第二头“拦路虎”是天气路况。无人驾驶技术目前大多是依靠识别路面上的标示线行驶的,当出现极端天气导致路面状况很差,系统无法接收信号无法识别标示线,无人驾驶汽车就变成废柴一个了。要是无人驾驶的私家车还好,可以有驾驶员进行介入,但要是无人驾驶的公共交通工具,在无法识别路线的情况下,出现意外的几率将大幅提高,一旦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无人驾驶:百度成绩不错,但还有这些“拦路虎”要解决

电磁干扰是无人驾驶的另一头“拦路虎”。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速度与激情8》,片中的男主在使用电磁干扰设备之后,一定范围的电子设备都出现了罢工。虽说现实中基本不会出现这么大功率的电磁干扰,但是太阳活动所带来的地磁变化以及辐射变化或多或少都会对无人驾驶车辆造成干扰,出现系统错误的情况。

成本问题也是无人驾驶技术难以市场化的关键一点。毋庸置疑的是,自动驾驶汽车成本高于传统车辆,而价格会直接影响车辆的获得成本。那么,一辆二手的自动驾驶汽车还能有多少残值呢?无人驾驶技术不能惠及大多数人,那么路面上的车辆构成将更复杂,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无人驾驶汽车还能不能顺利行驶?

无人驾驶:百度成绩不错,但还有这些“拦路虎”要解决

“拦路五虎”最后一头是网络安全。无人驾驶汽车联网是必然的,那么网络安全就成了关键。别说无人驾驶汽车,就连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出现网络安全问题都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困扰和损失。一旦无人驾驶汽车的网络安全出现问题,黑客动动手指就可以让乘客出现危机,届时车辆被远程挟持、车毁人亡都不再是危言耸听。还是《速度与激情8》中的情节,黑客攻击了全城的车辆,结果一大波“僵尸车”在城中大暴走,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电影中的片段很可能就在现实中上演。

除了以上的5头“拦路虎”,随着科技发展,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困难摆在无人驾驶公司面前,无人驾驶技术也需要及时调整来解决问题,不要让无人驾驶的失误,变成亲人的两行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