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会爱上叔孙通?

叔孙通原本是一个儒生,据说因为长于文章,知识渊博,在秦二世时期,还做过朝廷博士。不过这博士也就做了一会儿——刚被正式任命,就跑路了。按史记的相关记载,那还是一次相当危险的经历呢——当时因为陈胜起义的事儿,皇帝对说实话的很不满意,还进行了处罚;但叔孙通却因此成了正式的博士,还受到了奖赏(二十匹帛和一套服装)。这自然是叔孙通说了假话。

叔孙通跑路之后投靠过项梁,跟过楚怀王(后来是义帝),跟过项羽……最后一站是刘邦。其学问不好说(以阿岔看至少要算西汉第一大儒),但其为人堪称一绝。按其同行儒生们的说法就是——擅长阿谀逢迎,见风使舵。还真是,至少从史记的记载看,还真是。他一路跟过十几个主子,还都是靠着这种绝技得到亲近重用的;而一旦遇到危险,他能够毫不犹豫地,快速地转身投靠到另一个主子的门下。比如在秦朝,别人倒霉的时候他能够靠着说假话拍皇上马屁得到奖赏。比如跟着刘邦后因为刘邦不喜欢穿着儒生服装的人,他马上换上刘邦身边那些庄稼汉一样的衣服。比如,战争期间,他绝对不向刘邦推荐跟着自己的那帮也想在新阵营中混个一官半职的儒生……

按理说这种角色跟刘邦这个泥腿子闹革命,枪林弹雨中杀出一片天下的应该格格不入。但刘邦偏偏就爱上了他——不仅在刚刚做了皇帝不久就给了他太常的高级职务,赏赐了五百斤黄金,给他身边的那些儒生都安排了官职;甚至还把太子太傅这种关乎刘氏政权未来的重要职位也给了他。大家要知道,刘邦最信任的、功劳和才华绝对一流的张良也不过给了太子少傅,比他还要差一级啊。

如果这人仅仅只是拍马屁玩得精,见风使舵的本领高强,那肯定不行;如果仅仅是识时务,会再恰当的时候做恰当的事儿,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场合,那肯定也不行。因为即使刘邦愿意,他手下的萧何张良们可都不是吃素的,那一帮的眼里可揉不进沙子。再说了,能降服张良萧何韩信这种角色的刘邦怎么可能喜欢上一个草包饭桶?

这人的人品不行,这一点精明如刘邦不可能不清楚。这人喜欢说大话空话,刘邦也不是不清楚。但——

刘邦偏偏就爱上了他,重用了他,甚至让他的职位比张良还要高。以阿岔看,是因为一件事,就是这件事,让刘邦认识到了他的作用至少在他的阵营中无可替代。

那就是那个皇帝登基大典事件。虽然政权建立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朝廷的玩法还依然跟战争年代一样,皇帝大臣还是哥们战友的玩法。按叔孙通的说法就是还没有规矩,还比较随便不正式不正规,而这就显示不出朝廷的威仪,显不出皇帝的威仪,就是整个朝廷还不像是朝廷的样子。这事儿在刘邦的阵营中其他人还真没有见识过,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也就这叔孙通说知道,也会玩。于是就交给他。他好像也知道刘邦的这帮人是不可能按老规矩办的,自然就毫不犹豫地把规矩简化(还因此让一些儒生笑话,看不起,不合作);但他不介意,规矩该改的还是改。结果自然是他对。结果自然是让刘邦大为满意,深感震撼。

我以为就是这个事儿让刘邦认识到——

一、这家伙玩的这一套皇帝的权威简直好极了——让这帮家伙拿规矩教训修理那些自己不喜欢或者不听话的部下,自己还可以当好人,当闲人看热闹,省心,当然是最好的事儿。

二、他应该发现了用规矩管人要比自己亲自人为管理人好得多。而这一套玩法,这家伙是行家。离了这种家伙还真不行,特别是向国家安定之后,要管的人太多,要管的事儿太多。这种玩法,自然好。而且,最重要的是——

三、刘邦明白,叔孙通是个精于变通的人,不会认死理,不会认死规矩。而变通的最终决定权在自己手里。唯有皇帝是法外之人,这法自然要发扬光大。所以——

太子也就放心地交给他了。让儿子跟他学,这天下还怕管不住?

看来人品并不重要,学问规矩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用,重要的是能够跟得上形势的变化,顺应时势。死守规矩,放不下架子,不仅好学问没用,机会没有,甚至命都没了。背叛什么都没关系,只要跟着成功走——叔孙通自己也成功了,连带地,儒家也跟着大放光彩。

刘邦于是爱上叔孙通。

叔孙通于是成了大汉朝第一大儒,成了儒家承前启后第一人。他成功地把儒家理论和大汉朝朝廷的革命实践有机的结合了起来,让儒家从此发扬光大,一路扩张,成为此后几千年中国社会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理论、技术支撑。

刘邦为什么会喜欢上叔孙通。因为——

这是儒学和封建皇权第一次如胶似漆地——苟合。(阿岔2019,1,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