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說起信陽毛尖產地,信陽溮河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具江南水鄉風韻,有"茶王之鄉"美譽的溮河港鎮位於溮河區西南部,地處風景秀麗的南灣湖畔上游。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轄溮河港街道1個居委會和郝家衝、西灣、白雲寺、馬家畈、白龍潭、黑龍潭、大田、四望山、胡崗、林場、白廟、夏家衝、桃園、陡坡、黃廟、易廟、豐家衝17個行政村。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溮河港歷史悠久,人傑地靈。8000多千年前,勤勞善良的人們就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耕耘,至今這裡還保存有多處文化遺址。西周時期,此地為申國,戰國時期為楚國。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1949年4月1日信陽解放後,溮河港歸屬信陽縣,1951年建溮河港區,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8年由原信陽縣劃歸溮河區管轄,2010年撤原溮河港鄉建溮河港鎮。溮河港鎮面積306平方公里,是溮河區地域面積最大鄉鎮,也是中原乃至全國最大茶葉種植鄉鎮。近年來,溮河港先後榮獲“中州名鎮”、“茶王之鄉”、“信陽毛尖、信陽紅髮源地”等美譽。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40年前,這裡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鄉親們進出只能從南灣坐船,好茶葉賣不出去,不少茶農乾脆把茶樹砍了當柴燒……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綠了溮河港的山嶺,也給這個有著上千年種茶歷史的茶鄉,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變。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修公路,開茶園,辦茶廠,建茶市,開茶店,創品牌,興名茶……不甘貧窮的溮河港人,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大潮,帶著優質信陽毛尖,跑武漢,走鄭州,上北京,闖上海,下廣州,把好茶帶進千家萬戶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滾滾財源。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如今,溮河港城鎮建成區面積擴大了十倍以上,一條小街變成了九條大街,三大茶葉市場入駐茶葉店鋪數千家,每年春茶上市,這裡日夜燈火通明,不管走到哪兒,空氣中都是醉人的茶香。溮河港鎮茶園面積已達25萬畝,居全國產茶鄉鎮之首,是聞名遐邇的金獎茶鄉。全鎮有100畝以上茶葉種植大戶200多家,大小茶葉加工作坊1800餘個,全自動化茶葉生產線,茶葉生產設備3000多臺套,年產幹茶550餘萬公斤,產值高達25.5億元。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溮河港茶葉素以“外形細、圓、光、直,白毫顯露,內質湯青、色綠,香度濃郁持久,滋味醇厚”而飲譽中外,早在唐代即為朝廷貢品,是信陽毛尖、信陽紅的正宗產地,被全國著名茶葉專家、中國茶葉質量評委于傑譽為“茶王之鄉”。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走進溮河港鎮,便被這裡滲透於骨子裡的山水所震撼。鎮中心建在山丘之上,是信陽少有的“山鎮”。鎮的東面被南灣湖圍繞,西靠四望山,其中多條支流匯入南灣湖,山依著水,水依著山,環境特別優美!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鎮上街道縱橫,人流不息,學校、醫院、銀行、車站、市場、快遞等一應俱全。冬日裡的溮河港鎮,多了一份寧靜和沉澱,人們在為來年的茶季農忙養精蓄銳!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勤勞”“會生活”儼然成為了溮河港人的標籤。這清麗脫俗的“茶王之鄉”實屬安家置業、頤享天年的一方樂土。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溮河港是永垂史冊的紅色土地。早在1927年,中共豫南特委在此發動了震憾中原的“四望山暴動”,開創了以四望山為中心,縱橫百餘里的河南省第一個紅色區域,揭開了河南土地革命的序幕。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抗日戰爭時期,李先念、朱理治、陳少敏等在此主持召開了由豫南、鄂中、鄂西三個地區黨和軍隊高級幹部參加的“四望山會議”,建立了穩固的抗日根據地,在此留下光輝的戰鬥足跡。解放戰爭時期,豫鄂邊區黨委、政府、新五師師部等領導機關由大悟山遷至這裡,以此為中心,勝利反擊了國民黨在豫南發起的內戰。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豫南革命的火種在這裡點燃, 新四軍五師在這裡發展壯大。小說《桐柏英雄》和電視劇《中原突圍》都曾講述瞭解放戰爭時期發生在四望山區的戰鬥故事。如今,溮河港還是以“解放思想、勇於創新、立言立行、善做善成”為核心內涵的信陽紅精神的發源地。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據瞭解。解放戰爭時期,200餘名領導並參加了四望山暴動的黨員骨幹和新四軍五師戰士中,有40餘名戰士壯烈犧牲,長眠於此。每年清明節,當地百姓和學校師生來此掃墓,祭奠烈士英魂。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白廟村前灣的李先念住所舊址由七間房屋組成,是明朝初年大將陳有亮所建,距今己有500多年曆史。1945年9月,豫鄂邊區黨委、新四軍五師師部由湖北大悟山遷至信陽市溮河區溮河港鄉四望山村,李先念就在此居住。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溮河港四季常青,被人們稱為“天然氧吧”。環南灣湖路是信陽著名的景觀長廊,全國各地的茶客、遊客絡繹不絕,買茶看景兩相宜。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溮河港境內有“黑龍潭瀑布、白龍潭瀑布、彌勒佛、擂鼓臺、猴兒石、仙女潭瀑布、滴水巖瀑布、三仙缸”等神奇秀麗的自然景觀。沿著小河逆流而上,就來到了溮河港著名景點—仙女潭!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傳說古時候,天上有一位仙女,偷偷下凡來到四望山,與一位樵夫相遇並一見鍾情,被玉帝發覺後,命人將其禁閉起來,永不許出宮,仙女每日哭泣,眼淚掉在四望山上,在巨石上形成水潭,人稱仙女潭,山上流下來的瀑布稱仙女潭瀑布。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由於常年瀑布水流不斷,再加上山洪攜帶石沙沖刷,天長日久,水滴石穿,在瀑布下方一40平方米的整體巨石上,形成一30平方米圓形水潭,一潭碧水,深不可測。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放眼望去,溮河港群山環繞,湖水盪漾,山水相連處,茶鄉小鎮越發迷人……如今的溮河港讓人們深刻感受到那“說不完的茶鄉風情,道不盡的茶鄉神韻”。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鄉村遊|探尋“茶王之鄉”溮河港!

這依山傍水的小鎮沉澱了千百年的古樸茶韻,源遠流長,哺育著茶鄉兒女。人們豁達恬淡,熱愛並因身為茶鄉人而感到自豪。願這片具有江南水鄉風韻的土地越來越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