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變法為何會以失敗告終?

今天一早在悟空問答上看到這樣一個題目:“晚清的維新變法之所以沒有成功是因為光緒帝沒有實權還是因為維新變化不符合中國國情?”頗感興趣,今天就來簡單說一說戊戌變法為何會失敗。

戊戌變法為何會以失敗告終?

光緒

在介紹這個問題前,先來簡單介紹一下戊戌變法。戊戌變法是晚清時期以'康有為,梁啟超,戊戌六君子為代表的改良派為挽救民族危亡而發起的維新變法運動,旨在在不觸動封建統治的經濟基礎和不推翻封建帝制的前提下,妄想像日本明治維新一樣,變法圖強。變法於1898年6月11日開始,1898年9月21日結束,共103天,史稱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

戊戌變法為何會以失敗告終?

康梁

接下來說說為何戊戌變法會失敗,失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中國新興的資產階級力量實在過於弱小,權力基本全部掌握在以慈禧為代表的“後黨'”手裡,改革觸動了核心利益集團的利益,在強大的力量面前維新派無法施展拳腳,當慈禧感到王公貴族利益受損時,變放棄了“今宜專講西學”的理念,開始鎮壓,破壞變法運動。

2.維新派缺乏充分的理論指導,《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一是在西漢古文經典上的杜撰,一個把孔子裝扮成變法人物,這缺乏說服力,在當時不僅頑固勢力不相信,新思潮影響下的有識之士也不贊同。

3.變法完全脫離了人民群眾,領導者又沒有實權,加上唯一有實力的靠山袁世凱臨時變卦,不失敗是不可能。

4.光緒帝變法圖強的心是好的,但是過於冒進,在百日裡推出來各式各樣的改革措施,未能檢驗這一批新政是否有效,下一批已經來了,操之過急。

5.最後一點,在當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狀態下,無論是頑固派還是西方列強是不會允許清朝變法圖強的,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槍桿子裡才能出政權”是唯一真理。

戊戌變法為何會以失敗告終?

戊戌六君子

其實縱觀歷史上無數的變法,改革,成功的基礎無非就那幾個,統治階級的支持,改革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潮流,新思潮新勢力的影響力,是否能夠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等等。戊戌變法可以說這些都不太具備,且操之過急,就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在當時是不可能成功的。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