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變法」後,慈禧爲啥沒殺死或廢掉光緒

“戊戌變法”後,慈禧為啥沒殺死或廢掉光緒

光緒與康有為、譚嗣同

1898年,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勢力,向以光緒皇帝為首的改良派勢力發動的一場血腥政變,政變的結果是,持續了百餘日的戊戌變法宣告失敗,戊戌六君子被殺,康有為、梁啟超等逃往國外,光緒帝失去了人身自由,被囚禁於中南海瀛臺,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勢力重新掌權。

“戊戌變法”後,慈禧為啥沒殺死或廢掉光緒

戊戌六君子

慈禧太后非常痛恨光緒,為什麼沒有賜死,或者廢掉光緒的帝位呢?對於這一問題,歷史眾說紛紜,綜合各種文獻資料,以及國外新聞記者、傳教士、外交官的記載,本文試圖揭開這一疑團。

一、慈禧沒有賜死、廢掉光緒原因

1、來自國內及朝廷內部的壓力

據晚清《國聞備乘》等載,慈禧再度走到執政前臺之後,的確想廢掉光緒。政變第5天(9月25日),慈禧就以光緒名義發佈上諭,散佈光緒病重消息。同時,慈禧還不斷找人談話,說要為同治皇帝立嗣,立嗣即立繼承人。

“戊戌變法”後,慈禧為啥沒殺死或廢掉光緒

慈禧

清史學家蕭一山說,慈禧發動政變當天,大罵光緒,並賜光緒毒酒,讓光緒自殺。虧得在場的一些王公大臣長跪不起,請求慈禧息怒。慈禧才勉強答應把光緒囚禁在中南海瀛臺,日後算賬。

“戊戌變法”後,慈禧為啥沒殺死或廢掉光緒

2、來自國際之間的外部壓力

百日維新期間,西方各國都支持光緒。慈禧發動政變,各國以各種方式表示反對,弄得慈禧惴惴不安。光緒本人,更是西方關注的主要目標,各國盡力阻止慈禧廢掉光緒的企圖。

“戊戌變法”後,慈禧為啥沒殺死或廢掉光緒

國外刊物照片,慈禧和光緒

政變發生之後,京城紛紛傳說光緒已經被害,而各國使節又見不到光緒本人。10月6日,日本駐華代理公使林權助奉本國政府指示,前往總理衙門,詢問光緒是否平安。

英、法、德三國駐華官員紛紛向總理衙門表示關心光緒的身體健康。

“戊戌變法”後,慈禧為啥沒殺死或廢掉光緒

10月24日,日本駐華公使矢野文雄,向總理衙門提出要求會見光緒,慈禧被迫於11月5日和光緒一道,在中南海儀鸞殿會見了矢野文雄。這是在戊戌政變之後,光緒第一次正式接見外國公使,慈禧廢掉光緒的如意算盤遇到重大阻礙。

二、國外文獻資料的記載

《天朝的鏡像》一書,記錄了國外外交官、傳教士、記者、醫生的一些記錄,其中涉及到戊戌政變後光緒的情況。

“戊戌變法”後,慈禧為啥沒殺死或廢掉光緒

莊士敦

1、逃跑未遂的皇帝

蘇格蘭人莊士敦,是末代皇帝宣統的英文老師,作為“帝師”,是唯一可以隨意出入宮禁的外國人。他在宮中打聽到戊戌政變時,光緒逃跑未遂的內幕。

“戊戌變法”後,慈禧為啥沒殺死或廢掉光緒

莊士敦與皇妃

不幸的年輕皇帝,本來打算逃走卻被宮內的太監製止了,後來,一些太監告訴我事情原委。宮內所有的太監(約三千人),不僅敬畏太后的威權。而且出於私利而憎恨皇帝的改革計劃。這些閹人站在最頑固的保守派一邊。他們清楚地知道改革事業的成功,或遲或早會導致一場災難性的動亂。這場災難,即使不在全國至少也會在紫禁城內發生。他們為了維持他們賴以生存的現存腐敗制度,只有站在太后一邊。

“戊戌變法”後,慈禧為啥沒殺死或廢掉光緒

2、保護性“拜見”

俄國外交官馬克戈萬,寫了一本書《塵埃:百年前一個俄國外交官眼中的中國》,在書中,敘述他第一次見到光緒帝的情景。

“戊戌變法”後,慈禧為啥沒殺死或廢掉光緒

在另一座相對簡樸得多的宮殿裡,我們見到了這位處於軟禁之中的皇帝。皇帝依然年輕,蒼白的近乎病態的面容滿是疲倦。

那張依然不失英俊的臉上,卻淡漠得沒有任何表情。他也只是隨口說幾句“請坐”,“請喝茶”之類的場面話。卻未對他的國家,他的臣民發表任何看法。這當然與他的處境有關。

幾分鐘後,皇帝便在侍從人員的簇擁下回到了裡面,會見也就結束。

“戊戌變法”後,慈禧為啥沒殺死或廢掉光緒

後來我才知道,各國使節之所以要求拜見皇帝居然是在保護他。那位把他扶植成皇帝又把他推翻的皇太后,一直有心要正式廢黜,並殺害他,只是迫於各國的外交壓力,才沒能如願。

各國使節每隔一段時期便要求拜會皇帝,一來是要親眼看看皇帝本人是否還健在,二來也是向那位皇太后施加壓力,使之不敢輕易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