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汉朝历史人物:汉文帝(3)

好运气再次降临

刘恒的发妻终究没有当皇后的命,几年后,患了麻风病而去世了。

刘恒的后宫并没有因为一位王后的去世而增添几分悲戚之色,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代王早就与王后没有了感情,刘恒只是象征性地为王后举行了葬礼,王后的来去匆匆,仿佛就是为了衬托窦漪房的与众不同。

王后尸骨未寒,但后宫不可一日无主,刘恒迫不及待地想立窦漪房为后。窦漪房没有立即答应刘恒的要求,聪明的她对刘恒说,王后刚死又立新王后,难免有不利于代王的流言飞语,等过一阵子再说。

刘恒把窦漪房的话转告了母亲薄太后,薄太后听了满心欢喜,夸她确实是当王后的料。

解密汉朝历史人物:汉文帝(3)

窦漪房

假使窦漪房也表现出迫不及待想当王后的样子,那么薄太后对她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这并不是窦漪房的虚伪和心机,而是知书达理的表现,任何事只有合适才能圆满。

这事以后,刘恒越发珍爱窦漪房。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是你的夺也夺不走,不是你的抢也抢不来。

不久以后,窦漪房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王后。

册封那一天,窦漪房想,也许这一辈子就这样安静地走下去,有代王的陪伴她觉得她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但老天似乎不愿意让这个女人过平静如水的生活,更大的荣华富贵还在等着她。

正当刘恒和窦漪房小两口在代王宫恩恩爱爱的时候,远在长安的皇宫,那个似乎已经消失了很久的世界爆发了一件天大的事,就是前篇文章所说的宫廷政变。骄横一世的吕雉老太太死去,吕氏家族全族被屠灭,刘盈的儿子刘弘也被杀害。大汉皇帝位置空悬。丞相周平和太尉等一干大臣,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决定由山西太原的代王刘恒来继任大的皇帝。

理由听起来不可思议,不是因为刘恒有多么大的能耐,而是因为刘恒的性情温和,更因为刘恒的母亲薄太后、刘恒的妻子窦漪房都是贫寒出身,没有显赫的家世,本身的性格也老实巴交,刘恒做了皇帝之后,她们不会借着儿子是皇帝,丈夫是皇帝,而像吕雉一样兴风作浪,把大汉王朝蹂躏得一塌糊涂。

前车之鉴,政变成功的他们不得不防。

历史证明,他们的选择是对的,汉文帝带给大汉王朝几十年的安定团结与繁荣富强。

但是现在,刘恒和窦漪房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毫无心理准备的刘恒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说心里话,他并不想做这个皇帝,正如窦漪房从来没有想过要做皇后一样,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天子。他觉得他的性格不适合做皇帝。他犹豫了,他彷徨了,他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他问窦漪房他该怎么办。窦漪房当然不能帮他决定,她只是用坚定的眼神看着他,对他说,无论他做出怎样的决定,她都会支持他。

刘恒又跑去征求母亲的意见,薄太后说这是天意,她把当年许负对她的预言告诉了刘恒。

不做也得做,做皇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整个大汉江山。

刘恒没得选择。文武百官已经拜倒在他的脚下,口呼万岁,把他请上了龙辇。

公元前179年,刘恒正式称帝,成为王朝的第四位皇帝,史称汉文帝。

刘恒不知道这突然的变故对他来说是福还是祸,他带着万重疑虑,随着辇车,驶进了长安。

一切安定之后,刘恒派人去接薄太后、皇后窦漪房以及他的儿女们。不料却在途中发生了一件对刘恒来说悲伤至极的事情。他与那位默默无闻的王后所生的四个儿子全部夭折。这件过于蹊跷的事情很多人都不知道是阴谋还是天意。这件事情再一次关系到窦漪房的前程。

命运一步一步向着有利于窦漪房的方向发展。

丧子的噩耗传来,刘恒欲哭无泪,虽然与王后没有感情,但四位王子是自己的亲骨肉,何况刘恒连一只蚂蚁都不忍心踩死。总之,刘恒很伤心。伤心到什么程度呢?史书上说他不想做皇帝啦,说都是做皇帝惹的祸,如果不做皇帝他的儿子就不会死,说他不是做皇帝的料。

于是,当大臣们让他早立太子时,他竟然说要把皇位让给他的兄弟们。这着实把大臣们吓出一身冷汗,当初,这些大臣们拥立刘恒做皇帝,就把刘恒的兄弟们得罪光了,现在刘恒却说要把皇位让给他的兄弟,如果刘恒的兄弟有朝一日当了皇帝,这些大臣们岂不遭殃?

不管刘恒说的是真是假,那个晚上,周勃等一干大臣一夜没睡好觉。第二天他们联合起来,求见薄太后,要薄太后出面劝说刘恒。薄太后对刘恒进行了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才打消了刘恒放弃帝位的念头。

为套牢刘恒,大臣们三番五次地上书要他早立太子。

立谁好呢?刘恒的嫡长子已经去世,现在的儿子都是窦漪房所生,想也不用想,太子之位轻而易举地落在了窦漪房的大儿子刘启身上。

儿子已经是太子,母亲却还是妃子,这与礼法不合,于是,大臣们又建议刘恒立刘启的母亲窦漪房为皇后。

立窦漪房为后,这是刘恒巴不得的事,于是,我们的窦漪房在命运的推动下,一步一步地攀上了人生的巅峰,成为大汉王朝母仪天下的皇后。

这一切,仿佛是一个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