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历史上不太出名的贤君,却有着让人看不清双面孔

今时今日,当我们谈及中国古代得贤明帝王时,很多人会脱口而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但在从前,有一位君主却堪称帝王们的偶像。他就是古代中国第一个盛世王朝"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

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按照周王朝以来正常宗法继承顺位是怎么也轮不上他的。但一系列的阴差阳错,让刘恒成为了刘姓宗室与吕氏家族政治斗争的最大受益者。

汉文帝,历史上不太出名的贤君,却有着让人看不清双面孔

刘恒剧照

这里必须要提及他的母亲薄太后,这个女人本来是魏王豹的妃子,战败后被刘邦纳入后宫,但并不是太受宠幸,如果不是生下了一位皇子,她的名字都不可能出现的史书中。但也正因她不受宠幸,反而因祸得福地避开了吕后的清算。

在刘邦的嫔妃里,能够生下皇子还能避开清算,接着又母以子贵的,仅有这位薄姬。薄太后为人谨慎,也注重对儿子性格的培养,刘恒能登上皇位,也多少沾了些母亲的光。

虽然登上了皇帝之位,但文帝的头脑并未被这天大的喜事冲昏,他意识到自己当前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

汉文帝,历史上不太出名的贤君,却有着让人看不清双面孔

刘恒剧照

首先就是人生地不熟,虽然贵为皇帝,京城却并不安全;其次是元老功臣们势力过大,他们有能力收拾掉权倾朝野的吕氏家族,废掉他这个还没过实习期的皇帝更是不会太难。虽然问题很棘手,但柿子也得一个个捏。

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宫。乃夜拜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以张武为郎中令,行殿中。《史记·孝文皇帝本纪》

文帝首先任命自己亲信宋昌、张武掌控京城和皇宫的军队,事实证明,这俩位近臣也不负皇帝的重托,很快就保证了京城的安定。这里有个细节令笔者后背发凉,就是宋昌、张武二人在收拾京城皇宫防务时,"不小心"把后少帝和他的三个弟弟一并收拾了。

汉文帝,历史上不太出名的贤君,却有着让人看不清双面孔

刘恒剧照

这四个孩子被认定为不是惠帝的子嗣,实际上他们是货真价实的皇家血统,只不过不是惠帝皇后张嫣所生。不得不说这四个孩子是极为不幸的,她们的母亲被吕后当作"去母留子"的工具,而他们本人则遇上了一个不得不把他们收拾掉的四叔。

在《史记·孝文皇帝本纪》中有记载:

辛亥,皇帝即阼,谒高庙。右丞相平徙为左丞相,太尉勃为右丞相,大将军灌婴为太尉。诸吕所夺齐楚故地,皆复与之。

随后,对于那些在诛灭吕氏家族的斗争中立有功绩的大臣们,文帝也是一个不落地进行封赏,安定这帮虎狼之徒的同时,也拉拢来不少得力干将。同时赏赐那些受到过吕后迫害的刘姓皇室宗亲,趁机在皇族中树立起威望。在这个环节中,文帝对待周勃的方式颇为令人玩味。

汉文帝,历史上不太出名的贤君,却有着让人看不清双面孔

刘恒剧照

在《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有记载:

文帝既立,以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食邑万户。居月馀,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

周勃是平定诸吕的第一功臣,更是官居丞相手握重权,因此在刘恒称帝后,显得有些骄横。即便被宋昌的"王者无私"的理论怼过之后,他似乎没有真正摆正自己的位置。

文帝对这位重臣也是相当客气,礼仪上都很恭敬。后来有人提示文帝,别太惯着周勃,否则不仅有失皇帝身份,还会惹来大麻烦。文帝听取了建议,不仅摆出皇帝的架子,脸色也严肃了很多。周勃后来经人提醒,也意识到本来自己就功高震主了,再这么骄横肯定会被反攻倒算的。于是主动低头认错,并辞去丞相的官职。

汉文帝,历史上不太出名的贤君,却有着让人看不清双面孔

周勃剧照

由此可见,文帝不仅仅会拉拢赏赐,也会适度地压制打压重臣。其实任何领导职位,都不能单纯地赏善或者罚恶,"刀枪在手,温言在口"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才是平衡之道。

在稳固了政权之后,文帝开始施行自己的治国之术。他并没有大举变更刘邦和吕后的政策,而是依旧沿袭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思想。

他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勤政爱民和简朴节约。文帝经历过汉初的破败,秦朝的亡国之鉴距离他也不过数年,因此他深知此时不论有何等的政治抱负,都不及发展生产、与民休息来得重要。所以他励精图治,多次降低赋税,减轻民众负担。同时改革刑制,废除不必要或者过重的刑罚。

汉文帝,历史上不太出名的贤君,却有着让人看不清双面孔

刘恒剧照

根据《资治通鉴·缇萦救父》中的记载,我们可以一窥当时的史实:

齐太仓令淳于意有罪,当刑,诏狱逮系长安。其少女缇萦上书曰:……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

天子怜悲其意,五月,诏曰:"《诗》曰:'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无繇至,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及令罪人各以轻重,不亡逃,有年而免。具为令!

简朴节约方面,文帝主动降低宫廷开销,不仅不去搞那些大型工程建设,还带头提倡节俭,身为皇帝,却和媳妇一起穿粗布衣服,堪称中国历史上衣着最寒酸的帝后。

汉文帝,历史上不太出名的贤君,却有着让人看不清双面孔

刘恒剧照

有人统计过,终其一生,文帝没有盖过宫殿,没有修过皇家园林,没有添加车马仪仗,据说连条狗都没舍得买。富有四海却又节俭到近乎抠门的地步,文帝也算是中国历史上的天字第一号了。

除了政治上显赫成绩外,文帝的个人品德更是为人称道。在中国人道德教育占据重要地位的《二十四孝》中,就有文帝"亲尝汤药"的故事,并且产生了"目不交睫"的典故。

在《二十四孝》、《汉纪·文帝纪上》都有记载: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汉纪·文帝纪上》

陛下居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汉纪·文帝纪上》

汉文帝,历史上不太出名的贤君,却有着让人看不清双面孔

刘恒剧照

在古代中国的道德体系中,人们极为重视孝道。文帝亲尝汤药的典故以及他对缇萦救父的悲悯,都让他从一个单纯的政治人物,成为了老百姓心目中的美德榜样。这样让他跳脱出史书,从一个政绩突出的皇帝,转变成儒家观念中"明君"的模板。

而在对外关系上,文帝也是颇有建树。尽管他依旧沿袭了吕后的和亲政策,派出名义上的公主去与匈奴单于和亲,但他并没有一味退让妥协。

文帝时期汉匈之间爆发了三次严重的军事对峙,尤其是第二次,匈奴的骑兵直接推倒了距离长安仅两百余里的甘泉宫。此时的文帝并没有慌着跑路,而是调兵遣将前往国境线迎击,对战一个多月,最终逼退匈奴。

汉文帝,历史上不太出名的贤君,却有着让人看不清双面孔

刘恒夫妻剧照

此时的匈奴不仅背信弃义地一次次撕毁和亲条约,胃口还一次比一次大,汉文帝并非没有全面开战的决心与血性,只是看着尚显孱弱的军队和依旧劳苦的百姓,只得选择隐忍。

只是看似一切向好的大汉王朝,此时也存在严重的隐患。这也是文帝在政治和人格上的另外一面,下回笔者再详细评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