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自视甚高,汉文帝、唐太宗看不上,只有两位帝王可与他媲美

大明皇帝中,能称得上勤政的少之又少,朱元璋和朱棣这对父子算是为数不多的两个。其后的历朝皇帝大多对政事不感兴趣,时隔二百年后,大明朝忽然又出了一位勤政的皇帝,不过他的勤政并没有中兴大明,反而成了亡国之君,他就是崇祯皇帝。

崇祯自视甚高,汉文帝、唐太宗看不上,只有两位帝王可与他媲美

崇祯自幼读过不少著作,对于《资治通鉴》《贞观政要》《帝鉴图书》这一类帝王必须课程相当熟悉,他登基后也经常将这些日常读物温故而知新。当然,对历史上那些君圣臣贤,共同创造丰功伟业的盛世,他是十分向往也极为羡慕的。

按照崇祯的自我判断,君圣这个条件他基本上符合的,自己在道德和素质这两个方面,同历代君主相比,即是不是最上乘的,起码也在上乘之列。他平时对大臣讲话,只说自己要效仿尧舜,至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从不提及。

在一次召对中,大臣将他比作汉文帝,原本人家也是拍拍马屁而已,但是崇祯却很不高兴。他认为汉文帝最多算是中上等之流,和他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一次,大臣在议事中说唐太宗如何圣明,崇祯说:“唐太宗扫荡群雄,我自愧没有那样的才能,但要说到闺门无序,家法败坏,我还羞于与他相提并论呢。”

崇祯自视甚高,汉文帝、唐太宗看不上,只有两位帝王可与他媲美

自负归自负,但崇祯也有可取之处,他在位的十七年中,都在试图提高自己的修养。17年间,他坚持参加日讲,寒暑不断,这一点在明代皇帝中显得十分难得。自正德之后,天子们或懒惰,或贪玩,已经很少有能坚持参加日讲的。崇祯此举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水平,使自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明君。

那么问题就来了,崇祯既勤政又好学,为什么大明王朝没有丝毫起色反而走向灭亡了呢?

在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中,皇帝掌握着最高的国家权力,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也决定了皇帝具有不同寻常的责任和义务。理论上讲,国家政务的各个方面,事无巨细,都应当由皇帝亲自过问,亲自处理。但是明代的皇帝中,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很少有几个对政务感兴趣的皇帝。

崇祯自视甚高,汉文帝、唐太宗看不上,只有两位帝王可与他媲美

明代皇帝中,有的干脆埋头深宫或沉溺于酒色,很少或是根本不理朝政;有的则是勉强支应,进行一些象征性的朝事活动。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明代的政治运作就逐渐形成了由内阁和司礼监这一套为皇帝代劳的制度。

正是有了这套制度,才得以让皇帝能够忙中偷闲,可以这么说,明代的皇帝别说是怠政,就是什么事也不管,整个国家照样能正常运作,这也是明代皇帝偷懒的主要依据。

不过,作为大臣表面上又希望皇帝能够勤政,可是一旦皇帝真的勤政起来,真的对政务关心备至,内阁大臣们又会非常不习惯,因为一百多年形成的这套固有制度会受到极大的挑战,长此以往,臣子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抵抗情绪。道理很简单,因为皇帝勤政势必会将划分给朝臣的那一部分权力又重新拿回来。

从明代中期到天启时期,大明朝就是这么运转的,现在崇祯皇帝一反常态,变得勤政起来,这就出现问题了。

崇祯自视甚高,汉文帝、唐太宗看不上,只有两位帝王可与他媲美

勤政本不是坏事,但是崇祯身上有朝臣所不能接受的两个坏毛病——自负和多疑。即热衷于政务又具有多疑的性格,这就让他成为了自洪武、永乐之后对政务操劳最多,关心最切,也最让朝臣受不了的一位皇帝。

皇帝让朝臣受不了这事也很正常,如果崇祯真有朱元璋或是朱棣的那个能力,这种局面很快就会得到控制。事实上,崇祯并不具备这种能力,这就出现了皇帝想管却又管不好的局面。要想打破这样的僵局,那么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崇祯放手让内阁和司礼监为皇帝代劳。

可实际上,贤臣却总是找不到,当时的内阁也不争气,大学士中已经找不到一个能力挽狂澜的人物。崇祯刚继位时,内阁首辅先后换了四人,他们始终敷衍了事、暮气沉沉。召对的时候,根本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

大明的臣子经过两百多年的演变,已经从明初的务实、能干转变为因循守旧、得过且过,加上明末内部党争的白热化,已经让这些王朝栋梁丧失了最根本的职业道德,他们看中的是个人利益而非国家利益,将国家政务交到他们手上显然让崇祯放心不下。

崇祯自视甚高,汉文帝、唐太宗看不上,只有两位帝王可与他媲美

一个勤政的皇帝,自身素质又不够硬,加上一群唯唯诺诺,因循守旧的国之重臣。大明朝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是无可救药了。内部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加上辽东后金力量的崛起,这注定了大明只有灭亡这一条路可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