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起的拼多多,追不上的財報

摘要:隨著更多人群的接入,更先進技術的應用,一個“所想即所得”的電商時代正在走來。


看不起的拼多多,追不上的財報


一直處於風口浪尖,很多人看不懂的拼多多,在11月20日發佈了上市後的首份季度報。

386%的GMV增長,679%的營收增長,讓它的業績十分亮眼。


看不起的拼多多,追不上的財報


與之相呼應,截至當日收盤,拼多多股價上漲16.63%,市值達256.34億美元。

現在的環境下,歷經做空、業績發佈,股價一路攀升的拼多多,成為互聯網領域中少見的“堅挺者”。

這個在當下討論最多,模式獨特的電商企業,紮根於中國廣袤的零售市場,在短短三年內收穫了近4億的活躍用戶,成為近年來毫無疑問成長最快的互聯網企業之一。

沿著 “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拼多多取得了初步勝利,如今在一二線等更廣大的市場中,收割其中所蘊含的多層次需求。

通過強化品牌,升級平臺,提高技術投入,成長於長尾市場的拼多多,正在快速發展成為“主流”平臺。

01|新形勢下的新增長

“第一個問題是如何看待宏觀經濟對公司業務的影響”,11月20日晚的財務電話會議上,來自瑞士信貸的Thomas Chong第一個發問。

最近,類似的提問成為了每個上市公司都會被問及的問題,拼多多也不例外。

“1-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2%,增速比前三季度小幅放緩0.1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14日公佈的數據,正是類似擔憂與疑問的來源之一。

幾年前提出的“新常態”,在“消費升級”後,終於也來到了消費領域。方便麵、榨菜與二鍋頭式的討論成為社會議題,甚至引發官媒重視。

而在這些討論背後,一股新的商業力量正在崛起,成為新形勢下中國最富活力的增長極。這股力量也成為支撐今日頭條、抖音、拼多多取得快速發展的主要力量。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10月份,網上零售額70539億元,同比增長25.5%。

而從微觀層面來看,阿里等頭部電商平臺當前的GMV增速在30%左右,略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與之相比,拼多多的增速可用“驚人”來形容。


看不起的拼多多,追不上的財報


三季報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12個月間,拼多多平臺GMV達3448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86%;營收33.724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679%。

如果從GMV增速來看,其586%的增速是電商行業平均水平的15倍,是行業頭部平臺的12倍之多。

在方便麵與外賣這樣討論的背後,從“五環外人群”開始,滿足大多數人群最樸實需求的拼多多,呈現了不同其他平臺的 “韌性”。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拼多多的年度活躍用戶達到了3.86億,較去年同期增長144%,平臺移動客戶端平均月活用戶數為2.32億,較去年同期增長226%。

“無論形勢怎麼變,我相信消費者對於物有所值商品的需求始終強勁。對他們來說,在周邊商店都很難找到(比拼多多)更便宜的商品,因此這將是一種趨勢。”拼多多財務副總裁徐湉在回覆Thomas Chong的發問時說。

02|所謂“低線人群”

曾經,很多人將拼多多的路線視為“野路子”,而現在,他們不得不承認,“野路子”裡也蘊含著“正統”。

畢竟,現在電商乃至互聯網的增長已跳出原來的邊界,向更廣、更深的市場和需求層次出發。

一面,是佔當今中國至少一半人群的四五六線市場,這也是所謂的“低線市場”,這些消費人群也被很多人看做是“低線人群”。

經過中國電商20年的發展,七八億的智能手機用戶、發達的物流系統與基礎網絡建設,給這一市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這是一條只有在現在的中國才能快速跑起來的通道。

當然,這些所謂的“低線人群”並不僅存在於四五線市場,也廣泛分佈在一二線市場,或者是不同的城市階層,或者是同一用戶不同的消費層次。

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拼多多一二線城市用戶的佔比接近50%。

以其3.86億的活躍買家數量來看,其一二線城市用戶數超過了1.9億,而這已超過中國一二城市總人口數量的一半。

看不起的拼多多,追不上的財報

▲|截圖源自QuestMobile官網

上述數據進一步顯示,截至2018年9月,拼多多與手機淘寶、京東的重合用戶數分別達到了9580萬和6351萬。

隨著拼多多的發展,它與傳統頭部電商的用戶重合規模正在急劇上升。

看不過也好,看不懂也罷,毫無爭議的是,拼多多異軍突起,躍居電商行業前列。其低線市場定位,拼團玩法,被當下眾多的電商平臺所學習。

“近來其他平臺複製我們的商業模式也驗證了這一模式的有效性,別人複製我們是對我們的讚賞。”黃崢在電話會議上表達了對競爭對手加入拼團戰場的看法,“在被複制時,其實是在培育共同的用戶,而第一個吃螃蟹的會佔據大部分份額”。

可是,單純的低線市場路線並不是拼多多能夠快速發展的終極奧義,其奧義在於它搭建了一個有趣、更便捷、黏度更高的平臺。

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對於GMV快速增長的原因,徐湉解釋稱,為用戶提供有樂趣的消費體驗是具有普遍吸引力的,不侷限於某個地方或各類人群。

“如果你曾經用過我們的拼多多APP,你會發現它給人浸入式的體驗,搜尋商品來打發時間,你甚至會發現你完全沒見過的商品。”徐湉表示。

為了提高用戶在平臺上的留存,拼多多在平臺設置和構思上下了大工夫,包括多多果園、砍價這樣遊戲化的設置。

在社交平臺上,有大量的用戶在曬自己堅持澆水所兌換的水果,包括紅棗、獼猴桃等;有用戶花20塊錢砍價,以購買36元的商品。

黃崢曾提出,拼多多未來的目標是“Costco+Disney”的結合體,其中的Disney指的正是這種趣味性。

這代表著拼多多這樣的新電商,與傳統電商之間在底層邏輯上的差異,也是拼多多能夠快速發展,俘獲低線人群的主要原因。

03|平臺進化

三週年的拼多多,正在經歷一輪蛻變。

三季度,拼多多活躍買家年度平均消費額為人民幣894.4元,同比增長99%,較上季度的762.8元環比上漲17.7%——這正是其蛻變的一個縮影。

有足夠的用戶,商業迭代,人均消費上漲,這是電商平臺發展的一般商業路徑。

有近4億活躍買家,去年開始貨幣化探索的拼多多,如今在進一步擴張用戶的同時,正在著力邁向平臺迭代和人均消費上漲的更高階段。

今年7月底,上市後的拼多多開始進行品牌升級,引入品牌商家,給予它們更多的政策傾斜。

這些品牌包括小米、國美、噹噹、娃哈哈、三隻松鼠等,甚至有的品牌將新品發佈放在了拼多多上。

另一方面,拼多多也在關停店鋪。數據顯示,今年9月,拼多多關閉了5500個問題店鋪,下架 770萬件假冒商品,封鎖了300萬個疑似假冒商品的鏈接。


看不起的拼多多,追不上的財報


▲|拼多多CEO 黃崢

“這是一場持久戰,我們非常重視這個問題。” 黃崢表示,會繼續加大投資開發技術解決方案,能夠更好地檢測出假冒商品和違規店鋪。

財報顯示,拼多多Q3的研發費用增加至3.3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逾8倍,較上季度環比增長80%。

其技術發展由黃崢直接領導,當前正在和世界各地科研機構合作,以提升公司在分佈式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能力。

如果說前期拼多多平臺看起來還有一些傳統電商的印記,那麼隨著技術的發展,它正全力開啟新型電商探索。

現在很多人對拼多多的印象止步於“低線”,但其實這只是它的戰術。

它真正的戰略是基於數據的用戶推薦,是類今日頭條信息流的商品流推薦——黃崢曾在接受採訪時多次提及今日頭條和張一鳴。

在黃崢的規劃中,拼多多將是由無數面向細分群體的Costco所組成的集合體,即面向某一用戶層推薦性價比最高的產品。

其中,拼多多的使命是以大數據、AI等技術,理解用戶,為用戶推薦更有針對性的產品。

過往二十年的電商發展中,平臺以SKU為基礎,以SKU來吸引用戶搜索、購買,並圍繞這些SKU涉足了自營、物流倉儲等重資產領域。

看不起的拼多多,追不上的財報

拼多多出現時,中國已形成成熟的電商生態,無論是上游農產品等商品生產者,還是中間千千萬萬的商家,或者是下游的倉儲物流,都已經相當成熟。

拼多多隻需要將這些零散的資源整合、盤活,就可以實現這些社會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因此,與傳統電商平臺較重的發展方式不同,站在中國成熟電商生態的肩膀上,拼多多在做“輕”:以技術進步來推動平臺發展,不涉及物流等電商“重”領域,在這些領域與多種多樣的合作伙伴合作。

在黃崢看來,拼多多與競爭對手最為不同的一點是在理念上:注重激勵生態圈中的合作方,包括商家和物流來更好地服務於用戶,提供物超所值的商品,社會化的購物體驗。

可以說,在底層基因上,與以SKU為核心的傳統電商不同,拼多多是以人為核心。這讓它有了不同以往的平臺玩法,也有了不同的產業鏈條。

比如在拼多多最成熟的農產品C2B上。

一頭是分散的種植農戶,一頭是零散的用戶需求,在傳統的鏈條中,農戶、收購、批發、零售這樣的多環節推高了成本,收購價格1元的大蒜在超市的售價可以達到4元。

同時,農民決策極為分散、盲目。去年大蒜價,今年一窩蜂種植大蒜,導致大蒜降價滯銷,這樣的案例屢見不鮮。

而對於手握大量用戶,瞭解用戶需求的拼多多來說,以銷定產成為它天然的優勢。

藉助大數據、AI等技術,拼多多能夠預測消費需求,為農民提供種植指導。

過去三年,拼多多累計幫扶139600戶建檔立卡扶貧家庭,產生超過21億筆助農訂單,累計銷售109億斤農產品,相關交易總額達510億元。

在百度探索信息流、阿里探索商品流的現在,以用戶為核心的“流”模式早已成為主流。

而出生於信息流時代的拼多多,在一開始就瞄準了更高的位置。

通過更優質電商資源的整合,更大的技術投入,拼多多正在升級,向它理想中的樣子。

04|結語

“我們認為自己還是一個很年輕的公司,有巨大的進一步發展空間,我們將不遺餘力地滿足用戶需求,克服一路上的所有障礙。”上個月,拼多多在APP上慶祝了三週年,黃崢代表拼多多發出了這樣的宣言。

在行業固化時獨樹一幟的打法,讓人們將目光更多地放在了拼多多的戰術上。

確實,現在的拼多多還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透過這些缺點,拼多多正在描繪一個不同以往的電商體系——

站在新一輪技術革命的浪潮之上,站在成熟而分散的電商社會化資源上,完全從技術角度介入,不再是“貨”而是從“人”的角度構建整個平臺體系。

隨著更多人群的接入,更先進技術的應用,一個“所想即所得”的電商時代正在走來。

以此出發的拼多多正在搶佔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