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清朝康熙字典及其收藏價值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間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玉書、陳廷敬等,它是在明朝梅膺祚《字彙》、張自烈《正字通》兩書的基礎上加以增訂的。該書的編撰工作始於康熙四十九年即公元1710年,成書於康熙五十五年即公元1716年,歷時六年,因此書名叫《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由總纂官張玉書、陳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紹霄、史夔、周起渭、陳世儒等合力完成。字典採用部首分類法,按筆畫排列單字,字典全書分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標識,每集又分為上、中、下三卷,並按韻母、聲調以及音節分類排列韻母表及其對應漢字,共收錄漢字四萬七千零三十五個(47035個),為漢字研究的主要參考文獻之一。

《康熙字典》作為我國古代字書的集大成者具有以下特點:收字多,字之別體、俗寫均錄,字體似而音義異者編為“疑似”,另列“備考”、“補正”;注音最全面,蒐羅字音完備,凡是韻書所載依序排列;釋義求古,義例多為原始出處。這些優點極大方便了經復古思想濃郁的封建士子,故而被譽為“體例精密,考證賅洽,誠字學之源藪,藝苑之津樑”(王引之語)。雖然它也有缺點,自清王引之至今,代有研究補正者,且嗣後在其基礎上出現了《漢語大字典》、《中文大字典》,但是由於編纂目的不同,《康熙字典》注重“古”而後繼者服務於“今”,故時至今日《康熙字典》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閱讀古籍、整理古文獻、從事古文化研究的重要參考書,尤其是在俗文學研究如敦煌學領域,它是手頭必備之書。《康熙字典》自問世以來,版本眾多,據不完全統計有100多種,而下圖是小編有幸見到的其中一本。

淺談清朝康熙字典及其收藏價值

此本康熙字典雖經歷史長河的顛沛流離,除了其封面以外,其他一些保存完整,第一頁繪有海浪祥雲紋,中間豎寫“康熙字典”,並通過書籍的折角可看出此書並不只是存放,亦有被古人翻閱過無數遍,極具研究價值。

淺談清朝康熙字典及其收藏價值

俗話說 “紙貴千年”,紙質書本長久無損地保存下來,並非易事,由此可知,古籍善本的收藏價值潛力無窮。

據小編了解,隨著整體藝術品市場的火爆,也帶動了原本一直不溫不火的古籍善本行情,上升趨勢有目共睹,一批批古籍珍本屢屢打破古玩交易市場的成交價格記錄。一時間,古籍善本收藏市場的價值潛力受到了不小的關注,成為了古玩收藏市場上的一個收藏熱點,前景非常可觀,堪稱古玩收藏中的潛力股。古籍中有著無數歷史、文化的傳承和不可替代的價值。而據小編了解,在今年2018臺灣中正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中正拍賣有限公司推出一套康熙字典,起拍價180萬,經過多輪競拍,最終成交價為328萬。

以上便是小編對古籍善本的有限瞭解,如有建議的小夥伴,可在評論區留言,小編看到即會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