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體內的“蝴蝶”甲狀腺,專家提醒:甲狀腺疾病會影響糖尿病管理,早期識別很關鍵

關於人體內的“蝴蝶”甲狀腺,專家提醒:甲狀腺疾病會影響糖尿病管理,早期識別很關鍵

張女士今年31歲,在她25歲的時候,她感覺精力越來越差,而以往的她總是精力旺盛,晚上下班回家還要約上朋友去練一小時瑜伽,到後來她一下班回家就想在沙發上躺著,沒有興致也沒有精力去約朋友玩,到了週末,即便晚上睡了十個小時,白天還是瞌睡連連。

不僅僅是精疲力竭,工作、社交也受到了影響,而且,她感覺自己的大腦也“力不從心”,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很多時候心裡明白想說什麼,但就是表達不出來,感覺大腦不是自己的。更令張女士頭痛的是,她的體重正在無法控制得增長。終於有一天,她去醫院就醫,醫生告知她患上了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簡稱“甲減”)。

關於人體內的“蝴蝶”甲狀腺,專家提醒:甲狀腺疾病會影響糖尿病管理,早期識別很關鍵

至關重要的“蝴蝶”

甲狀腺位於頸部氣管兩側,形似蝴蝶,猶如盾甲,故以此命名。和胰腺一樣,甲狀腺也是體內重要的內分泌器官,而且與糖尿病也存在著密切聯繫。甲狀腺可以分泌甲狀腺激素,從而調節各種身體機能,如心率、能量代謝水平、體溫、腸道功能等,此外,甲狀腺還可以生產降鈣素,調節體內鈣的平衡。臨床上,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可分為兩類,一種是生產的激素過多,這被稱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簡稱“甲亢”),另一種則是生產的甲狀腺激素過少,即甲減。(詳見“天地知識庫”)

從圖1中不難看出,無論是甲亢還是甲減,我國都屬於全球高發國家。中國社區居民甲狀腺疾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甲亢患病率為1.3%,甲減患病率為6.5%,兩種情況均在女性中更為常見。其中,碘缺乏地區甲亢發病率高於碘充足地區,而碘超足量地區甲減和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的發病率要顯著高於碘足量地區。此外,甲減患病風險會隨年齡增長而增加。

關於人體內的“蝴蝶”甲狀腺,專家提醒:甲狀腺疾病會影響糖尿病管理,早期識別很關鍵

甲亢發病率全球形勢圖


關於人體內的“蝴蝶”甲狀腺,專家提醒:甲狀腺疾病會影響糖尿病管理,早期識別很關鍵

甲減發病率全球形勢圖

圖1 (來源:Global epidemiology of hyperthyroidism and hypothyroidism. Nat Rev Endocrinol,2018,14(5):301-316.)

與糖尿病的“紐帶”

甲亢也好,甲減也好,很多時候都是自身免疫異常的結果,也就是說,和1型糖尿病類似,機體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了健康的組織和器官,如胰腺、甲狀腺。系統錯誤通常不會只發生在某一個器官身上,如果存在某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那麼發生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風險也會顯著增加,這也是為什麼1型糖尿病患者發生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的風險會明顯高於無1型糖尿病的人群。美國糖尿病協會(ADA)糖尿病醫學診療標準2018提到,17%~30%的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甲狀腺疾病,大約四分之一的糖尿病兒童在診斷1型糖尿病時甲狀腺自身抗體陽性,甲減是1型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見的甲狀腺功能問題,當然也有大約0.5%的1型糖尿病患者出現甲亢。

關於人體內的“蝴蝶”甲狀腺,專家提醒:甲狀腺疾病會影響糖尿病管理,早期識別很關鍵

甲狀腺疾病與其他類型糖尿病也存在關聯。比如,甲狀腺激素水平低會增加女性發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甲減還會增加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尤其是已經處於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張女士就是如此,六年前,醫生告訴她,除了甲減,她的血糖也已經達到糖尿病前期的水平,此後她每年都會查血糖,空腹血糖在慢慢升高,終於在她30歲時,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此外,隨著糖尿病管理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預期壽命增加,糖尿病腎病發病率也隨之增加,而慢性腎病也可引起繼發性甲亢。

不僅在發病上,糖尿病和甲狀腺疾病會相互影響,甲狀腺疾病的出現還會影響糖尿病管理。甲狀腺疾病如果不進行治療,會加重代謝紊亂,令血糖更加難以控制。很多時候,血糖難以控制會是較早出現的預警信號。如果低血糖發生頻率較往常增加,最好篩查一下甲減,甲減會增加低血糖風險,這主要是因為甲減令機體代謝減慢,降糖藥物的代謝也會減慢,而另一方面,甲減會升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加重胰島素抵抗,令血糖更加難以控制。反之,如果甲亢未得到控制,機體新陳代謝加快,食物消化吸收增多,血糖將會升高。此外,甲減不僅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危險因素之一,還可能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該綜合徵不僅會增加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也是糖尿病進展的獨立危險因素。

早期識別的“關鍵”

和糖尿病、骨質疏鬆等代謝性疾病類似,甲狀腺疾病也常常起病隱匿,所以最好能在出現明顯症狀、對機體造成明顯傷害之前,早期識別甲狀腺疾病。

《中國1型糖尿病診治指南》建議,1型糖尿病確診後,需進行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篩查。篩查方法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抽血檢測促甲狀腺激素(TSH)就可以瞭解甲狀腺功能是否存在異常,而檢測甲狀腺自身抗體則能夠了解是否存在甲狀腺自身免疫紊亂。如果檢測正常且無甲狀腺功能異常的臨床表現、無甲狀腺腫大,可每隔1~2年複查一次;如甲狀腺自身抗體陽性或有甲狀腺功能異常症狀或甲狀腺腫大,應進行更頻繁的檢測。

目前,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並沒有明確要求定期篩查甲狀腺功能。例如,《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僅建議常規進行甲狀腺觸診,1型糖尿病、血脂異常和年齡超過50歲婦女需測定TSH。事實上,有很多專家感到擔憂,臨床上甲狀腺疾病的篩查做得遠遠不夠,甲狀腺疾病如果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療,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而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原本就明顯高於正常人群。因此,醫生和患者都應當對這類疾病提高重視。

關於人體內的“蝴蝶”甲狀腺,專家提醒:甲狀腺疾病會影響糖尿病管理,早期識別很關鍵

如果被診斷甲減,醫生通常會讓患者服用左旋甲狀腺素,以補充合成的甲狀腺素。在接下來的數月裡,醫生會定期檢測激素水平來調整藥物用量,直至甲狀腺激素水平達到正常範圍。找到合適的藥物用量後,醫生還會要求患者至少每年複查一次甲狀腺激素,這是因為隨著病程進展,激素需求量可能會改變,此時藥物用量也需要相應調整。很多因素會影響激素需求,如年齡增長、體重增加、甲狀腺疾病進展等。左旋甲狀腺素每天只需服用一次,雖然用藥簡單,但貴在持之以恆,因為和糖尿病一樣,大多數甲減患者需要終生用藥。

懷孕會增加甲狀腺的工作負擔,這也是為什麼孕前和孕中都需要監測甲狀腺功能(簡稱甲功)的原因。大多數甲減女性在孕期都需要增加藥物劑量,而且整個孕期需要每月複查甲功(尤其是在胎兒發育最關鍵的懷孕最初的三個月),以確定TSH水平在目標範圍內,這對於胎兒發育很重要,因為甲減會增加流產風險並影響胎兒大腦發育。糖尿病、有甲狀腺疾病病史或家族史的女性在備孕期就需要到婦產科接受系統檢查。有研究發現,很多婦女孕後出現輕度甲減,但產後甲減會逐漸消失。和妊娠期糖尿病類似,孕期出現甲減說明甲狀腺功能已經有所減退,產後必須定期篩查。

關於人體內的“蝴蝶”甲狀腺,專家提醒:甲狀腺疾病會影響糖尿病管理,早期識別很關鍵

甲亢的治療相對於甲減來說要複雜得多,醫生會根據甲亢的具體原因來確定合適的治療方案,如藥物、放射治療、外科手術或幾種手段相結合,有些情況下,甲亢還可能會自行緩解。

天地知識庫

甲亢

引起甲亢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是一種名為格氏病(Graves’ disease)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佔了80%以上);甲狀腺良性(非癌性)增殖也會導致甲狀腺激素過度生成。當出現以下情況時,大家應警惕甲亢。

· 突然、不可解釋的體重減輕

· 心動過速(可能會伴心律不齊),有時可自我感覺到心跳

· 食慾增加

· 手顫

· 月經週期改變

· 怕熱、出汗

· 焦慮、煩躁易怒

· 腹瀉或便次增加

· 眼瞼水腫

· 突眼

· 脫髮

· 睡眠障礙

· 注意力難以集中

甲減 

引起甲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是一種名為橋本氏病(Hashimoto’s disease)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見於40~60歲的女性。甲減通常會隨病程進展而加重,自身生產的甲狀腺激素會越來越少。有些時候,甲亢患者治療不當可能會轉為甲減,頭頸部癌症的放射治療也可能引起甲減。出現以下症狀時,需要懷疑是否存在甲減。

· 乏力

· 體重增加

· 脫髮

· 虛弱

· 心動過緩

· 血膽固醇增高

· 皮膚粗糙

· 記憶減退

· 腹脹、便秘

· 月經不規律和/或月經過多

· 男性陽痿、性慾減退

【特別提示】上述症狀並非甲亢或甲減的特異性表現,很多患者在早期並沒有明顯的不適或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