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老皇帝寵臣,15年軍機處首席大臣,新皇帝對他革職永不敘用


咸豐皇帝一上位,就把道光皇帝寵臣永久革職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晚清的一位大臣,道光時期首席的軍機處大臣,郭佳·穆彰阿。

道光年間,穆彰阿非常受道光皇帝的寵信,在清朝的權力中樞機構軍機處,穆彰阿幹了20餘年。

那這位道光皇帝的寵臣,在歷史上收到的評價如何呢?

現在的人對他,要麼是沒有留下印象要麼是沒有好印象。多半是因為,他在掌管軍機處期間正好是碰上了鴉片戰爭,由此產生不和諧的官方行為一定與他有關係,例如林則徐被貶職、南京條約簽訂等。

他是老皇帝寵臣,15年軍機處首席大臣,新皇帝對他革職永不敘用

歷史:穆彰阿

不僅今天的人對穆彰阿沒好感,當時的人也把他當做禍國殃民的奸臣看待。歷史上的記載,道光之後的咸豐皇帝對穆彰阿留下的評語是:“小忠小信,陰柔以售其奸;偽學偽才,揣摩以逢主意”。

咸豐的意思就是,穆彰阿就是一個善於揣摩皇帝的意思和曲意逢迎的人,沒有什麼真才實學。

咸豐皇帝在評語裡沒有明說,他認為鴉片戰爭之後的許多錯事,正是由於穆彰阿這樣的人身居要職造成的。因此,咸豐皇帝一上任,就馬上把穆彰阿革職,永不敘用。

讀到這,你會堅定的認為穆彰阿是奸臣,如果不是,身上至少也有七成的壞人色彩。

但是,真實的歷史是這樣嗎?難道僅僅憑咸豐皇帝的一紙評語就輕易的給晚晴20多年的軍機處領班蓋棺定論嗎?

普遍歷史評論以外的穆彰阿

我們來看看關於穆彰阿的一些歷史細節,讓你對他能做出更好的判斷。

穆彰阿在嘉慶、道光這兩朝,都曾任職過科舉的主考官,因此他得以門生故吏遍天下。由於穆彰阿比較受學生們歡迎,學生也比較多,因此穆彰阿的學生當時被世人稱作“穆黨”。

這個“穆黨”裡的人,可以說幾乎都是晚晴的頂樑柱人物。

他是老皇帝寵臣,15年軍機處首席大臣,新皇帝對他革職永不敘用

那麼都有誰呢?簡單例舉一下:曾國藩,這個不用多介紹,兩江總督、直隸總督;魏源,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袁世凱的叔祖,袁甲三,漕運總督;葉名琛,兩廣總督;何桂清,兩江總督;勞崇光,兩廣總督、雲貴總督;駱秉章,湖北巡撫、四川總督;彭蘊章,軍機大臣、大學士;閻敬銘,軍機大臣。

這些都是穆彰阿的學生裡比較有名的,而且看起來也不像奸臣黨羽。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說穆彰阿是奸臣,那麼“穆黨”裡的門生們也不應該受到咸豐皇帝的重用,而且還成為了咸豐、同治年間的頂樑柱。

那穆彰阿和他的這些學生們,關係如何呢?下面來講一些歷史細節。

一次,上面提到的勞崇光,首次被從京城調任到地方上做官。到要走的時候,肯定要跟老師穆彰阿道別,而且按照當時的風氣,還得孝敬一些銀兩。

等勞崇光上門給穆彰阿辭行時,穆彰阿說,你在京城做官,日子清貧,哪裡來送禮的錢?等你日後在地方做官有了收入,再來跟老師談這個禮節,現在老師不收。

咸豐六年,穆彰阿病逝,而死了不到10年,穆彰阿的家境已經非常破敗。有一次曾國藩在老師逝世後去拜訪,看到穆家的狀況立刻大為傷感。

這反過來也能證明,穆彰阿生前為官清廉。當時,就有人評價;“若謂之誤事則有之,謂其貪黷則不然。”大意是,說穆彰阿誤事,可以;說他貪汙,這絕對沒有。

歷史真相孰是孰非?

從上述的歷史材料,可以證明穆彰阿為人是很在意提攜晚輩和門生的,而且自己為官、做人也很清廉。

他是老皇帝寵臣,15年軍機處首席大臣,新皇帝對他革職永不敘用

歷史:穆彰阿

穆彰阿這樣的一副聖人君子模樣和咸豐皇帝評語裡逢迎主上的模樣,相差實在是太大。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回到咸豐給穆彰阿的評語“揣摩以逢主意”,這句話表面上是在指責穆彰阿,其實是咸豐在批評道光皇帝,穆彰阿說到底就是個背鍋的。

其實,你只要稍微數一數歷代清朝皇帝繼位後的一些相似行徑,這事不難理解。

從順治鞭屍多爾袞、康熙擒鰲拜、雍正殺隆科多、年羹堯,嘉慶誅和珅,再到慈禧幹掉肅順。這一次的咸豐將穆彰阿革職,不過是清朝皇帝傳統的一脈相承罷了。

在清朝,幾乎每一個新皇帝繼位,都要把上一任皇帝的寵臣幹掉,以確立自己的權威。咸豐說穆彰阿是奸臣,其實和穆彰阿本人、政績如何,關係不大,只不過是皇權需要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